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77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该新型培养皿包括培养底座和设置在培养底座上的多个培养单元;每个培养单元包括培养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


[0001]本申请涉及体外培养类器官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


技术介绍

[0002]体外培养类器官是指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构建出的具有某种组织或器官特征的三维细胞球体

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渐进展,包括肝脏类器官

肾脏类器官

肠类器官

唾液腺类器官

心脏类器官

脑类器官在内的多种类器官已经在体外被成功构建

类器官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研究器官发育

药物筛选

联合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组织修复等,是未来开发新药和疾病治疗的有力工具

[0003]为了培养出最佳效果的类器官,类器官的培养往往伴随着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如
TGF

β
信号
、BMP
信号等

在类器官培养的不同阶段,由于类器官培养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代谢,往往需要每隔数日对培养基组分进行更换

由于类器官的形成往往需要
3D
悬浮培养,换液操作时容易直接吸走已形成的类器官,造成细胞换液困难

[0004]目前,实验中常采用减少培养基的更换次数

离心法收集类器官后重悬培养或使用普通移液枪枪头进行换液,其存在的问题分别列举如下:
[0005]1
采用减少培养基的更换次数:该方法通过减少类器官培养不同时期基础培养基及培养基组分来改变培养基配比问题而实现减少细胞换液次数

但是该方法大大限制了培养基和培养基组分的选择,容易影响类器官的形成,造成类器官发育异常和形成缓慢,所以需要慎用

少用或不用

[0006]2、
离心法收集类器官后重悬培养:该方法是通过将悬浮培养的类器官及类器官培养基整体离心,弃培养基上清,然后采用新鲜的培养基对类器官进行重悬,最终重新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离心操作可能会对类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产生影响,并最终有可能导致类器官形成异常的问题

[0007]3、
使用普通培养皿进行换液:该普通培养皿的培养单元仅有培养室,具体方法是通过先倾斜低黏附培养板,待细胞球自然沉降后将上层培养基吸走,这种方法会有可能吸走成团细胞球或残留部分原有培养基组分未能吸走,造成类器官发育信号混乱,影响整个类器官的形成,存在换液操作使用不便

且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8]由此,对于本领域研发人员来说,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方便

准确的完成换液操作的新型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在换液操作过程中,将培养板向上样室方向倾斜,通过在培养室

上样室的连接处设置的滤膜结构来实现对成团细胞球的过滤,使其不能通过滤膜结构而留在培养室内,实现将成团细胞球与单个悬浮细胞
/
培养基分离,由上样室吸走培养基上清,并于培养室注入新鲜培养基,继
续细胞培养,进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培养皿而造成的可能吸走成团细胞球或残留部分原有培养基组分未能吸走的问题,具有换液操作方便

快捷

准确的有益效果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该新型培养皿包括培养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培养底座上的多个培养单元;每个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养室

与所述培养室连接的上样室和在所述培养室

上样室的连接处设置的滤膜结构;所述培养室

上样室固定连接在所述培养底座上,形成培养基承载空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膜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孔洞,所述孔洞的最大内接圆截面直径为
10

100
微米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单元的表面设置有防止细胞黏附的低黏附材料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黏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单元的额数量为
D
,则
D
等于
6、12、24、48

96。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底座的材质为聚苯乙烯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膜结构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聚醚砜或聚偏氟乙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样室位于所述培养室的右下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如下:
[0019]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在换液操作过程中,将培养板向上样室方向倾斜,通过在培养室

上样室的连接处设置的滤膜结构来实现对成团细胞球的过滤,使其不能通过滤膜结构而留在培养室内,实现将成团细胞球与单个悬浮细胞
/
培养基分离,由上样室吸走培养基上清,并于培养室注入新鲜培养基,继续细胞培养,进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培养皿而造成的可能吸走成团细胞球或残留部分原有培养基组分未能吸走的问题,具有换液操作方便

快捷

准确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以下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且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型培养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培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
12
孔板新型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
24
孔板新型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
48
孔板新型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
96
孔板新型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
培养底座;
2、
培养室;
3、
上样室;
4、
滤膜结构;
20、
低黏附材料;
4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培养底座上的多个培养单元;每个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养室

与所述培养室连接的上样室和在所述培养室

上样室的连接处设置的滤膜结构;所述培养室

上样室固定连接在所述培养底座上,形成培养基承载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孔洞,所述孔洞的最大内接圆截面直径为
10

100
微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外培养类器官的新型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的表面设置有防止细胞黏附的低黏附材料
。4.
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鹏赵谦卢慧迪王昊顾雨春吴理达
申请(专利权)人:呈诺再生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