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潇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98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包括外护套和内护套,内护套中围绕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缆套,每个缆套中均设有多个缆芯,并且缆套中还设有将缆芯包裹在其中的第一填充层,内护套的中心同轴设有一个抗牵引绳,抗牵引绳上围绕设有第一缓冲机构,多个缆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机构,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有第三缓冲机构,当外护套受到冲压时,外护套依次通过第三缓冲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抗压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冲抗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具有容量大

重量轻

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光纤技术在舰船上的应用将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比重逐渐上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因此,我国对于舰船用光缆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舰船内部空间狭窄,环境比较复杂,对光缆的耐压

耐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现有技术光缆采用加厚的铠装层进行防冲击,由于船用光缆架设线路较长,此类光缆自身重量大,自身柔性降低,造成铺设难度较大

[0003]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
CN202211225646.0
一种抗弯折抗冲击的舰船用光缆,包括光缆线芯,多个光缆线芯等角度排布且外侧包覆有内护套,内护套与光缆线芯内填充有填充层,多个内护套等角度排布且外侧包覆有外护套;外护套内等距均分设有若干套接组件,套接组件包括与内护套一一相匹配的套接环,套接环套接在内护套的外壁,若干套接环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滑块,外护套的内侧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若干套接环相对的一侧设有张紧槽,张紧槽内固定有压缩气囊;相邻的套接组件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若干等距排布的柔性片,柔性片上设有若干等距均分的贯穿槽,若干柔性片的贯穿槽内贯穿固定有与其相匹配的膨胀气囊,膨胀气囊与压缩气囊连通设置

[0004]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通过膨胀后的膨胀气囊与缓冲组件的柔性片十字交错形成格栅状结构,进而提升了缓冲组件的结构强度,能为内护套提供强支撑力,然而该专利通过气囊进行抗压过程中,容易使得气囊受压损坏,从而失去保护缓冲能力,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通过设置多重缓冲结构对缆芯进行抗冲抗压防护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冲抗压电缆,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缓冲机构

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一缓冲机构依次从外到内对缆芯的抗压效果,避免了缆芯受到损坏,实现了对缆芯的多重保护,提高了抗冲抗压效果,保证了电缆的质量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包括外护套和内护套,内护套同轴设置在外护套中,内护套中围绕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缆套,每个缆套中均设有多个缆芯,并且缆套中还设有将缆芯包裹在其中的第一填充层,内护套的中心且位于多个缆套之间还同轴设有一个抗牵引绳,抗牵引绳上围绕设有第一缓冲机构,多个缆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均位于内护套中,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有第三缓冲机构,当外护套受到冲压时,外护套依次通过第三缓冲机构

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一缓冲机构处于抗冲抗压状态

[0008]优选的,第一缓冲机构设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套设在抗牵引绳上,外套管同
轴套设在内套管上,外套管的内径大于内套管的外径,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多个偏转条,多个偏转条围绕内套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偏转条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管和外套管连接,每个偏转条的表面均与内套管的外表面相切,并且每个偏转条均为弹性结构

[0009]优选的,第二缓冲机构设有弹力带,弹力带围绕多个缆套设置,弹力带从缆套的内侧绕出并从两个相邻的缆套之间绕过,弹力带呈闭环结构,每两个相邻缆套的外侧之间均设有一个柔性杆,柔性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缆套的轴线方向,弹力带从两个相邻的缆套之间绕过的部分从柔性杆的外侧绕出,当内护套受到挤压时,弹力带对缆套处于弹性支撑的状态

[0010]优选的,第二缓冲机构还设有柔性片,每个缆套与内护套之间沿着其轴线方向均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柔性片,内护套的内表面贴合有供柔性片外侧连接的外包条,缆套的表面贴合有供柔性片内侧连接的内包条,当内护套受到挤压时,柔性片处于对内护套柔性支撑的状态

[0011]优选的,柔性片呈弯曲结构,当柔性片受到内护套的挤压变形后,柔性边处于逐渐内弯状态

[0012]优选的,外套管的外侧设有对所有柔性杆起到支撑效果的内侧支撑层,内侧支撑层位于弹力带中且与弹力带的内腔契合,内护套中设有对每个柔性杆起到包夹定位效果的外侧支撑层,外侧支撑层位于每两组相邻的柔性片之间且位于弹力带的外侧

[0013]优选的,偏转条具有第一节点

第二节点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节点与内套管的外表面连接,第二节点与外套管的内表面连接,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开设有供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的卡口,连接部呈柔性结构

[0014]优选的,第三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具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杆围绕外护套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第一支撑杆靠近于外护套的内表面,多个第一支撑杆之间围绕有第一环绕条,第一环绕条呈闭环结构,第一环绕条从第一支撑杆的外侧绕出且与外护套的内表面贴合,内护套的外侧沿着其圆周方向还均匀围绕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每个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之间,第二支撑杆靠近于内护套的外表面,第一环绕条从第二支撑杆的内侧绕出且与内护套的外表面贴合,第一环绕条整体呈环形波浪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柔性结构

[0015]优选的,多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围绕设有第二环绕条,第二环绕条分别绕过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第一环绕条具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环绕条沿着外护套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分布,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环绕条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环绕条

[0016]优选的,内护套与第二环绕条之间设有第二填充层,外护套与第一环绕条之间设有第三填充层

[0017]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
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缓冲机构

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一缓冲机构依次从外到内对缆芯起到抗压的效果,避免了缆芯受到损坏,实现了对缆芯的多重保护,提高了抗冲抗压效果,保证了电缆的质量

[0019]2.
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偏转条的设置,使得外套管所受缆套的压力得到缓冲,并在压力消失后,偏转条和外套管一同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使得缆套回位,避免了缆套因受压在内护套中偏移的情况,实现了对缆芯的保护,提高了缓冲效果,避免了缆芯
在内护套中出现偏移的情况

[0020]3.
本专利技术通过弹力带对缆套的围绕,使得缆套受压后,弹力带对缆套具有缓冲效果,并且在压力消失后还具有回拉效果,实现了对缆套的缓冲,保护了缆芯不受损伤,保持了缆套在内护套中原始的位置,从而保证了电缆的质量

[0021]4.
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环绕条环绕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方式,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受到弹力支撑的效果,从而缓冲外护套所受的压力,实现了对内部缆芯的抗冲抗压保护,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包括外护套
(1)
和内护套
(2)
,内护套
(2)
同轴设置在外护套
(1)
中,内护套
(2)
中围绕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缆套
(3)
,每个缆套
(3)
中均设有多个缆芯
(31)
,并且缆套
(3)
中还设有将缆芯
(31)
包裹在其中的第一填充层
(32)
,内护套
(2)
的中心且位于多个缆套
(3)
之间还同轴设有一个抗牵引绳
(4)
,其特征在于,抗牵引绳
(4)
上围绕设有第一缓冲机构
(5)
,多个缆套
(3)
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机构
(6)
,第一缓冲机构
(5)
和第二缓冲机构
(6)
均位于内护套
(2)
中,内护套
(2)
和外护套
(1)
之间设有第三缓冲机构
(7)
,当外护套
(1)
受到冲压时,外护套
(1)
依次通过第三缓冲机构
(7)、
第二缓冲机构
(6)
和第一缓冲机构
(5)
处于抗冲抗压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机构
(5)
设有内套管
(51)
和外套管
(52)
,内套管
(51)
套设在抗牵引绳
(4)
上,外套管
(52)
同轴套设在内套管
(51)
上,外套管
(52)
的内径大于内套管
(51)
的外径,外套管
(52)
与内套管
(51)
之间设有多个偏转条
(53)
,多个偏转条
(53)
围绕内套管
(51)
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偏转条
(53)
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管
(51)、
外套管
(52)
连接,每个偏转条
(53)
的表面均与内套管
(51)
的外表面相切,并且每个偏转条
(53)
均为弹性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机构
(6)
设有弹力带
(61)
,弹力带
(61)
围绕多个缆套
(3)
设置,弹力带
(61)
从缆套
(3)
的内侧绕出并从两个相邻的缆套
(3)
之间绕过,弹力带
(61)
呈闭环结构,每两个相邻缆套
(3)
的外侧之间均设有一个柔性杆
(62)
,柔性杆
(62)
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缆套
(3)
的轴线方向,弹力带
(61)
从两个相邻的缆套
(3)
之间绕过的部分从柔性杆
(62)
的外侧绕出,当内护套
(2)
受到挤压时,弹力带
(61)
对缆套
(3)
处于弹性支撑的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冲抗压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机构
(6)
还设有柔性片
(63)
,每个缆套
(3)
与内护套
(2)
之间沿着其轴线方向均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柔性片
(63)
,内护套
(2)
的内表面贴合有供柔性片
(63)
外侧连接的外包条
(631)
,缆套
(3)
的表面贴合有供柔性片
(63)
内侧连接的内包条
(632)
,当内护套
(2)
受到挤压时,柔性片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潇
申请(专利权)人:梁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