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机构及其投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5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投料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料机构及其投料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料机构包括机舱,下料盘以及下料电机,机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料仓的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下料盘设置于机舱内并位于进料口下方,下料盘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机舱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用于饲料通过的间隙,出料口位于间隙的下方;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料盘传动连接,下料电机驱动下料盘旋转以将自进料口落至下料盘上的饲料甩向间隙。该下料机构具有下料均匀、快速且下料速度易调节,能量利用率高且不容易在机舱内卡料,加工制造过程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以及不会对饲料产生磨损,进而大大降低饲料的损耗率的优势。料的损耗率的优势。料的损耗率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机构及其投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投料机
,特别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及其投料机。

技术介绍

[0002]投料机是养殖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机械装置,用于定时定量对所饲养的动物进行投喂。如图1所示,典型的投料机由料仓1、下料机构2以及抛料机构3组成。其中,下料机构2普遍采用以下两种:第一种是震动下料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震动下料机构通常包括震动盘21和震动器22,震动器22工作带动震动盘21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使得震动盘21中的饲料颗粒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落入抛料机构3。第二种是绞龙下料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绞龙下料机构包括螺旋形的绞龙23和电动机24,绞龙23在电动机24的带动下转动时,绞龙23的螺旋形叶片会推动饲料颗粒,使得饲料颗粒落入抛料机构3。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于震动下料机构,由于震动器22的震动强度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且不同的震动器震动强度存在较大差别,会导致震动下料机构的下料不均匀,并且通过震动器22也很难调节震动下料机构的下料速度。为了避免震动器22不工作时饲料的自行移动,震动盘21的斜面坡度不能太大,导致震动盘21上饲料颗粒的移动速度较慢,使得震动下料机构存在下料速度慢的缺点。另外,对于湿度较大的饲料颗粒,由于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粘性,震动下料机构往往难以保持正常工作,容易形成卡料。并且,利用震动器22移动饲料的能量利用率低,震动下料机构功耗较大。绞龙23的叶片制造较为复杂,进而导致绞龙下料机构的整体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存在制造公差,绞龙23的叶片与外部的套筒之间必定存在一定间隙,故绞龙23转动时会持续磨损饲料颗粒,容易粉碎饲料颗粒,进而大大增加了饲料的损耗率。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兼顾下料均匀、快速且下料速度易调节和显著降低饲料的损耗率的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机构,使得下料机构下料均匀、快速且下料速度易调节,还能显著降低饲料的损耗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构,用于输送来自料仓的饲料,包括机舱,下料盘以及下料电机,其中,所述机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料仓的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料盘设置于所述机舱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下料盘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机舱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用于饲料通过的间隙,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间隙的下方;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盘传动连接,所述下料电机驱动所述下料盘旋转以将自所述进料口落至所述下料盘上的饲料甩向所述间隙。
[0007]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进料口进入机舱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料盘中,下料机构工作时,下料电机工作,带动下料盘旋转,由于下料盘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机舱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用于饲料通过的间隙,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饲料会被
甩至机舱底部,并通过机舱底部的出料口掉落。该过程中,下料盘是匀速转动的,且下料盘的旋转速度可通过下料电机调节,故该下料机构具有下料均匀、快速且下料速度易调节的优势。并且,下料机构工作时,下料电机的能量被充分利用,以保证下料盘的持续旋转,使得落入下料盘中的饲料被持续性的甩出,从而避免饲料堆积在下料盘上,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震动下料机构,本申请中的下料机构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且不容易在机舱内卡料的优势。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绞龙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的加工制造过程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并且,该下料机构没有叶片结构,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饲料产生磨损,进而大大降低了饲料的损耗率。
[0008]另外,所述下料盘包括盘本体和旋转杆,所述盘本体与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盘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机舱的高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外侧。这样,盘本体用于承接进料口处掉落的饲料,旋转杆能够对进料口处的饲料起到引导作用,使得饲料顺着旋转杆掉落到盘本体中。并且,旋转杆还能对进料口处的饲料起到搅拌作用,以在饲料黏度较高时,避免饲料粘结成大块并堵在进料口处,从而提高下料机构下料的顺畅度。
[0009]另外,所述旋转杆的所述另一端的周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扰动叶片,各所述扰动叶片相互间隔地分别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这样,扰动叶片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旋转杆与进料口处的饲料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旋转杆的搅拌作用,提高下料机构下料的顺畅度。扰动叶片螺旋设置在旋转杆上也能对进料口处的饲料起到引导作用,使得饲料能更好地顺着旋转杆掉落。
[0010]另外,所述盘本体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侧向下凹陷呈“碗”状,且所述旋转杆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盘本体的中心位置。这样,“碗”状的盘本体对进料口处掉落的饲料能起到更好的承接作用。
[0011]另外,所述盘本体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两个离心叶片,各所述离心叶片分别沿所述盘本体的中心位置向周侧呈辐射状延伸。这样,下料盘旋转时,离心叶片的设置能增加饲料与盘本体的接触面,从而增加盘本体对饲料的摩擦力,使得下料盘能更好地带动饲料旋转,进而使得盘本体上的饲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更好地被甩出。
[0012]另外,所述机舱包括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开口处;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下料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安装或拆卸下料机构中的各零部件,从而提高安装及维修下料机构的便捷性。
[0013]另外,下料机构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下料电机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下料电机的转速。这样,控制元件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人员操作控制下料电机,从而提高下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
[0014]另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出料口,且沿所述机舱的高度方向上,所述下料盘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且与所述出料口交错设置;沿所述机舱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下料盘远离所述出料口的部分侧壁与所述下壳体对应位置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mm

2mm之间,所述下料盘靠近所述出料口的部分侧壁与所述下壳体对应位置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5mm。此种设置方式使得下料盘上被甩出的饲料能尽可能的掉落至一个出料口处,
从而大大减少被甩至机舱底部形成堆积的饲料数量。
[0015]另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出料口;沿所述机舱的高度方向上,所述下料盘位于各所述出料口上方、且分别与各所述出料口交错设置,各所述出料口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料盘周侧;并且,所述下料盘的周侧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5mm。此种设置方式使得下料盘上被甩出的饲料能通过多个出料口输出,从而提高下料机构下料的速度。
[001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投料机,包括料仓,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下料机构;所述料仓底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下料机构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配合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使得所述料仓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用于输送来自料仓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下料盘以及下料电机,其中所述机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料仓的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料盘设置于所述机舱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下料盘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机舱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用于饲料通过的间隙,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间隙的下方;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盘传动连接,所述下料电机驱动所述下料盘旋转以将自所述进料口落至所述下料盘上的饲料甩向所述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盘包括盘本体和旋转杆,所述盘本体与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盘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机舱的高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的所述另一端的周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扰动叶片,各所述扰动叶片相互间隔地分别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本体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侧向下凹陷呈“碗”状,且所述旋转杆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盘本体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本体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至少两个离心叶片,各所述离心叶片分别沿所述盘本体的中心位置向周侧呈辐射状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包括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欣李悦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览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