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67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尾水收集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
,具体而言,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逐步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网箱

网栏

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规模逐年扩大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的设施落后,现代化

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是经过改造但不能达到处置排放标准,导致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大部分直排水体环境,当大量含未消化饲料

排泄物以及抗生素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或超过水体承受能力时,将导致水体环境严重恶化,不仅对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3]现有的技术中,针对尾水设计了大量的尾水处理装置,尾水处理装置一般通过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净化处理,比如公开号为
CN111847793A
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尾水处理综合系统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综合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通过设置生化池

植物吸收池来实现对尾水的处理;其中生化池需要将处理的尾水收集到池子中,然后再通过自动加药系统将药剂加入到生化池中,从而实现对水质的调控

但是该技术方案并不能够根据水流量的大小调整药剂的投放量,容易造成药剂投放量不准确,造成净化效率低或药剂浪费的情况
。<br/>[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该尾水净化处理装置不需要建造生化池,在尾水流动过程中就能自动根据水流大小来添加净化剂,降低了建造成本并且提高了净化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尾水收集池

过滤机构

净化机构和消毒机构;所述尾水收集池

过滤机构

净化机构和消毒机构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水净化系统;所述尾水收集池的出液端与过滤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设有将其连接的循环管;所述过滤机构的出液端设有喷洒装置一,所述喷洒装置一的喷液端位于净化池的正上方处;所述净化池的出液端设有喷洒装置二,所述喷洒装置二的出液端位于消毒池的正上方位置;所述消毒池的出液端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消毒池的端部设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远离出液管的端部与尾水收集池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小于二分之一加料管宽度,且所述出液管与加料管的连接处位于加料管竖直中轴线的一侧;所述加料管上设有净水剂加注机构;所述净水剂加注机构包括净水剂加注箱

孔径调节机构

连接齿轮

转轴

扭簧和挡板;所述净水剂加注箱的出液端安装于加料管顶部并与加料管连通,所述孔径调节机构
安装于净水剂加注箱的出液端位置;所述连接齿轮与孔径调节机构啮合,所述连接齿轮的旋转中心处与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加料管且底部与加料管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接于转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加料管内侧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挡板的一端套接于转轴上的扭簧上,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加料管侧壁触接

[0007]进一步,所述孔径调节机构包括垫块

齿板

多组相互匹配的摆动装置;所述齿板的中心处开有与净水剂加注箱出液端连通的通孔,所述齿板的齿面位于净水剂加注箱尾部并与连接齿轮啮合,所述垫块与齿板的顶面触接,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节通孔开闭大小

[0008]进一步,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摆动杆和旋转挡板;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齿板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挡板铰接,所述旋转挡板的一端与垫块铰接;多个所述摆动装置的旋转挡板闭合后可将通孔关闭

[0009]进一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体

旋转筒体

滤水收集箱

驱动机构和废料收集箱;所述废料收集箱位于滤水收集箱内,所述滤水收集箱与过滤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体与滤水收集箱之间开有多个漏液孔;所述旋转筒体位于过滤箱体内,所述旋转筒体的顶部与过滤箱体顶部转动连接且与循环管连通;所述旋转筒体的侧壁嵌设过滤网;所述旋转筒体的底部出料端与废料收集箱转动连接,且出料端位置设有电磁阀二,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筒体转动;所述滤水收集箱的出液端与喷洒装置一的进液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

主动轮

从动轮和动力传输带;所述旋转电机嵌设于过滤箱体底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的旋转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固定套接在旋转筒体的出料端上;所述动力传输带同时套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0011]进一步,所述喷洒装置一包括进液管一

水泵和花洒一;所述进液管一的两端分别与滤水收集箱以及花洒一连接,所述水泵安装于进液管一上,所述花洒一位于净化机构的正上方位置

[0012]进一步,所述喷洒装置二包括进液管二和花洒二;所述进液管二的两端分别与净化机构的出液端以及花洒二连接;所述花洒二位于消毒机构的正上方处

[0013]进一步,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净化池

砾石层

粗砂层和生物过滤层;所述砾石层

粗砂层和生物过滤层沿净化池高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14]进一步,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活性炭层和生态碳纤维填料层;所述活性炭层和生态碳纤维填料层沿消毒池高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15]进一步,所述尾水收集池内设有水质传感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将出液管与加料管连接处设置在加料管竖直中轴线的一侧,将挡板倾斜设置在正对出液管的位置,同时与转轴连接的连接齿轮与齿板啮合,这样在过滤液进入加料管时,冲击挡板使得挡板转动,再通过连接齿轮带动齿板转动,从而旋转挡板将通孔打开,释放净水剂;达到针对液体流速大小自动调节释放净水剂流量的效果;
2、
在转轴上套接扭簧,同时扭簧的两端与加料管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这样当没有净化水经过时,扭簧会带动连接齿轮反向转动,使得旋转挡板将通孔闭合,停止净水剂的加注;
3、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净化剂加注箱,并且通过连接齿轮和孔径调节机构来实现根据净化水流量来自动控制净化剂的加注量,能够在避免药剂浪费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净化处
理效率;
4、
通过在净化池和消毒池的正上方位置设置花洒一和花洒二,这样可以使过滤水均匀洒在净化池和消毒池内,达到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尾水收集池
(1)、
过滤机构

净化机构和消毒机构;所述尾水收集池
(1)、
过滤机构

净化机构和消毒机构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收集池
(1)
的出液端与过滤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设有将其连接的循环管
(13)
;所述过滤机构的出液端设有喷洒装置一,所述喷洒装置一的喷液端位于净化池
(8)
的正上方处;所述净化池
(8)
的出液端设有喷洒装置二,所述喷洒装置二的出液端位于消毒池
(9)
的正上方位置;所述消毒池
(9)
的出液端设有出液管
(4)
,所述出液管
(4)
远离消毒池
(9)
的端部设有加料管
(3)
;所述加料管
(3)
远离出液管
(4)
的端部与尾水收集池
(1)
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出液管
(4)
的直径小于二分之一加料管
(3)
宽度,且所述出液管
(4)
与加料管
(3)
的连接处位于加料管
(3)
竖直中轴线的一侧;所述加料管
(3)
上设有净水剂加注机构;所述净水剂加注机构包括净水剂加注箱
(2)、
孔径调节机构

连接齿轮(
24


转轴
(22)、
扭簧
(25)
和挡板
(23)
;所述净水剂加注箱
(2)
的出液端安装于加料管
(3)
顶部并与加料管
(3)
连通,所述孔径调节机构安装于净水剂加注箱
(2)
的出液端位置;所述连接齿轮(
24
)与孔径调节机构啮合,所述连接齿轮(
24
)的旋转中心处与转轴
(22)
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
(22)
贯穿加料管
(3)
且底部与加料管
(3)
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扭簧
(25)
套接于转轴
(22)
上且两端分别与加料管
(3)
内侧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挡板
(23)
的一端套接于转轴
(22)
上的扭簧
(25)
上,所述挡板
(23)
的另一端与加料管
(3)
侧壁触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调节机构包括垫块
(29)、
齿板
(20)、
多组相互匹配的摆动装置;所述齿板
(20)
的中心处开有与净水剂加注箱
(2)
出液端连通的通孔
(26)
,所述齿板
(20)
的齿面位于净水剂加注箱
(2)
尾部并与连接齿轮(
24
)啮合,所述垫块
(29)
与齿板
(20)
的顶面触接,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节通孔
(26)
开闭大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摆动杆
(28)
和旋转挡板
(27)
;所述摆动杆
(28)
的一端与齿板
(20)
铰接,所述摆动杆
(28)
的另一端与旋转挡板
(27)
铰接,所述旋转挡板
(27)
的一端与垫块
(29)
铰接;多个所述摆动装置的旋转挡板
(27)
闭合后可将通孔
(26)
关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松张宁孙琳吕廷晋李丁军宗永睿赵长春曹海丽陈丙见赵日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