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25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结构、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的配件
,具体提供一种减震结构

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车辆驾乘舒适度的各方面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车内噪音作为影响驾乘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被关注

[0003]现有的车辆通常通过一些隔音

吸音设备来降低来自车辆外部环境的噪音,然而,车辆自身所配置的装置在运动时产生的噪音被忽视

[0004]例如,车辆上通常配置有一些活动的部件,这些部件通常会通过连接结构与车身进行连接,并需要通过相应的活动形式来完成部件的功能

以活动的部件为雨刮器为例,雨刮器在其工作状态期间是通过做往复摆动
(
在驱动电机等的驱动下
)
的方式来完成对玻璃的清洁工作的

在工作过程中,如驱动电机等产生的噪音将会从这些活动部件与车身的连接处传递到舱内空间,特别是在人耳较敏感的
1000

1500HZ
高频频段,这使得车辆的驾乘舒适度下降

[0005]基于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降噪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至少一定程度地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技术

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车辆外部装置在工作时将噪音传递至舱内空间而导致舱内空间的驾乘体检受到影响的的技术问题的减震结构

车用摆动清洁组件及车辆

[0007]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设置于基础部件和目标部件之间,其中,所述减震结构上具有连接孔并配置有连接结构,所述基础部件能够经由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安装至目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减薄部分,以便抑制所述基础部件在运动时产生的噪音经由所述减震结构向所述目标部件传播

[0008]可以看出,在本技术的减震结构中,通过在设置于基础部件和目标部件之间的减震结构上增设至少一个减薄部分,使得本技术的减震结构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减震结构而言具有较小的刚度,从而能够减少目标部件运动时产生的噪音向基础部件的传播

[0009]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减薄部分为通孔或者盲孔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薄部分的可能的结构形式

如与通孔相比,在对减震部分的强度有硬性要求的前提下,将减薄部分设置成盲孔能够兼顾保证强度和实现降噪两方面的需求

[0010]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孔的径向外侧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薄部分可能的位置

与其他位置相比,将通孔或者盲
孔设置于连接孔的径向外侧更便于制作

[0011]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包括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分布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通孔或者盲孔包括多个情况下的可能的分布方式

与其他分布方式相比,沿连接孔的周向分布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0012]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通孔或者盲孔沿连接孔的周向分布的情况下的一种更优的分布方式,与沿连接孔周向不均匀分布相比,沿连接孔周向均匀分布能够改善减震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

[0013]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的至少一部分为弧状结构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通孔或者盲孔的可能的构造形式,与完全使用线状结构相比,通孔或者盲孔的至少一部分为弧状结构能够改善通孔或者盲孔的覆盖率,进而提升降噪效果

[0014]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本体以及沿噪音的传播方向设置于本体上的两个减震垫,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所述减薄部分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震结构的可能的主体结构,以及在这种结构下减薄部分的可能的分布方式

与减薄部分设置在减震结构的其他部分相比,减薄部分设置在减震垫上能够改善降噪效果

[0015]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减震垫上均设置有所述减薄部分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薄部分的可能的分布方式,与仅在一个减震垫上设置减薄部分相比,两个减震垫上均设置减薄部分能够进一步改善降噪效果

[0016]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减震垫上的所述减薄部分的位置彼此对应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薄部分的可能的分布方式,与在两个减震垫上设置位置不对应的减薄部分相比,设置位置对应的减薄部分能够改善减震结构的应力分布

[0017]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减薄部分设置于所述减震垫对应于所述配合部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震结构的可能的主体结构以及该结构下的减薄部分可能的分布方式

与减薄部分设置在配合部以外的位置相比,减薄部分设置在减震垫对应于配合部的位置能够改善降噪效果

[0018]在上述减震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材质为邵氏硬度为
40

45HA
的橡胶材料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减震结构的可能的选材,与现有例中邵氏硬度为
60HA
的橡胶材料相比,采用邵氏硬度为
40

45HA
的橡胶材料能够进一步改善降噪效果

[0019]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其包括上述减震结构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减震结构

[0020]在上述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清洁组件包括雨刮电机总成,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于所述雨刮电机总成的电机与所述车辆的主体之间

[0021]在上述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雨刮电机总成为后雨刮电机总成

[0022]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减震结构的技术方案中任一
项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减震结构,或者,包括上述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车辆用摆动清洁组件

[0023]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减震结构,其设置于基础部件和目标部件之间,其中,所述减震结构上具有连接孔,所述基础部件能够经由所述连接安装至目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减薄部分,以便抑制所述基础部件在运动时产生的噪音经由所述减震结构向所述目标部件传播;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本体以及沿噪音的传播方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两个减震垫,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所述减薄部分;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减薄部分设置于所述减震垫对应于所述配合部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分为通孔或者盲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孔的径向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包括至少一个,其中,在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者所述盲孔的至少一部分为弧状结构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丹蒋超方梅李健康韩伟刘国猛欧阳昌虎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