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44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絮凝反应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上方设置有安装机构,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安装部和调节部;调节部位于安装部表面;所述调节部包括拉杆、弹簧和拉板。通过安装机构,方便将电极棒安装在盖板上,同时方便将电极棒从盖板上拆卸下来,避免对电极棒更换时需要对盖板一起进行更换,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棒更换效率;通过搅拌机构,连接杆、搅拌杆和刮板对产生的絮凝沉淀跟溶液进行搅拌,使产生的絮凝沉淀跟溶液进行均匀充分接触,同时减少了沉淀团聚导致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吸附效果。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吸附效果。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絮凝反应器
,具体为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絮凝是以铝、铁等合金金属作为主电极,借助外加脉冲高电压作用产生电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牺牲阳极金属电极产生金属阳离子絮凝剂,通过凝聚、浮除、还原和氧化分解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达到净化水体的一种技术。
[0003]为了解决立式电絮凝反应器的问题,中国专利发布了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公开号为CN104787858B,包括反应室壳体、上端盖、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上端盖固定在反应室壳体顶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固定在上端盖上并延伸至反应室壳体内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装配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上并交替排列,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分别不接触的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第一电极板的边缘靠近反应室壳体内壁,第二电极板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板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反应室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本专利技术可形成涡流效应延长反应时间,占地小,运输方便,处理效果好。
[0004]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分别竖直的固定在上端盖上并向下延伸至反应室壳体内部,导致在对第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进行更换时,无法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从上端盖上拆卸下来,造成需要对上端盖、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进行一起更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提出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上方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0007]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部和调节部;
[0008]所述调节部位于安装部表面;
[0009]所述调节部包括拉杆、弹簧和拉板,所述拉杆、弹簧和拉板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拉杆外端面与拉板内端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安装部包括盖板、电极棒和卡块,所述电极棒和卡块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所述电极棒底端滑动贯穿盖板顶面和通槽内壁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两个所述电极棒表面贯通开设有卡槽。
[0012]优选的,所述盖板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卡块和弹簧均位于空腔内部,所述卡块内端面滑动贯穿电极棒表面延伸至卡槽内部,卡块将电极棒进行卡住,从而将电极棒安装在盖板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弹簧内端面与卡块外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外端面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内端面滑动贯穿盖板外表面延伸至空腔内壁,所述拉杆内端面与卡块外端面固定连接,通过拉杆对卡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电极棒从盖板中取出。
[0014]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左端面固定贯穿反应器壳体表面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所述反应器壳体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端面固定贯穿反应器壳体表面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所述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底端面固定贯穿反应器壳体内部顶面延伸至反应器壳体下方,排污管方便对产生的絮凝沉淀从反应器壳体中排出。
[0015]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侧面和盖板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方设置有螺栓,螺栓底端面螺纹贯穿两个连接板顶面延伸至连接板下方,所述反应器壳体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对反应器壳体进行支撑。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顶面与反应器壳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杆顶端面贯穿反应器壳体底面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所述电机输出杆底端面与转动杆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连接杆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刮板,刮板侧面与反应器壳体内壁滑动连接,刮板对扶着在反应器壳体内壁上附着的絮凝沉淀刮掉。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通过安装机构,方便将电极棒安装在盖板上,同时方便将电极棒从盖板上拆卸下来,避免对电极棒更换时需要对盖板一起进行更换,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棒更换效率;通过连接板和螺栓,方便将盖板从反应器壳体上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对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内部进行维护;通过搅拌机构,连接杆、搅拌杆和刮板对产生的絮凝沉淀跟溶液进行搅拌,使产生的絮凝沉淀跟溶液进行均匀充分接触,同时减少了沉淀团聚导致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提高该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面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主视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后视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仰视立体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区放大立体图。
[0023]图中:反应器壳体1、安装机构2、盖板201、电极棒202、卡块203、拉杆204、弹簧205、拉板206、进水管3、出水管4、支撑腿5、排污管6、搅拌机构7、电机701、转动杆702、连接杆703、搅拌杆704、刮板705、连接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反应器壳体1上方设置有安装机构2,反应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7;
[0027]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部和调节部;
[0028]调节部位于安装部表面;
[0029]调节部包括拉杆204、弹簧205和拉板206,拉杆204、弹簧205和拉板206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拉杆204外端面与拉板206内端面固定连接;
[0030]安装部包括盖板201、电极棒202和卡块203,电极棒202和卡块20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盖板201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电极棒202底端滑动贯穿盖板201顶面和通槽内壁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两个电极棒202表面贯通开设有卡槽,盖板201内壁开设有空腔,卡块203和弹簧205均位于空腔内部,卡块203内端面滑动贯穿电极棒202表面延伸至卡槽内部,弹簧205内端面与卡块203外端面固定连接,弹簧205外端面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拉杆204内端面滑动贯穿盖板201外表面延伸至空腔内壁,拉杆204内端面与卡块203外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机构2,方便将电极棒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壳体(1)上方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反应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7);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位于安装部表面;所述调节部包括拉杆(204)、弹簧(205)和拉板(206),所述拉杆(204)、弹簧(205)和拉板(206)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拉杆(204)外端面与拉板(206)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包括盖板(201)、电极棒(202)和卡块(203),所述电极棒(202)和卡块(20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1)顶面贯通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所述电极棒(202)底端滑动贯穿盖板(201)顶面和通槽内壁延伸至反应器壳体内部,两个所述电极棒(202)表面贯通开设有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1)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卡块(203)和弹簧(205)均位于空腔内部,所述卡块(203)内端面滑动贯穿电极棒(202)表面延伸至卡槽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5)内端面与卡块(203)外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5)外端面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04)内端面滑动贯穿盖板(201)外表面延伸至空腔内壁,所述拉杆(204)内端面与卡块(203)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杰毛治强孙杰韩国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波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