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45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拱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拱桥施工
,特别涉及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中,通常包括拱座基坑开挖及边坡防护

拱座基础施工

交界墩施工

扣塔施工

钢拱圈安装

拱脚砼浇筑

拆除扣索及扣塔

引桥
T
梁架设

拱上立柱安装

组合梁架设

桥面板及湿接缝浇筑和附属工程施工等步骤

[0003]其中,钢拱圈安装时,需要使用缆索吊机吊装拱肋进行拼装

由于在施工现场通常在河谷峡谷地貌,天气环境恶劣,拼装过程中受风力影响大,如何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保证钢拱圈安装的施工安全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能够实时监测钢拱圈安装的施工过程,保证施工安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007]S1、
将拱肋在拼装场拼装成拱肋桁片,在拱肋桁片上安装数据采集模块;
[0008]S2、
将拱肋桁片依次移动到缆索吊机起吊范围;
[0009]S3、
实时采集环境风速,判断当前风速是否小于风速阈值,若小于风速阈值,根据当前风速设定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
[0010]S4、
通过缆索吊机将拱肋桁片翻转
90
°
,从交界墩正面起吊,起吊后翻越交界墩;
[0011]S5、
按照设定的速度向安装位置移动拱肋桁片;
[0012]S6、
从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吊装拱肋桁片晃动的加速度,判断加速度是否在预设区间内,若在,保持当前移动速度;
[0013]S7、
吊装拱肋桁片就位;
[0014]S8、
重复步骤
S4

S7
,采用扣索

背索斜拉锚固定位的施工方法,左右分幅安装,两岸对称悬拼拱肋桁片;
[0015]S9、
按设计规定合龙温度,安装合龙段拱肋桁片,完成钢拱圈合龙

[0016]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方案中,通过实时采集环境风速,从而判断当前的风速是否符合施工,在符合施工条件时,可以根据当前的风速保守确定一个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

在后续的吊装过程中,通过安装在拱肋桁片上的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晃动的加速度,从而可以判断拱肋桁片吊装过程中的晃动幅度,保证拱肋桁片的吊装安全

[0018]综上,本方案能够对每一段拱肋桁片的吊装过程进行监测,从而保证钢拱圈安装的施工安全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
S6
中,当加速度小于预设区间时,提高当前移动速度;
[0020]当加速度大于预设区间时,判断当前的风速是否小于风速阈值;若小于风速阈值,降低移动速度的值;若风速大于或等于风速阈值,将移动速度降为
0。
[0021]本优选方案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移动速度的动态调整,实现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的平衡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
S8
中,将上一次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作为本次吊装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

[0023]实现移动速度的自动优化调整,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24]进一步,还包括步骤
S0
,建立钢桁拱桥的
BIM
完整模型,以及待拼装拱肋桁片的
BIM
实景模型;
[0025]步骤
S5
中,还实时采集吊装中拱肋桁片的空间位置,基于吊装中拱肋桁片的空间位置同步更新
BIM
实景模型中的拱肋桁片位置

[0026]通过同步更新的
BIM
实景模型,可以实时监控当前的施工进度

通过
BIM
完整模型,可以了解拱肋桁片安装完成后的状态

[0027]进一步,所述步骤
S0
中,对
BIM
完整模型中的拱肋桁片进行虚拟编号,根据拱肋桁片的所在位置分配数据采集模块和中继端;
[0028]步骤
S1
中,完成拱肋桁片拼装后,基于拱肋桁片的实际安装位置对拱肋桁片进行实际编号,使实际编号与虚拟编号一致;基于实际编号安装对应的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中继端;在拼装场一侧设置网关;
[0029]步骤
S6


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加速度发送至中继端,由中继端回传至网关

[0030]通过设置中继端,可以进行信号的放大,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

[0031]进一步,所述步骤
S1
中,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采集单元,微处理单元和
LoRa
通信单元,加速度采集单元和
LoRa
通信单元与微处理单元电连接

[0032]LoRa
通信单元功耗低,能够在桥梁建设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工作

[0033]进一步,所述步骤
S7


吊装拱肋桁片就位,挂扣

背索,测量确认拱肋高程和轴线至满足预设条件,锚固扣

背索

[0034]进一步,所述步骤
S3
中,还根据环境风速确定
LoRa
通信单元的回传频率,其中,风速越大,回传频率越高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实施例一拱肋合龙前的示意图;
[0036]图2为实施例一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系统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实施例一
[0039]本实施例的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S0、
建立钢桁拱桥的
BIM
完整模型,以及待拼装拱肋桁片的
BIM
实景模型;对
BIM
完整模型中的拱肋桁片进行虚拟编号,根据拱肋桁片的所在位置分配数据采集模块和中继端,本实施例中,中继端的数量至少为2个;
[0041]S1、
将拱肋在拼装场拼装成拱肋桁片,即吊装节段,本实施例中,单幅拱肋桁片包括
11
个对称节段
(

2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S1、
将拱肋在拼装场拼装成拱肋桁片,在拱肋桁片上安装数据采集模块;
S2、
将拱肋桁片依次移动到缆索吊机起吊范围;
S3、
实时采集环境风速,判断当前风速是否小于风速阈值,若小于风速阈值,根据当前风速设定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
S4、
通过缆索吊机将拱肋桁片翻转
90
°
,从交界墩正面起吊,起吊后翻越交界墩;
S5、
按照设定的速度向安装位置移动拱肋桁片;
S6、
从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吊装拱肋桁片晃动的加速度,判断加速度是否在预设区间内,若在,保持当前移动速度;
S7、
吊装拱肋桁片就位;
S8、
重复步骤
S4

S7
,采用扣索

背索斜拉锚固定位的施工方法,左右分幅安装,两岸对称悬拼拱肋桁片;
S9、
按设计规定合龙温度,安装合龙段拱肋桁片,完成钢拱圈合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6
中,当加速度小于预设区间时,提高当前移动速度;当加速度大于预设区间时,判断当前的风速是否小于风速阈值;若小于风速阈值,降低移动速度的值;若风速大于或等于风速阈值,将移动速度降为
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8
中,将上一次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作为本次吊装拱肋桁片的移动速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0
,建立钢桁拱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位勇朱张毅黄忠邓浩宇黎勇马文荣徐鑫徐春明王聪赵代强田德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