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77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包括:盖板组件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处形成有缺口结构;电器主体结构,盖板组件盖设在电器主体结构上,电器主体结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控制开关或插座接口;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置在电器主体结构和盖板组件之间并对应设置在第二区域处;其中,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导光件,灯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灯珠,导光件包括导光段和出光段,导光段与出光段呈角度设置,出光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缺口结构处,导光段朝向灯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容置槽,灯珠容置在容置槽内,容置槽朝向出光段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导光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房屋内具有各种电器,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需要在墙面或地面上预留多个开孔以安装开关

插座等电器设备

现有的开关

插座的厚度较大,尤其是裸露在墙面外面的部分厚度较厚,导致开关

插座的位置较为突出,而墙面上安装开关

插座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用户对墙面整洁性

美观性的要求逐步提高,目前急需一款厚度轻薄

在墙面上的隐藏性更好地开关

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存在厚度大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处形成有缺口结构;电器主体结构,盖板组件盖设在电器主体结构上,电器主体结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控制开关或插座接口;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置在电器主体结构和盖板组件之间并对应设置在第二区域处;其中,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导光件,灯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灯珠,导光件包括导光段和出光段,导光段与出光段呈角度设置,出光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缺口结构处,导光段朝向灯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容置槽,灯珠容置在容置槽内,容置槽朝向出光段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导光面

[0005]进一步地,容置槽为多个,容置槽的数量不少于灯珠的数量,多个容置槽与多个灯珠一一对应设置;或者部分灯珠位于同一个容置槽内;和
/
或导光面具有至少一个弧面段,且导光面位于灯珠的侧向并与灯板邻接;和
/
或灯珠的主发光方向与导光面正对设置;或者灯珠的主发光方向不朝向导光面设置,以使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0006]进一步地,容置槽位于导光段远离出光段的一侧边缘处,且出光段在导光段上的正投影与容置槽所在的区域错开

[0007]进一步地,容置槽贯通至导光段远离出光段的一侧边缘的侧向端面,且容置槽贯通至灯板所在的表面处

[0008]进一步地,导光段朝向盖板组件一侧的表面被盖板组件压接,导光段背离盖板组件一侧的表面压接在灯板上;或者灯板位于导光段远离出光段的一侧边缘处,且灯板位于导光段的侧向端面上

[0009]进一步地,导光段与盖板组件压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反射结构,以使灯板的光汇集在容置槽内

[0010]进一步地,导光面为轴对称图形,导光面包括第一导光面段和第二导光面段,第一导光面段和第二导光面段分别位于灯珠的中心和导光面的对称轴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和
/
或导光面为圆弧面

椭圆弧面

多个弧面段连接形成的面,多个弧面段与多个直面段连接形
成的面;和
/
或导光面为圆弧面时,圆弧面的圆心与灯珠的中心重合

[0011]进一步地,导光段还具有辅助扩散结构,辅助扩散结构设置在容置槽与出光段之间的区域,辅助扩散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凹弧面段和至少一个凸弧面段

[0012]进一步地,辅助扩散结构为多组,多个组辅助扩散结构与多个容置槽一一对应

[0013]进一步地,导光面为轴对称图形,辅助扩散结构以灯珠的中心和导光面的对称轴所在的平面对称

[0014]进一步地,凹弧面段相对于凸弧面段靠近容置槽

[0015]进一步地,辅助扩散结构为设置在导光段上的凹槽,凹槽与容置槽间隔设置并形成汇聚筋,凹槽远离容置槽的一侧表面为扩散面

[0016]进一步地,容置槽与凹槽相互靠近的两个侧面形状相同

[0017]进一步地,辅助扩散结构包括多个圆形槽,多个圆形槽沿导光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18]进一步地,辅助扩散结构中的多个圆形槽的直径不同,位于两端的圆形槽的直径大于位于中间的圆形槽的直径;和
/
或辅助扩散结构还包括连接槽段,相邻两个圆形槽通过连接槽段连通,连接槽段包括第一连接面段和第二连接面段,第一连接面段相对于第二连接面段靠近容置槽,第一连接面段为平面,第二连接面段为凸弧面

[0019]进一步地,汇聚筋包括多个弧形汇聚筋段,多个弧形汇聚筋段与多个圆形槽一一对应,弧形汇聚筋段作为汇聚透镜对灯珠的光线进行汇聚,且汇聚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圆形槽内;或者汇聚筋包括两个弧形汇聚筋段和直线形汇聚筋段,两个弧形汇聚筋段分别位于直线形汇聚筋段的两端,且弧形汇聚筋段作为汇聚透镜对灯珠的光线进行汇聚,且汇聚透镜的聚焦点位于圆形槽段内

[0020]进一步地,导光件具有反光面,反光面位于导光件远离容置槽的一侧表面与导光件远离缺口结构的一侧表面的连接处,以将灯珠发出的光反射至缺口结构内

[0021]进一步地,反光面为平面或弧面

[0022]进一步地,出光段与导光段垂直形成
L
形结构或
T
形结构,出光段高出导光段部分位于缺口结构内

[0023]进一步地,出光段与导光段形成
T
形结构时,导光段包括分别位于出光段两侧的第一子导光段和第二子导光段,第一子导光段和第二子导光段均具有多个容置槽,第一子导光段内的多个容置槽与第二子导光段内的多个容置槽错位

[0024]进一步地,导光件远离缺口结构的一侧表面具有反射槽,反射槽与出光段同轴,反射槽为
V
形槽,
V
形槽的槽壁面为反射面

[002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包括盖板组件

电器主体结构和发光组件,盖板组件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处形成有缺口结构;盖板组件盖设在电器主体结构上,电器主体结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控制开关或插座接口;发光组件设置在电器主体结构和盖板组件之间并对应设置在第二区域处;其中,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导光件,灯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灯珠,导光件包括导光段和出光段,导光段与出光段呈角度设置,出光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缺口结构处,导光段朝向灯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容置槽,灯珠容置在容置槽内,容置槽朝向出光段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导光面

[0026]发光组件用于提示用户此处是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通过在导光件上设置容置
槽,使得灯板上的灯珠容置在容置槽内,有效缩小了灯板与导光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小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的厚度,有利于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的轻薄化

[0027]盖板组件与电器主体结构的叠置方向为墙用或地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组件
(10)
,所述盖板组件
(10)
具有显示区域
(11)
,所述显示区域
(11)
处形成有缺口结构
(12)
;电器主体结构
(20)
,所述盖板组件
(10)
盖设在所述电器主体结构
(20)
上,所述电器主体结构
(20)
具有第一区域
(21)
和第二区域
(22)
,所述第一区域
(21)
具有控制开关
(30)
或插座接口;发光组件
(40)
,所述发光组件
(40)
设置在所述电器主体结构
(20)
和所述盖板组件
(10)
之间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22)
处;其中,所述发光组件
(40)
包括灯板
(50)
和导光件
(60)
,所述灯板
(50)
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灯珠
(51)
,所述导光件
(60)
包括导光段
(61)
和出光段
(62)
,所述导光段
(61)
与所述出光段
(62)
呈角度设置,所述出光段
(62)
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缺口结构
(12)
处,所述导光段
(61)
朝向所述灯板
(50)
的一侧表面具有容置槽
(611)
,所述灯珠
(51)
容置在所述容置槽
(611)
内,所述容置槽
(611)
朝向所述出光段
(62)
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导光面
(6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
(611)
为多个,所述容置槽
(611)
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灯珠
(51)
的数量,多个所述容置槽
(611)
与多个所述灯珠
(51)
一一对应设置;或者部分所述灯珠
(51)
位于同一个所述容置槽
(611)
内;和
/
或所述导光面
(612)
具有至少一个弧面段,且所述导光面
(612)
位于所述灯珠
(51)
的侧向并与所述灯板
(50)
邻接;和
/
或所述灯珠
(51)
的主发光方向与所述导光面
(612)
正对设置;或者所述灯珠
(51)
的主发光方向不朝向所述导光面
(612)
设置,以使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
(611)
位于所述导光段
(61)
远离所述出光段
(62)
的一侧边缘处,且所述出光段
(62)
在所述导光段
(61)
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容置槽
(611)
所在的区域错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
(611)
贯通至所述导光段
(61)
远离所述出光段
(62)
的一侧边缘的侧向端面,且所述容置槽
(611)
贯通至所述灯板
(50)
所在的表面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段
(61)
朝向所述盖板组件
(10)
一侧的表面被所述盖板组件
(10)
压接,所述导光段
(61)
背离所述盖板组件
(10)
一侧的表面压接在所述灯板
(50)
上;或者所述灯板
(50)
位于所述导光段
(61)
远离所述出光段
(62)
的一侧边缘处,且所述灯板
(50)
位于所述导光段
(61)
的侧向端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段
(61)
与所述盖板组件
(10)
压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反射结构,以使所述灯板
(50)
的光汇集在所述容置槽
(611)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面
(612)
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导光面
(612)
包括第一导光面段和第二导光面段,所述第一导光面段和所述第二导光面段分别位于所述灯珠
(51)
的中心和所述导光面
(612)
的对称轴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和
/

所述导光面
(612)
为圆弧面

椭圆弧面

多个弧面段连接形成的面,多个弧面段与多个直面段连接形成的面;和
/
或所述导光面
(612)
为圆弧面时,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灯珠
(51)
的中心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段
(61)
还具有辅助扩散结构
(613)
,所述辅助扩散结构
(613)
设置在所述容置槽
(611)
与所述出光段
(62)
之间的区域,所述辅助扩散结构
(613)
具有至少一个凹弧面段和至少一个凸弧面段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用或地用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扩散结构
(613)
为多组,多个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唐雪龙肖星彭美南李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