数据接头和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49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接头和终端,数据接头包括导光结构、遮光结构、多个发光件,以及接口模组。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出光面上开设有开口,接口模组设置于导光结构内,且接口模组的一端朝向开口。多个发光件设置于接口模组上,多个发光件用于向导光结构发射光线。遮光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光结构的内表面,遮光结构至少用于遮挡多个发光件照射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头能够避免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上,弱化导光结构的内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作用,避免光线从开口内射出,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户的使用体验。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接头和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头和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数据接头是一种用于为汽车提供数据传输接口的设备,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或者SD卡接口等。数据接头能够以嵌入的方式设置在车体内的操作面板等位置,只有数据接头的接口露在外部,汽车内部光线较暗时,车载数据接头则会存在光线较暗的使用环境。
[0003]一般而言,数据接头可以包括用于连接终端的接口模组、发光件和导光结构,接口模组位于导光结构内,且导光结构上具有开口,在开口的外周侧具有出光面,接口模组上的接口朝向开口的一侧,发光件发出的光能够从出光面射出,发光件发出的光还可以通过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的折射和反射作用由导光结构的开口内射出。
[0004]然而,数据接头的开口内射出的光相比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头和终端,用于解决数据接头的开口内射出的光相比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接头,其包括导光结构、遮光结构、多个发光件,以及接口模组;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出光面上开设有开口,接口模组设置于导光结构内,且接口模组的一端朝向开口;多个发光件设置于接口模组上,多个发光件用于向导光结构发射光线;遮光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光结构的内表面,遮光结构至少用于遮挡多个发光件照射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的光线。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头,该数据接头包括导光结构、遮光结构、多个发光结构以及结构模组。通过将遮光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导光结构的内表面,使遮光结构能够遮挡接口模组上的多个发光件照射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的光线,避免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上,弱化导光结构的内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作用,避免光线从开口内射出,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光结构的部分位于导光结构的内表面,遮光结构的部分位于导光结构的外表面。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头,通过将遮光结构的部分遮挡在导光结构的内表面上,能够使导光结构的内表面无法对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并避免光线从导光结构的开口内射出,降低开口内射出的光线对用户眼睛的伤害,提高了用户体验。而将遮光结构的部分遮挡在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上,能够使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也无法对发光件
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并避免光线从导光结构的外周侧与数据接头的安装面的内周侧之间的间隙处射出,进一步降低了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对用户眼睛的伤害。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光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有插接槽,导光结构的部分插设于插接槽内,且第一壁面与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相对,第二壁面与导光结构的外表面相对。
[0013]通过将遮光结构设置为具有插接槽的结构,导光结构的部分能够插设于插接槽内,实现导光结构与遮光结构通过插接槽式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提高了导光结构与遮光结构的可拆卸便利性。而使遮光结构的第一壁面遮挡导光结构的内表面,并第二壁面遮挡导光结构的第二壁面,则能够实现对导光结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遮光处理,使导光结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无法对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接头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将遮光结构连接于导光结构。
[0015]通过将遮光结构与导光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能够使遮光结构与导光结构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提高了遮光结构与导光结构之间的安装便利性,且能够实现遮光结构或者导光结构的单独维护。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导光结构上,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中的其中另一个设置于遮光结构上;导光结构与遮光结构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的卡合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7]通过将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为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且将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导光结构上,并将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中的其中另一个设置于遮光结构上,以使导光结构与遮光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的卡合进行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导光结构与遮光结构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且由于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进而能够降低遮光结构和导光结构的生产成本。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接头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将接口模组连接于与导光结构。
[0019]通过将接口模组与导光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能够使接口模组与导光结构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提高了接口模组与导光结构之间的安装便利性,且能够实现接口模组或者导光结构的单独维护。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导光结构上,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中的其中另一份设置于接口模组上;导光结构与接口模组通过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的卡合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1]通过将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为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且将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导光结构上,并将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中的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接口模组上,以使导光结构与接口模组能够通过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的卡合进行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导光结构与接口模组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且由于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进而能够降低接口模组和导光结构的生产成本。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口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连接端子;电路板与导光结构相连,连接端子设置于电路板朝向遮光结构的表面上;多个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的第
一面朝向遮光结构,电路板的第二面朝向导光结构的外部;多个发光件包括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第一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面,第二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二面,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均用于向导光结构发射光线。
[0024]通过将第一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面,将第二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二面,以使光线能够从导光结构的不同部位射入导光结构内,并由导光结构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面上的不同部位,以使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覆盖出光面的各个位置,从而使出光面上射出的光更加均匀。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光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出光部和导光部,遮光结构至少部分位于导光部的内表面,接口模组连接于导光部,出光部具有出光面,导光部用于将接口模组发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结构、遮光结构、多个发光件,以及接口模组;所述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接口模组设置于所述导光结构内,且所述接口模组的一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多个发光件设置于所述接口模组上,所述多个发光件用于向所述导光结构发射光线;所述遮光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所述遮光结构至少用于遮挡所述多个发光件照射到所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的部分位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所述遮光结构的部分位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之间形成有插接槽,所述导光结构的部分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导光结构的内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导光结构的外表面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头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遮光结构连接于所述导光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导光结构上,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卡槽中的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所述遮光结构上;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遮光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卡槽的卡合进行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头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接口模组连接于与所述导光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导光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水清刘腾童开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