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34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4
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包括安装架台(1)、左右移载电缸(2)、涂油装置底框(3)、支撑限位块(4)、侧限位块气缸(5)、侧限位块(6)、工件夹爪(7)、固定涂油头(8)、活动涂油头组件(9);所述左右移载电缸(2)固定于安装架台(1)上,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安装于左右移载电缸(2)上,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10)的工件夹爪(7)以及用于从下端支撑工件(10)的支撑限位块(4);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前侧设置有侧限位块气缸(5)及相应的侧限位块(6);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涂油头(8),后侧设置有活动涂油头组件(9)。本装置特别适用于尺寸薄、面积大、重量大的薄板壳体工件上密封杯口的涂油,同时适用于工件的自动化物流转运。物流转运。物流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真空氦检漏过程中,需要将待检漏的产品送入真空箱,以氦气作为示踪气体,在真空箱内抽真空后再将氦气充入工件,然后通过氦检漏仪检测工件的泄露情况。
[0003]在自动化检漏前,需要将产品上的密封杯口进行涂油等操作,而现有技术中却缺少有效的装置来完成这个工作,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产品自动化物流转运的上料及涂油装置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适用于尺寸薄、面积大、重量大的薄板壳体工件上密封杯口的涂油,同时适用于工件的自动化流转运。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6]它包括安装架台、左右移载电缸、涂油装置底框、支撑限位块、侧限位块气缸、侧限位块、工件夹爪、固定涂油头、活动涂油头组件;
[0007]所述左右移载电缸固定于安装架台上,所述涂油装置底框安装于左右移载电缸上,涂油装置底框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工件夹爪以及用于从下端支撑工件的支撑限位块;
[0008]所述涂油装置底框中部前侧设置有侧限位块气缸及相应的侧限位块;
[0009]所述涂油装置底框中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涂油头,后侧设置有活动涂油头组件;
[0010]进一步,活动涂油头组件还包括活动涂油头、活动涂油头支撑杆组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上料及涂油装置,通过工件夹爪及限位块等装置将工件固定在预设的标准位置上,通过固定及活动涂油头对工件上的密封杯口进行涂油;本装置特别适用于尺寸薄、面积大、重量大的薄板壳体工件上密封杯口的涂油,同时适用于工件的自动化物流转运。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上料及涂油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上料及涂油装置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上料及涂油装置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上料及涂油装置侧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涂油装置底框及限位块、涂油头局部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工件上料后局部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密封杯口标号为
10a);
[0019]图7为本技术活动涂油头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包括安装架台1、左右移载电缸2、涂油装置底框3、支撑限位块4、侧限位块气缸5、侧限位块6、工件夹爪7、固定涂油头8、活动涂油头组件9;
[0023]所述左右移载电缸2固定于安装架台1上,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安装于左右移载电缸2上,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10的工件夹爪7以及用于从下端支撑工件10的支撑限位块4;
[0024]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前侧设置有侧限位块气缸5及相应的侧限位块6;
[0025]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涂油头8,后侧设置有活动涂油头组件9;
[0026]操作员将密封杯口尺寸相同的同一系类不同外形尺寸的工件10依次上料到对应工件工位上,其中一个密封杯口10a插到固定涂油头8上,固定涂油头8为圆柱形,与密封杯口10a尺寸适配,支撑限位块4对工件10垂直方向限位,起到初步固定和定位作用,然后操作员按下控制系统启动按钮,前侧的侧限位块气缸5带动侧限位块6运动将工件10侧端面靠住并定位,同时后侧的活动涂油头组件9运动前进并适配不同工件10外形后完成前后方向压紧工件的动作,而后工件夹爪7将工件10左右夹紧,然后活动涂油头9a垂直向上伸出密封另一个密封杯口10a,至此两个杯口对应涂油头都密封到位,然后喷油电磁阀控制喷油完成工件10杯口涂油;
[0027]上述涂油工作完成后,利用左右移载电缸2将装有工件10的涂油装置底框3整体移动到下一工位,与下一工位完成工件10的转移后,再将涂油装置底框3返回初始人工上料工位,继续下一组工件上料及涂油工作。
[0028]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架台(1)、左右移载电缸(2)、涂油装置底框(3)、支撑限位块(4)、侧限位块气缸(5)、侧限位块(6)、工件夹爪(7)、固定涂油头(8)、活动涂油头组件(9);所述左右移载电缸(2)固定于安装架台(1)上,所述涂油装置底框(3)安装于左右移载电缸(2)上,涂油装置底框(3)中部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10)的工件夹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果蓝峰李健瞿骑龙艾仕义钟林黄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爱发科东方检测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