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48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


技术介绍

[0002]特定型号的大型车辆动力舱防火墙
V
型导轨由两个小
V
型构件相贴合连接而成,该小
V
型构件两侧壁,即焊接面夹角小

深度大,采用常规点焊电极,由于其可达性差,无法实现焊接;另外,其中一个小
V
型构件开口方向两端存在曲面结构,这对点焊操作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焊接时需要一种具有一定刚性

可达性的特殊电极

如何将小
V
型构件电阻点焊过程顺利地进行是保证小
V
型构件焊接接头质量和稳定性的首要技术问题

[0003]基于对小
V
型构件点焊加工操作不方便和难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用于小
V
型焊件进行点焊,便于小
V
型焊件焊接过程的进行,同时提高小
V
型焊件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包括滑座<br/>、
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滑座内,所述滑座内设置有中间贯通孔,所述滑座内在所述中间贯通孔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贯通槽,所述中间贯通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上电极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套内;当所述连接套沿所述中间贯通孔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上电极移动,使所述上电极能够满足不同焊点位置的焊接需要;每个所述贯通槽内还分别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上连接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最低端为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所述上电极配合作业;所述滑座另一侧上端连接有上电极握杆,所述上电极握杆安装在上电极座上;所述下电极的焊接端为楔形结构,所述下电极焊接端的根部为圆弧面过渡,从而能与小
V
型结构件的侧壁焊接面贴合;所述下电极下端连接有下电极握杆,所述下电极握杆安装在下电极座上,通过所述下电极握杆能使所述下电极的楔形结构上表面保持水平,使所述下电极上表面与所述上电极垂直,保证小
V
型结构件侧壁焊接面在焊接时与压力方向垂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中间贯通孔内长轴两侧分别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贯通槽连通,所述连接套外侧对称的固定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贯通槽内,所述压紧板固定在所述滑块的延伸端上,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的配合作用下完成所述连接套在所述中间贯通孔内的横向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贯通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内侧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的外侧中段处,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外侧端固定有调节盘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套内两短轴侧靠近底端处分别安装弧形簧片,所述弧形簧片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弧形簧片的顶端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杆

压紧轮

转动轴套

套杆

外螺纹杆

内螺纹筒和连接杆,所述压紧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压紧板的侧面靠近底端处,所述压紧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轮,所述压紧板的侧面靠近顶端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套,所述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套内,所述套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内螺纹筒内,所述内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压紧杆的侧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压紧轮的外周上开设有防滑纹,且所述压紧轮的外侧涂有耐高温涂料,所述套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滑座的顶端,且在所述套杆的延伸端固定有调节旋钮,两个所述压紧机构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上电极紧固的预紧组件,所述预紧组件包括六角螺钉

弹簧垫圈和拉板,所述上电极顶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六角螺钉配合使用的螺纹盲孔,所述六角螺钉贯穿弹簧垫圈和所述拉板,所述拉板的长度与所述滑座的宽度相同,所述拉板抵在所述滑座的中间贯通孔上方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座和所述下电极内均设置1:
10
锥度的握杆连接槽,所述上电极握杆的底端和所述下电极握杆的顶端分别卡接在相应的所述握杆连接槽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上电极的材料导电率及导热系数优于所述下电极的材料导电率及导热系数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上电极握杆和所述下电极握杆的外接端均为长锥端,且所述上电极握杆的长锥端插入所述上电极座内,所述下电极握杆的长锥端插入所述下电极座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调整上电极的位置适应不同的焊点位置需要,而且在滑座内还设置有压紧机构,压紧在小
V
型结构件焊点的外侧区域,从而能提高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出现小
V
型结构件焊接点发生相对滑移的现象,然后配合上电极进行小
V
型结构件点焊操作,能完成不同场景下的小
V
型结构件的点焊焊接作业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下电极楔形结构上表面保持水平,使下电极上表面与上电极垂直,可保证小
V
型结构件侧壁焊接面在焊接时与压力方向垂直,可有效避免上电极滑移,提高了焊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中
A
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滑座结构横剖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压紧机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
上电极;
11

上电极握杆;2‑
滑座;
21

连接套;
22

滑槽;
23

滑块;
24

弧形簧片;
25

中间贯通孔;
26

螺纹筒;
2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座(2)

上电极(1)和下电极(7);所述上电极(1)安装在滑座(2)内,所述滑座(2)内设置有中间贯通孔(
25
),所述滑座(2)内在所述中间贯通孔(
25
)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贯通槽(
29
),所述中间贯通孔(
25
)内活动连接有连接套(
21
),所述上电极(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套(
21
)内;当所述连接套(
21
)沿所述中间贯通孔(
25
)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上电极(1)移动,使所述上电极(1)能够满足不同焊点位置的焊接需要;每个所述贯通槽(
29
)内还分别设置有压紧板(4),所述压紧板(4)上连接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最低端为压紧轮(
42
),所述压紧轮(
42
)与所述上电极(1)配合作业;所述滑座(2)另一侧上端连接有上电极握杆(
11
),所述上电极握杆(
11
)安装在上电极座上;所述下电极(7)的焊接端为楔形结构,所述下电极(7)焊接端的根部为圆弧面过渡,从而能与小
V
型结构件(9)的侧壁焊接面贴合;所述下电极(7)下端连接有下电极握杆(8),所述下电极握杆(8)安装在下电极座上,通过所述下电极握杆(8)能使所述下电极(7)的楔形结构上表面保持水平,使所述下电极(7)上表面与所述上电极(1)垂直,保证小
V
型结构件(9)侧壁焊接面在焊接时与压力方向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贯通孔(
25
)内长轴两侧分别开设有横向的滑槽(
22
),所述滑槽(
22
)与所述贯通槽(
29
)连通,所述连接套(
21
)外侧对称的固定有四个滑块(
23
),所述滑块(
23
)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槽(
22
)内,所述滑块(
23
)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贯通槽(
29
)内,所述压紧板(4)固定在所述滑块(
23
)的延伸端上,在所述滑块(
23
)和所述滑槽(
22
)的配合作用下完成所述连接套(
21
)在所述中间贯通孔(
25
)内的横向滑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靠近所述连接套(
21
)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贯通的螺纹筒(
26
),所述螺纹筒(
26
)内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
27
),所述螺纹调节杆(
27
)的内侧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
21
)的外侧中段处,所述螺纹调节杆(
27
)的外侧端固定有调节盘(
2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
V
型结构件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
21
)内两短轴侧靠近底端处分别安装弧形簧片(
24
),所述弧形簧片(
24
)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套(
21
)内,所述弧形簧片(
24
)的顶端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
21
)内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黎鹏曾庆宏胡德安易润华徐康徐相波盛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