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005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铁锈

泥沙

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而带有净化功能的净水机可对自来水起到良好的除杂质净化作用

净水机的净水系统通常包括预处理滤芯

精滤芯

后处理滤芯,其中预处理滤芯用于去除有机物

胶体

重金属以及泥沙颗粒等,精滤芯
(RO
滤芯
)
精度极高,例如反渗透膜滤芯,是净水系统的核心处理滤芯,后处理滤芯用于去除微量元素

调整
pH
和饮用口感等

[0003]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的活性炭成分能够有效去除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因此活性炭成分是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中的活性炭成分相对于其他滤芯寿命较短

导致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需要频繁更换

成本较高且还限制了整机额定净水量标称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处理滤芯和后处理滤芯需要频繁更换

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

后置滤芯

再生管路和管路切换结构,所述前置滤芯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前置滤芯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

前置滤芯出水口,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连接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所述后置滤芯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后置滤芯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

后置滤芯出水口,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连接,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连接取水口,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和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还通过排水管路连接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所述再生管路具有再生进水口

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

使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净水系统具有净水模式和热再生模式,所述净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所述排水阀关闭,所述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所述冲洗状态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排水阀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热水

[0006]有益效果:净水模式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

排水阀关闭,自来水经进水管路依次流经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实现对自来水净化,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冲洗状态时,管路切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

排水阀打开,热水经进水管路依次流进前置滤芯

经再生管路流入后置滤芯,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同时进行热冲洗,热水不仅有冲洗的效果,热水还可打破活性炭与污染吸附质之间的平衡,使污染物解析脱附,从而使炭净水单元恢复部分吸附能力

实现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再生,冲洗后的水通过排水管路排出

因此本申请的净水系统不仅能够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冲洗,还能够实现对前置滤芯和后置
滤芯的活性再生,从而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减少其更换频率

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净水系统额定净水量,经济效益优良

[000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精滤芯,所述精滤芯具有精滤芯进水口

纯水口和废水口,所述精滤芯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纯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打开,所述纯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关闭

[0008]有益效果:精滤芯能够在净水模式时对来自前置滤芯的自来水进行高精度净化,净化后再输入至后置滤芯中,提升净化水质,在热再生模式下,则可以通过关闭第一进水阀,避免热水进入精滤芯对精滤芯造成损坏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纯水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管路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开关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

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0010]有益效果:将管路切换结构设置成包括在再生管路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的第二开关阀,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的通断来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纯水口

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均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将所述纯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将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连通

[0012]有益效果:将管路切换结构设置换向阀的形式,通过换向阀的换向来连通纯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或者再生出水口和后置滤芯进水口,切换方便

结构设置简单

[00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热再生模式还包括浸泡状态,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水阀和所述排水阀均关闭

[0014]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活性再生的方式,即浸泡状态,利用进水管路流入的自来水,且自来水为热水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均进行热浸泡,从而也能实现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热再生,相较于冲洗状态,浸泡状态能够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进行长时再生,起到更为持久的热再生效果

[00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滤芯和
/
或所述后置滤芯的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获取所述浸泡状态时所述前置滤芯和
/
或所述后置滤芯的液位,来控制所述第二进水阀的启闭

[0016]有益效果:通过液位检测器来获取浸泡状态时前置滤芯和
/
或后置滤芯的液位,以在热水的添加量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第二进水阀,以确保浸泡时的热水液位符合要求,保证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活性再生效果

[0017]在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滤芯
(1)
,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前置滤芯
(1)
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
(11)、
前置滤芯出水口
(12)
,所述前置滤芯进水口
(11)
连接有与自来水进口连通的进水管路
(100)
;后置滤芯
(3)
,含有炭净水单元,所述后置滤芯
(3)
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后置滤芯出水口
(32)
,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
(12)
连接,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
(32)
连接取水口,所述后置滤芯出水口
(32)
和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
(12)
还通过排水管路
(4)
连接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路
(4)
上设有排水阀
(431)
;再生管路
(5)
,具有再生进水口

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路
(100)
连接,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相连;管路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
(12)
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通的第一状态

使所述再生出水口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净水系统具有净水模式和热再生模式;所述净水模式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所述排水阀
(431)
关闭;所述热再生模式包括冲洗状态,所述冲洗状态时,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排水阀
(431)
打开,对所述前置滤芯
(1)
和所述后置滤芯
(3)
进行冲洗,且冲洗的水为热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滤芯
(2)
,所述精滤芯
(2)
具有精滤芯进水口
(21)、
纯水口
(23)
和废水口
(22)
,所述精滤芯进水口
(21)
通过第一管路
(200)
与所述前置滤芯出水口
(12)
连接,所述第一管路
(200)
上设有第一进水阀
(201)
,所述纯水口
(23)
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
(201)
打开,所述纯水口
(23)
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阀
(201)
关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通过第二管路
(300)
与所述纯水口
(23)
连接,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管路
(5)
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
(300)
的第二开关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

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包括换向阀
(301)
,所述换向阀
(301)
与所述纯水口
(23)、
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均相连,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
(301)
将所述纯水口
(23)
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通,所述管路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
(301)
将所述再生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进水口
(31)
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可李友铃周曌张量侯桂林张明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