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65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二弯管将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吸收,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一弯管进行排出,液体移动至第一弯管的内部,进入与第一弯管连接的散热器内部进行冷却,液体将散热器内部的热能带走,通过设置的第三弯管回流到储液箱的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液体降落,带来的冲击力对弧形扇进行冲击,使弧形扇进行转动,弧形扇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连接壳进行转动,连接壳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使液体可以加快冷却的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但冷却系统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汽车中的发动机在适当的高温状态下运行状况最好

如果发动机变冷,就会加快组件的磨损,从而使发动机效率降低并且排放出更多污染物

因此,冷却系统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使其保持恒温,通常采用的技术有液冷与风冷,其中液冷是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
。 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 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

[0003]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冷却时,因为长时间的运转,导致装置中液体经过散热器后,携带的热量对冷却液造成了同化,使得越到后面冷却效果变得越发不明显,使的装置不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导致经常需要更换冷却液,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底板靠近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器,水泵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弯管,第一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在散热器的一侧顶端,水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弯管,还包括,升降清理机构,升降清理机构包括连通在第二弯管远离水泵一端的储液箱,储液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刮板,刮板远离储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散热转动机构,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二弯管将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吸收,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一弯管进行排出,液体移动至第一弯管的内部,进入与第一弯管连接的散热器内部进行冷却,液体将散热器内部的热能带走,通过设置的第三弯管回流到储液箱的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散热转动机构包括连通在散热器靠近第一弯管一侧顶端的第三弯管,第三弯管的一端贯穿储液箱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储液箱的内壁顶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环,卡环的内壁中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组件

[0006]进一步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卡槽内壁底部的套环,液体降落,带来的冲击力对弧形扇进行冲击,使弧形扇进行转动,弧形扇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连接壳进行转动,连接壳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使液体可以加快冷却的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顶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弧形扇,弧形扇的外壁呈倾斜设置

[0007]进一步地,转动杆靠近弧形扇的外壁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壳,连接壳
远离转动杆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绳,弹绳远离连接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外壁

[0008]进一步地,弹绳的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海绵球,储液箱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排料组件,当连接壳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壳带动弹绳在其内部进行摇晃,弹绳带动海绵球进行晃动,这个过程可以减弱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上方的液体继续下落,通过设置的弧形斗进入到下水桶的内部,因为散热套的设置与螺旋状的轨迹移动,使液体的冷却时间得到增强,同时散热套对液体携带的热量进行了吸收,最后与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了混合,增强了装置的工作寿命,使装置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得到加强,排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液箱内壁底部中心处的出液壳

[0009]进一步地,出液壳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小孔,出液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水阀,水阀的一端与小孔的一端连通设置

[0010]进一步地,转动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远离刮板一侧两端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力囊,浮力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环

[0011]进一步地,圆环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放气管,放气管的底部与浮力囊的顶部连通设置,出液壳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储液箱内部的液体一直在上下浮动,液体带动浮力囊进行上下移动,浮力囊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带动刮板进行上下移动,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与储液箱的内壁进行接触,从而对内壁上存在的水垢进行清理,使装置能够更好地运行,当液体呈不规则进行摇晃时,带动浮力囊进行不规则移动,这时,连接杆与连接板能够对浮力囊进行挤压,内部的气流通过放气管排出到储液箱的内部,使储液箱内部的热流与浮力囊内部的冷流进行了气流交换,增强了装置的冷却效果

[0012]进一步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液壳顶部的下水桶,下水桶的内壁呈螺旋槽设置,下水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套

[0013]进一步地,散热套整体呈螺旋状设置,下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斗,弧形斗的顶部呈弧形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二弯管将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吸收,水泵通过设置的第一弯管进行排出,液体移动至第一弯管的内部,进入与第一弯管连接的散热器内部进行冷却,液体将散热器内部的热能带走,通过设置的第三弯管回流到储液箱的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液体降落,带来的冲击力对弧形扇进行冲击,使弧形扇进行转动,弧形扇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连接壳进行转动,连接壳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使液体可以加快冷却的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0015](2)本专利技术,当连接壳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壳带动弹绳在其内部进行摇晃,弹绳带动海绵球进行晃动,这个过程可以减弱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上方的液体继续下落,通过设置的弧形斗进入到下水桶的内部,因为散热套的设置与螺旋状的轨迹移动,使液体的冷却时间得到增强,同时散热套对液体携带的热量进行了吸收,最后与储液箱内部的液体进行了混合,增强了装置的工作寿命,使装置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得到加强

[0016](3)本专利技术,随着工作的过程,储液箱内部的液体一直在上下浮动,液体带动浮力
囊进行上下移动,浮力囊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带动刮板进行上下移动,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与储液箱的内壁进行接触,从而对内壁上存在的水垢进行清理,使装置能够更好地运行,当液体呈不规则进行摇晃时,带动浮力囊进行不规则移动,这时,连接杆与连接板能够对浮力囊进行挤压,内部的气流通过放气管排出到储液箱的内部,使储液箱内部的热流与浮力囊内部的冷流进行了气流交换,增强了装置的冷却效果

[001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底板(1)靠近支撑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器(3),所述水泵(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弯管(5),所述第一弯管(5)远离水泵(4)的一端连通在散热器(3)的一侧顶端,所述水泵(4)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弯管(6),还包括;升降清理机构(8),所述升降清理机构(8)包括连通在第二弯管(6)远离水泵(4)一端的储液箱(
81
),所述储液箱(
81
)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刮板(
82
),所述刮板(
82
)远离储液箱(
8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83
),所述连接板(
83
)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
84
);散热转动机构(7),所述散热转动机构(7)包括连通在散热器(3)靠近第一弯管(5)一侧顶端的第三弯管(
71
),所述第三弯管(
71
)的一端贯穿储液箱(
81
)并延伸至储液箱(
81
)的内部,所述储液箱(
81
)的内壁顶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环(
72
),所述卡环(
72
)的内壁中端开设有卡槽(
73
),所述卡槽(
73
)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组件(
7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
74
)包括转动连接在卡槽(
73
)内壁底部的套环(
741
),所述套环(
741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742
),所述转动杆(
742
)的外壁顶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弧形扇(
743
),所述弧形扇(
743
)的外壁呈倾斜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
742
)靠近弧形扇(
743
)的外壁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壳(
744
),所述连接壳(
744
)远离转动杆(
742
)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绳(
745
),所述弹绳(
745
)远离连接壳(
744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
742
)的外壁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华陈凯陆凯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多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