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髓胶质瘤细胞及其培养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脊髓胶质瘤细胞及其培养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备受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是由于肿瘤中极少量的肿瘤干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只有消灭这一小群肿瘤干细胞,才能更好地治愈癌症
。
因此,了解干细胞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化增殖情况,对于肿瘤的早期检测
、
治疗和诊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但是,目前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占比极低,要找出这群特异的肿瘤干细胞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治疗更是难上加难
。
[0003]H3K27M
突变在脊髓胶质瘤中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独特性表达,目前已经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一个新的类型
。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具有细胞株特性的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对于脊髓胶质瘤的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一种分离的脊髓胶质瘤细胞及其培养方法,以进行脊髓胶质瘤的药物筛选
。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脊髓胶质瘤细胞,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为永生化的细胞株,且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3029。
[0006]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为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能够通过贴壁培养获得
。 >[0007]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第一方面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含有5‑
20
体积%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进行贴壁培养,进行酶解消化后重悬,得到单细胞悬液
。
[0009]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贴壁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时间为5‑
10
天,培养温度为
35
‑
40℃。
[0010]根据本公开,其中,接种于含有5‑
20
体积%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的细胞密度为1×
104~5×
104个
/mL。
[0011]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在筛选治疗脊髓胶质瘤药物中的用途
。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脊髓胶质瘤细胞及其培养方法,该脊髓胶质瘤细胞具有细胞株特性,且为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并且可以高表达星形角质细胞标记物
GFAP
,且
ki
‑
67
的染色比例大于
10
%,可以用于体外研究
H3K27M
脊髓胶质瘤的生物学功能和对药物治疗的响应等
。
[00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
[0014]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0015]本公开涉及到的生物保藏信息包括:分类命名为:人源细胞;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
2021
‑
09
‑
17
;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3029。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
。
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公开培养的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图
。
[0018]图2是对比例1的脑胶质瘤
n33
细胞的形态图
。
[0019]图3是本公开培养的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测试图
。
[0020]图4是本公开培养的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在小鼠脊柱内成瘤效果图
。
[0021]图5是本公开培养的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在不同浓度
TMZ
下的响应情况
。
[0022]图6是对比例2的脑胶质瘤
n33
细胞在不同浓度
TMZ
下的响应情况
。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
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
[0024]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脊髓胶质瘤细胞,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为永生化的细胞株,且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3029。
[0025]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为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能够通过贴壁培养获得
。
[0026]H3K27M
突变是以星形细胞分化为主并伴有
H3K27M
突变的浸润中线的高级别胶质瘤,其中
H3
组蛋白中的
27
位的赖氨基酸突变为蛋氨基酸
。
[0027]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将第一方面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含有5‑
20
体积%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进行贴壁培养,进行酶解消化后重悬,得到单细胞悬液
。
[0029]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贴壁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时间为5‑
10
天,培养温度为
35
‑
40℃。
[0030]根据本公开,其中,接种于含有5‑
20
体积%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的细胞密度为1×
104~5×
104个
/mL。
[0031]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脊髓胶质瘤细胞在筛选治疗脊髓胶质瘤药物中的用途
。
[0032]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
[0033]实施例1[0034]细胞贴壁培养过程
[0035]把脑胶质瘤组织块
(
在天坛医院按照符合医学伦理的操作流程手术摘取的脑胶质瘤组织
)
置于烧杯中,用
Hanks
液漂洗3次,去除血污;然后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
60
分钟;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相当于组织块总量
50
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离的脊髓胶质瘤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为永生化的细胞株,且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302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髓胶质瘤细胞,其中,该脊髓胶质瘤细胞为
H3K27M
突变型脊髓胶质瘤细胞,能够通过贴壁培养获得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脊髓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含有5‑
20
体积%血清的
DMEM
培养基中进行贴壁培养,进行酶解消化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睿超,王永志,庞波,贾文清,安崧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