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5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屏模组,包括边缘壳,所述边缘壳内壁设置有偏光片和金属压铸壳,金属压铸壳底部外壁设置有无基材导热胶层,无基材导热胶层顶部和底部外壁设置有上网格结构胶层和下网格结构胶层,上网格结构胶层顶部外壁设置于金属压铸壳的底部外壁上,下网格结构胶层底部外壁设置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屏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屏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
LED
显示屏通常由外壳,背光组件
(backlight
,内含
LED
灯条
)
,控制组件和显示驱动
IC
,触屏,偏光片,外层玻璃盖板等组成,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手提电脑等,或应用于各种尺寸电视,在这些传统领域,散热和热管理通常不是关键关注点,因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尺寸相对较小,且持续通电时间通常不长,因此屏幕温升有限,而在电视等大尺寸设备上工作时,整体设备尺寸则更大,由足够的空间进行各种机械散热设计,如大量导热胶和金属散热鳍片,散热管等,此外电视屏幕较少使用触屏设计,即使表面温度稍有升高,也不会立刻给使用者带来影响

[0003]但应用在汽车上后,散热就成为了新的应用痛点

首先,由于车载屏为了保证太阳直射下也有较清洗的显示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持续保持高亮显示,而汽车的持续使用时间可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加上阳光直射的影响,整个模组的温度会上升明显,尤其显示驱动
IC
处,温度甚至可达到
70

80℃
且长期保持,这对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是不利的,同时在驾驶者接触触屏时,由于玻璃发热,使用体验将被明显影响

这两点结合之后,车载
LCD
屏,尤其是驱动
IC/>处的散热成为各屏厂近期发现的新关注点

[0004]常见的车载屏的驱动
IC

FPC
连接从偏光片下方,黑色的包边外壳的缺口处伸出,并经过弯折后与电路板
PCB
连接,
PCB
再通过双面胶粘接后,固定在金属压铸壳背面

在这一过程中,制成
FPC

PI
材料和
PCB
的环氧或酚醛树脂类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传导热量的能力,热量由
IC
经由
FPC
,传到至
PCB
上,最后再由
PCB
传到至金属压铸壳上,由压铸壳向外散热,实现热量的转移和
IC
处的降温;但在最后关键的向压铸壳导热的过程中,
PCB
所使用的双面胶对实际效果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0005]首先该双面胶本身最好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但常规使用的
PET
双面胶带的导热性能较为一般,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由于
PCB
和压铸壳的接触面较大,且都是硬质而平整的,在贴合中,极易在粘接面导致较大面积的气泡,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气泡会明显减缓热量的传导,此方法可以通过降低接触面积减缓,如使用较小面积的胶带,但是较小的接触面积,又会降低热量传导的效率
(
无胶带处压铸壳与
PCB
之间也有空气
)
,同时较小的面积也可能因粘接力降低,导致
PCB
从金属壳上脱落

因此,需要一款兼顾粘接,传热,透气的车载屏模组胶黏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屏模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车载屏模组,包括边缘壳,所述边缘壳内壁设置有偏光片和金属压铸壳,金属
压铸壳底部外壁设置有无基材导热胶层,无基材导热胶层顶部和底部外壁设置有上网格结构胶层和下网格结构胶层,上网格结构胶层顶部外壁设置于金属压铸壳的底部外壁上,下网格结构胶层底部外壁设置有
PCB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
PCB
板一侧外壁设置有
FPC
,偏光片一侧外壁设置有
IC
芯片,
FPC
设置于
IC
芯片的一侧外壁上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缘壳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板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缘壳相对一侧内壁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外壁固定有夹板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缘壳底部外壁固定有一组加固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缘壳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一侧外壁固定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板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缘壳一侧外壁开有矩形凹槽,连接块一侧外壁固定有固定片,固定片通过螺丝固定于矩形凹槽的内壁上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板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侧挡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
上网格结构胶层和下网格结构胶层最初的网格状态可以利于透气,使停留在贴合面的空气尽快外溢,而在胶层的逐渐浸润过程中,由于这一过程十分平均且缓慢,可以均匀地将残余空气从接触面中挤出,直到胶层完全浸润整个接触面,挤占空气可能存在的所有缝隙,从而使得粘接面积尽可能大,同时界面无残留空气的效果

最后,由于具有了尽可能大的粘接面积,胶面在贴合面也具有了较高的粘接力,从而同时满足导热,前期透气,后期排气和大贴合面积四个需求

[0018]2.
由于无基材导热胶层

上网格结构胶层和下网格结构胶层组成的粘接结构具有一定导热性能,可以协助热量由
PCB
板向边缘壳传导,并最终从边缘壳面向空气中发散,其次其上网格结构胶层和下网格结构胶层上的网格会随粘接时间和胶层浸润而逐渐消失的特性,保证
PCB
板和金属压铸壳之间大面积贴合,增大导热面积,同时避免空气进入贴合面之间的问题

[0019]3.
加固板能够配合夹板对固定在金属压铸壳底部的
PCB
板进行夹持固定,避免
PCB
板在金属压铸壳底部发生位移;工作人员可通过拆除固定片的螺丝将弹性伸缩杆和推板从
PCB
板一侧移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推板一侧的
PCB
板进行更换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屏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屏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屏模组的导热胶层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载屏模组,包括边缘壳
(1)
,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壳
(1)
内壁设置有偏光片
(4)
和金属压铸壳
(5)
,金属压铸壳
(5)
底部外壁设置有无基材导热胶层
(6)
,无基材导热胶层
(6)
顶部和底部外壁设置有上网格结构胶层
(8)
和下网格结构胶层
(9)
,上网格结构胶层
(8)
顶部外壁设置于金属压铸壳
(5)
的底部外壁上,下网格结构胶层
(9)
底部外壁设置有
PCB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PCB

(7)
一侧外壁设置有
FPC(2)
,偏光片
(4)
一侧外壁设置有
IC
芯片
(3)

FPC(2)
设置于
IC
芯片
(3)
的一侧外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壳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斌吴庆朱泰孔德峰汪立浩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翎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