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44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浆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浆纱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纱机


[0001]本技术涉及浆纱
,尤其是一种浆纱机


技术介绍

[0002]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

可织性主要表现在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



筘等的反复摩擦

拉伸

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未上浆的单纱纤维由于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

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

浆纱机是纺织行业进行浆纱工艺的一种主要设备,其一般包括一个浆槽和一个烘干箱,纱线在浆槽内进行浸透

挤压完成上浆,接着再由烘干箱烘干,最后进入后续设备或直接收卷待用

[0003]经纱上浆之前需要先进行润湿,润湿的经纱能够提高浆纱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浆液的用量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经纱通入水箱中进行浸没润湿,这就使得经纱上保留了过多的水分,这将导致上浆过程中经纱上的浆液被过度稀释,影响经纱的浆纱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浆纱机,能够让经纱以适度润湿的状态下进行上浆,保证了上浆过程中经纱上的浆液不被过度稀释,保证了经纱的浆纱效果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浆纱机,包括放线辊和收线辊,所述放线辊的放线端设置润湿机构,所述润湿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两侧面固定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分上下对应设置上润湿辊和下润湿辊,所述下润湿辊两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下润湿辊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下润湿辊转动,下润湿辊部分浸没在水箱的水中,下润湿辊表面包裹一层下吸水层,所述上润湿辊表面包裹一层上吸水层;所述润湿机构的出线端设置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线端设置上浆机构,所述上浆机构的出线端设置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出线端设置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出线端设置收线辊

[0007]进一步的,上润湿辊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安装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调节槽,转轴位于调节槽内并能够沿着调节槽上下滑动调节位置,转轴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转轴在调节槽内位置锁紧

[0008]进一步的,放线辊和润湿机构之间设置张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张力调节架,张力调节架上分上下对应设置上张力调节辊和下张力调节辊,上张力调节辊转动连接在上张力调节轴上,张力调节架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上张力调节槽,上张力调节轴两端位于上张力调节槽中并能够沿着上张力调节槽上下滑动,上张力调节轴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上张力调节轴两端在上张力调节槽内的位置锁紧,下张力调节辊转动连接在下张力调节轴上,张力调节架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下张力调节槽,下张力调节轴两端位于下张力调节槽中并能够沿着下张力调节槽上下滑动,下张力调节轴
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下张力调节轴两端在下张力调节槽内的位置锁紧

[0009]进一步的,第一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安装架,第一挤压辊安装架上分上下对应设置第一上挤压辊和第一下挤压辊,第一上挤压辊转动连接第一挤压辊轴,第一挤压辊安装架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第一挤压辊调节槽,第一挤压辊轴两端位于第一挤压辊调节槽内并能够沿着第一挤压辊调节槽上下滑动,第一挤压辊轴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第一挤压辊轴两端在第一挤压辊调节槽内的位置锁紧

[0010]进一步的,上浆机构包括浆液箱,浆液箱内转动连接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浸没在浆液中,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一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转动,浆液箱内转动连接上浆导辊,上浆导辊位于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之间

[0011]进一步的,第二挤压机构正下方设置集浆箱,集浆箱的出料端连接浆液箱的进料端

[0012]进一步的,第二挤压机构包括第二挤压辊安装架,第二挤压辊安装架上分上下对应设置第二上挤压辊和第二下挤压辊,第二上挤压辊转动连接第二挤压辊轴,第二挤压辊安装架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第二挤压辊调节槽,第二挤压辊轴两端位于第二挤压辊调节槽内并能够沿着第二挤压辊调节槽上下滑动,第二挤压辊轴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第二挤压辊轴两端在第二挤压辊调节槽内的位置锁紧

[0013]进一步的,第一挤压机构和上浆机构之间设置第一导辊,第一导辊能够将经纱由第一挤压机构导向上浆机构,上浆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之间设置第二导辊,第二导辊能够将经纱由上浆机构导向第二挤压机构

[0014]进一步的,烘干箱内设置密封的烘干腔,烘干腔前后侧壁上设置电加热管,烘干箱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进纱孔和出纱孔,烘干腔内设置多个导纱辊,导纱辊的两端连接在烘干箱侧壁上,多个导纱辊分成两组分布在烘干腔的左右两侧,每组的多个导纱辊沿着同一垂线从上往下分布,两组的多个导纱辊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的润湿机构能够让经纱以适度润湿的状态下进行上浆,保证了上浆过程中经纱上的浆液不被过度稀释,保证了经纱的浆纱效果;本技术的上润湿辊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位置,从而调节润湿机构对经纱的压力,最终实现润湿效果的调节;第一挤压机构能够将经纱上润湿的水分挤压均匀,保证经纱上每个位置的润湿度保持一致;第二挤压机构能够将经纱上的浆液挤压均匀,保证上浆效果;经纱在烘干腔内能够充分展开并停留较长的时间,充分利用烘干腔内空间烘干通过的经纱,并使得经纱整体被前后两侧的电加热管烘烤均匀,保证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润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烘干箱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
1、
放线辊;
2、
上张力调节辊;
3、
下张力调节辊;
4、
水箱;
5、
下润湿辊;
6、
上润湿辊;
7、
第一下挤压辊;
8、
第一上挤压辊;
9、
第一导辊;
10、
浆液箱;
11、
第一上浆辊;
12、
上浆导辊;
13、
第二上浆辊;
14、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浆纱机,包括放线辊(1)和收线辊(
19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辊(1)的放线端设置润湿机构,所述润湿机构包括水箱(4),所述水箱(4)两侧面固定安装板(
21
),所述安装板(
21
)上分上下对应设置上润湿辊(6)和下润湿辊(5),所述下润湿辊(5)两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
21
)上,下润湿辊(5)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下润湿辊(5)转动,下润湿辊(5)部分浸没在水箱(4)的水中,下润湿辊(5)表面包裹一层下吸水层(
23
),所述上润湿辊(6)表面包裹一层上吸水层(
22
);所述润湿机构的出线端设置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线端设置上浆机构,所述上浆机构的出线端设置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出线端设置烘干箱(
18
),所述烘干箱(
18
)的出线端设置收线辊(
1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润湿辊(6)转动连接在转轴(
25
)上,安装板(
21
)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调节槽(
24
),转轴(
25
)位于调节槽(
24
)内并能够沿着调节槽(
24
)上下滑动调节位置,转轴(
25
)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转轴(
25
)在调节槽(
24
)内位置锁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辊(1)和润湿机构之间设置张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张力调节架(
26
),张力调节架(
26
)上分上下对应设置上张力调节辊(2)和下张力调节辊(3),上张力调节辊(2)转动连接在上张力调节轴(
27
)上,张力调节架(
26
)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上张力调节槽(
28
),上张力调节轴(
27
)两端位于上张力调节槽(
28
)中并能够沿着上张力调节槽(
28
)上下滑动,上张力调节轴(
27
)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上张力调节轴(
27
)两端在上张力调节槽(
28
)内的位置锁紧,下张力调节辊(3)转动连接在下张力调节轴(
29
)上,张力调节架(
26
)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下张力调节槽(
30
),下张力调节轴(
29
)两端位于下张力调节槽(
30
)中并能够沿着下张力调节槽(
30
)上下滑动,下张力调节轴(
29
)两端连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够将下张力调节轴(
29
)两端在下张力调节槽(
30
)内的位置锁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安装架(
31
),第一挤压辊安装架(
31
)上分上下对应设置第一上挤压辊(8)和第一下挤压辊(7),第一上挤压辊(8)转动连接第一挤压辊轴(
32
),第一挤压辊安装架(
31
)两端沿高度方向设置长腰形的第一挤压辊调节槽(
33
),第一挤压辊轴(
32
)两端位于第一挤压辊调节槽(
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东王静安郭明瑞黄豪宇葛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祥盛宜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