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580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法与应用。所述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以及反应型增塑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第一侧链,端基包含异氰酸酯基;反应型增塑剂具有第二侧链,端基包含羟基;异氰酸酯基和羟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主链上接枝引入了Tg极低的反应型增塑剂,有效的降低了整个体系的Tg,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其低温性能;同时,反应型增塑剂的加入还有效的提高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剥离力,另外由于反应型增塑剂是化学接枝到聚丙烯酸酯主链上的,所以即使经过长期老化,也不会发生所谓的“增塑剂迁移问题”,从而取得了较优的低温粘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兼顾效果。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直接构成现有技术。
[0003]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其他材料的压敏胶(如橡胶型,有机硅,聚氨酯等)相比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耐老化特性(特别是耐紫外光老化)、极佳的光学透明性、价格适中而被广泛使用在交通运输、电子电力、家电以及建筑市场。
[0004]常用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通常由丙烯酸异辛酯(IOA)或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2

EHA)等软单体与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硬单体以及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以及丙烯酸羟乙酯(2

HEA)等功能单体通过无规共聚而成。这类压敏胶对大部分粘接表面都有比较理想的剥离强度以及剪切强度。
[0005]硬单体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内聚力,从而提高剥离力,但是同时也提高了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而使其在低温下粘接力不佳,甚至失去初粘性。纯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尽管有初粘性,也有一定的剥离力与持粘力,但是剥离力在很多应用场合还不够。一般是加入增粘树脂的方法来提高剥离力。但是增粘树脂的Tg一般比较高,从而使得整个体系的Tg升高,导致含增粘树脂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低温性能更差。
[0006]改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低温性能的方法一般是加入增塑剂(例如美国专利技术专利US6054213公开的技术方案)。增塑剂一般有更低的Tg,增塑剂的加入使整个体系的Tg降低,从而改善了压敏胶的低温性能。但是增塑剂一般与丙烯酸酯的相容性不佳,时间长了会发生“增塑剂迁移”问题,不仅会影响压敏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会导致压敏胶低温性能变差。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587527A采用C8

C10的枝化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特定温度的水浴容器中完全反应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的技术方案,所制备的压敏胶在低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初粘性。在

20℃

60℃环境中,其粘合力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相比于传统的丙烯酸系压敏胶,显著的提高了胶带在低温环境中的可操作性。但是C8

C10的枝化丙烯酸单体的Tg仍然不够低,由其共聚合的聚丙烯酸酯的低温性能仍有待提高。
[0008]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兼具更优低温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来拓展其应用场景,例如在冬天在北方户外贴膜、需要低温保存的血袋或疫苗外包装的标签材料等应用场景。
[0009]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无法兼具更优的低温粘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技术问题。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以及反应型增塑剂;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第一侧链,所述第一侧链的端基包含异氰酸酯基;所述反应型增塑剂具有第二侧链,所述第二侧链的端基包含羟基;所述组合物中,异氰酸酯基和羟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使所述反应型增塑剂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单体为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至少由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共聚形成;所述第一单体选自与酯基相连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
[0014]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与酯基相连的基团端部具有异氰酸酯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的甲基为可选择的。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体包括2

异氰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17]进一步地,单体总质量中,所述第一单体的质量分数为75

97%;所述第二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

25%。
[0018]进一步地,反应型增塑剂中的羟基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等化学计量或低于化学计量。
[0019]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的粘度为200~50000cPs。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0021]提供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以及反应型增塑剂,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第一侧链,所述第一侧链的端基包含异氰酸酯基,所述反应型增塑剂具有第二侧链,所述第二侧链的端基包含羟基。
[0022]混合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与反应型增塑剂构成反应体系,使所述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连接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与反应型增塑剂,获得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型增塑剂的合成方法包括:
[0024]提供初始增塑剂以及多元醇,所述初始增塑剂的分子链中含有双键,所述多元醇中含有巯基。
[0025]使所述巯基与双键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合成所述反应型增塑剂。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选自巯基甘油。
[0027]进一步地,所述亲核加成反应的结束条件为所述反应体系中未检出游离异氰酸酯
基。
[002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在制备压敏胶带中的应用。
[0029]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聚丙烯酸酯的主链上接枝引入了Tg极低的反应型增塑剂,有效的降低了整个体系的Tg,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其低温性能;同时,反应型增塑剂的加入还有效的提高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剥离力,另外由于反应型增塑剂是化学接枝到聚丙烯酸酯主链上的,所以即使经过长期老化,也不会发生所谓的“增塑剂迁移问题”,从而取得了较优的低温粘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兼顾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以及反应型增塑剂;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第一侧链,所述第一侧链的端基包含异氰酸酯基;所述反应型增塑剂具有第二侧链,所述第二侧链的端基包含羟基;所述组合物中,异氰酸酯基和羟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使所述反应型增塑剂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单体为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至少由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共聚形成;所述第一单体选自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与酯基相连的基团端部具有异氰酸酯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基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的甲基为可选择的;和/或,所述第二单体包括2

异氰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单体总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王浩顾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翎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