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波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1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波导结构,属于集成光学技术领域,其包括离子交换光波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波导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集成光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波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光纤传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厂

智能电网

智能家居等领域

[0003]光波导传感作为光纤传感的重要分支,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结构紧凑

不易损坏

集成度高

可拓展性强等特点

[0004]目前用于传感的光波导结构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条形光波导,其传输损耗易受刻蚀侧壁的影响,从而影响测得光信号传输的信噪比,而低损耗的条形光波导制作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扩散型的表面光波导,其传输损耗只受衬底表面形貌的影响,避免了侧壁刻蚀的带来的损耗,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但其仅有上表面与被测介质接触,影响了传感的灵敏度和使用范围,同时,扩散型表面光波导与光纤的耦合损耗较大,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

[0005]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合光纤传感的低成本的光波导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损耗小

传感灵敏度高

研发成本相对低廉的光波导结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波导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光波导结构,包括离子交换光波导

条形光波导和玻璃衬底,所述条形光波导设置于玻璃衬底的上方,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仅位于条形光波导内部,或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同时位于条形光波导和玻璃衬底的内部,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经离子交换形成

[0009]可选的,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为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离子交换光波导芯层下界面与条形光波导上表面的距离为
4~10
μ
m
,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芯层上界面与条形光波导上表面的距离为
0~1
μ
m。
[0010]可选的,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宽度为
4~10
μ
m。
[0011]可选的,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与玻璃衬底的折射率差为
0.005~0.015。
[0012]可选的,所述条形光波导宽度与离子交换光波导宽度的比值范围为
1.05~1.25。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波导结构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刻蚀条件步骤,根据刻蚀条件选择合适的比值

[0014]可选的,所述条形光波导高度为
2~12
μ
m。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传感灵敏度要求选择合适高度值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7]1、
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结构传输损耗小;
和玻璃衬底3制成,条形光波导2固定设置于玻璃衬底3的上方,离子交换光波导1同时位于条形光波导2和玻璃衬底3的内部,离子交换光波导1经离子交换形成

[0042]其中,离子交换光波导1为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下界面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的距离为4μ
m
,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上界面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的距离为0μ
m

[0043]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为4μ
m

[0044]离子交换光波导1与玻璃衬底3的折射率差为
0.015

[0045]本实施例采用的刻蚀方案的表面粗糙度为
0.1
μ
m
,条形光波导2平均宽度与其内部的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的比值取
1.05
,即条形光波导2的平均宽度为
4.2
μ
m
;条形光波导2高度为2μ
m。
[0046]上述光波导结构采用的制作方法如下:
[0047]先通过镀膜

光刻

热离子交换和电场辅助离子交换工序在玻璃衬底3上表面下方形成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制得的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为4μ
m
,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下界面与玻璃衬底3上表面的距离为4μ
m
,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上界面与玻璃衬底3上表面的距离为0μ
m

[0048]采用二次对准光刻在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上方制作阻挡层,阻挡层宽度为
4.2
μ
m
,厚度为
1.5
μ
m

[0049]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对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的两侧进行刻蚀,刻蚀形成的条形光波导2宽度为
4.2
μ
m
,深度为2μ
m。
[0050]剥离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上方的阻挡层,完成光波导的制作

[0051]对制作获得的光波导进行测试,测得光波导的插入损耗为
0.6dB
,传输损耗为
0.1dB/cm。
[0052]实施例2[0053]参照图2和图4,一种光波导结构,该光波导结构由离子交换光波导
1、
条形光波导2和玻璃衬底3制成,条形光波导2固定设置于玻璃衬底3的上方,离子交换光波导1仅位于条形光波导2内部,离子交换光波导1经离子交换形成

[0054]其中,离子交换光波导1为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下界面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的距离为
10
μ
m
,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上界面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的距离为1μ
m

[0055]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为
10
μ
m

[0056]离子交换光波导1与玻璃衬底3的折射率差为
0.005

[0057]本实施例采用的刻蚀方案的表面粗糙度为3μ
m
,条形光波导2平均宽度与其内部的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的比值取
1.25
,即条形光波导2的平均宽度为
12.5
μ
m
;条形光波导2高度为
12
μ
m。
[0058]上述光波导结构采用的制作方法如下:
[0059]先通过镀膜

光刻

热离子交换和电场辅助离子交换工序在玻璃衬底3上表面下方形成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制得的离子交换光波导1宽度为
10
μ
m
,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下界面与玻璃衬底3上表面的距离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交换光波导(1)

条形光波导(2)和玻璃衬底(3),所述条形光波导(2)设置于玻璃衬底(3)的上方,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1)仅位于条形光波导(2)内部,或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1)同时位于条形光波导(2)和玻璃衬底(3)的内部,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1)经离子交换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1)为掩埋型离子交换光波导(1),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下界面(
11
)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
31
)的距离为
4~10
μ
m
,所述离子交换光波导(1)芯层上界面(
12
)与条形光波导(2)上表面(
31
)的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伟赵懋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芯集成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