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53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及方法,属于建筑桩基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基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众多沿海

滨江城市都分布有大范围的深厚软弱土地层,由于软弱土具有压缩性大,固结慢,强度低等特性,往往采用桩基础作为这些城市地面建筑的主要基础类型

众多研究表明地震工程中软弱土容易发生地震液化且会对地震波产生强烈的放大效应,从而容易导致建于其中的桩基础发生了弯折破坏

可见,提升软弱土地基中桩基的抗震性能尤为关键

[0003]鉴于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为了减少或避免地震所致软弱土中建筑桩基的地震损伤,有必要对其采用一定的减震

隔震措施

常规的减隔震措施主要是通过施加隔震支座来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隔震支座是在结构的关键位置安装隔震层或阻尼器,通过地震过程中隔震支座的能量耗散来达到降低结构动力响应幅值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多个布置于所述软弱土地基
(4)
中的浅层保护桩
(1)
,多个所述浅层保护桩
(1)
布置于建筑桩基
(2)
和承台
(3)
的外围和
/
或布置于承台
(3)
下方的建筑桩基
(2)
之间,所述承台
(3)
布置于所述建筑桩基
(2)
桩顶并与之刚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保护桩
(1)
布置于承台
(3)
下方的建筑桩基
(2)
之间时,所述浅层保护桩
(1)
与所述承台
(3)
之间不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保护桩
(1)
的桩长不小于所述建筑桩基
(2)
桩径的3倍,不大于所述建筑桩基
(2)
桩径的6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保护桩
(1)
与所述建筑桩基
(2)
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所述建筑桩基
(2)
桩径的1~4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软弱土地基中建筑桩基抗震性能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保护桩
(1)
桩周土体的强度较低或者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风险时,所述浅层保护桩
(1)
的桩长不小于所述建筑桩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郑育恒沈健豪许标张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