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85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包括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具体为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瘫

中风等下肢瘫痪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借助辅助步行训练器材

由于患者下肢力量较弱,患者在步行训练时站立和步行困难

现有辅助步行训练器功能较单一,只适用于上肢支撑力强

提握功能较好者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
CN110123587A
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腿部康复器械及单腿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滚轮行走部

安装于滚轮行走部内的脚部悬挂部

用于检测脚部悬挂部的当前压力的压力检测件及与压力检测件和滚轮行走部相连的控制器

转移重心训练时,控制器控制滚轮行走部停止,方便实现肌力训练

行走训练时,重心转移至健康腿时控制器根据压力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当前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启动滚轮行走部行走至预设步长,实现步态训练

重心转移至失能腿时控制器根据压力检测件发送的信号控制滚轮行走部停止,踩踏脚部悬挂部以实现肌力训练

虽然滚轮行走部能够主动带动失能腿迈出,现有技术的的训练装置,只能进行单腿训练,适用的病人身体状况,仅单腿需要训练,并且另一只腿具有一定的站立能力

但对于不能保持正常站立,或者站立不能保持腿部间隔距离,又或者行走过程中打腿,下肢内收等情况的人群,现有技术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不能保持正常站立,或者站立不能保持腿部间隔距离,又或者行走过程中打腿,下肢内收等情况的人群使用的辅助步行训练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包括底座
(1230)、
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减重装置
(500)
和分腿装置
(600)
;所述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的一端与所述底座
(1230)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重装置
(500)
连接,使所述减重装置
(500)
与所述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同步升降;所述分腿装置
(600)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分腿装置
(600)
引导步态周期,所述底座
(1230)
辅助所述分腿装置
(600)
,能够防止训练装置向后移动和调节步态速度;
[0007]其中,所述分腿装置
(600)
包括纵向调节装置
(610)、
横向调节装置
(620)
和腿部护膝装置
(630)
;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与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垂直连接,且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在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上的高度可调;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卡合在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上,并能顺着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还能够纵向上二次高度调节

[0008]优点:分腿装置能够防止下肢内收,引导步态周期,促进正确的动作顺序

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减重装置和分腿装置身高

周长和步幅可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腿环提供三种自由度:纵向

垂直和旋转,允许自然的生理行走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包括立柱
(611)、
纵向导轨
(612)
和转接板
(613)
;所述立柱
(611)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纵向导轨
(612)
与所述立柱
(611)
固接,且与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粗调节孔
(6121)
;所述转接板
(613)
通过多个所述纵向粗调节孔
(6121)
与所述纵向导轨
(612)
可拆卸连接;
[0010]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包括横梁
(621)、
第一横向导轨
(622)、
第二横向导轨
(623)
和限位固定块
(624)
;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分别与所述横梁
(621)
的两侧面固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导轨
(6213)
;所述横向导轨
(6213)
的一端与所述转接板
(613)
固接,所述限位固定块
(624)
与所述横向导轨
(6213)
的另一端固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对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连接,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滑动;
[0012]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包括滑块
(631)、
纵向精调节块
(632)
和腿环
(633)
;所述滑块
(631)
的一侧面卡合在横向导轨上,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精调节孔
(6311)
;所述纵向精调节块
(632)
通过多个所述纵向精调节孔
(6311)
与所述滑块
(631)
可拆卸连接;所述腿环
(633)
与所述纵向精调节块
(632)
铰接,且所述腿环
(633)
能够以铰接点为圆心进行旋转调节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
(1230)
包括底座本体
(100)、
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和阻尼调节装置
(3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1230)、
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减重装置
(500)
和分腿装置
(600)
;所述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的一端与所述底座
(1230)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重装置
(500)
连接,使所述减重装置
(500)
与所述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同步升降;所述分腿装置
(600)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分腿装置
(600)
引导步态周期,所述底座
(1230)
辅助所述分腿装置
(600)
,能够防止训练装置向后移动和调节步态速度;其中,所述分腿装置
(600)
包括纵向调节装置
(610)、
横向调节装置
(620)
和腿部护膝装置
(630)
;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与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垂直连接,且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在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上的高度可调;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卡合在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上,并能顺着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还能够纵向上二次高度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装置
(610)
包括立柱
(611)、
纵向导轨
(612)
和转接板
(613)
;所述立柱
(611)
与所述底座
(1230)
固接,所述纵向导轨
(612)
与所述立柱
(611)
固接,且与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粗调节孔
(6121)
;所述转接板
(613)
通过多个所述纵向粗调节孔
(6121)
与所述纵向导轨
(612)
可拆卸连接;所述横向调节装置
(620)
包括横梁
(621)、
第一横向导轨
(622)、
第二横向导轨
(623)
和限位固定块
(624)
;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分别与所述横梁
(621)
的两侧面固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导轨
(6213)
;所述横向导轨
(6213)
的一端与所述转接板
(613)
固接,所述限位固定块
(624)
与所述横向导轨
(6213)
的另一端固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连接,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横向导轨
(622)
和第二横向导轨
(623)
滑动;所述腿部护膝装置
(630)
包括滑块
(631)、
纵向精调节块
(632)
和腿环
(633)
;所述滑块
(631)
的一侧面卡合在横向导轨上,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纵向精调节孔
(6311)
;所述纵向精调节块
(632)
通过多个所述纵向精调节孔
(6311)
与所述滑块
(631)
可拆卸连接;所述腿环
(633)
与所述纵向精调节块
(632)
铰接,且所述腿环
(633)
能够以铰接点为圆心进行旋转调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230)
包括底座本体
(100)、
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和阻尼调节装置
(300)
;所述底座本体
(100)
包括安装架
(110)
和连接杆
(120)
;两个所述安装架
(110)
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
(120)
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架
(110)
固接;两个无极高度调节装置
(400)
对称设置,分别与一对所述安装架
(110)
连接;所述立柱
(611)
与所述连接杆
(120)
固接;两组所述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架
(110)
固接;两个所述阻尼调节装置
(300)
分别与所述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连接,增大所述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的阻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步态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防回滚装置
(200)
包括前轮
(210)
和后轮防回滚装置
(220)
;所述前轮
(210)
通过前轮固定板
(211)
与安装架
(110)
固接,且位于靠近所述连接杆
(120)
的一端;所述后轮防回滚装置
(220)
包括后轮固定板
(221)、
后车轮
(222)、
调节旋钮
(223)、
棘轮
(224)、
止回棘爪
(225)、
拉簧
(226)
和转动轴
(227)
;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与所述安装架
(110)
固接;所述转动轴
(227)
依次穿过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和所述止回棘爪
(225)
后与所述后车轮
(222)
连接,使所述棘轮
(224)
和所述后车轮
(222)
同轴转动,且所述棘轮
(224)
紧靠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所述止回棘爪
(225)
与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棘轮
(224)
同侧;在所述止回棘爪
(225)
上设置固定杆
(2251)
,且所述固定杆
(2251)
远离所述止回棘爪
(225)
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
(2252)
;所述拉簧
(226)
的一端与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固接,并与所述止回棘爪
(225)
同侧,另一端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
(2252)
上;所述调节旋钮
(223)
的限位端穿过所述后轮固定板
(2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旭辉陈祥中肖洪波夏勤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哈工标致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