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76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转子铁芯组为由多个硅钢片上下堆叠挤压而成的具有中心孔的柱状体,包括固定底座以及置于固定底座上方的转盘,转盘上至少依次具有硅钢片限位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相互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发电机的转子通常由转子铁芯组以及挤压进入转子铁芯组的转子轴两部分组成

[0003]目前在加工转子时,通常先人工将多个硅钢片上下堆叠后,通过初步挤压形成转子铁芯组后,将转子铁芯组放置在挤压成型工位上,通过挤压冲头将转子轴竖向挤压安装至转子铁芯组的中心孔内(转子铁芯组外部具有对其进行夹紧的夹紧件),这种挤压安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
硅钢片先初步挤压形成转子铁芯组后,再由转子轴竖向压装至转子铁芯组内,相邻硅钢片之间易发生磨损位移,甚至出现分离脱落,为保证良好的夹紧力,夹紧件对转子铁芯组产生较大的夹紧力,同时安放转子铁芯组的模具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作用,不可避免地磨损破坏转子铁芯组的外表面以及转子轴的外表面,甚至会出现转子铁芯组以及转子轴的变形,从而影响整个转子成品件的结构强度以及使用稳定性能;
2、
目前挤压安装采用横向水平挤压安装的方式,多个硅钢片的成型

转子轴的挤压以及转子成品件的下料都无法实现自动一体化,需要人工进行转运以及拆装转子成品件,浪费生产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保证转子铁芯组

转子轴的表面质量以及结构强度,避免转子铁芯组以及转子轴发生变形,在挤压成型工位上同时实现转子铁芯组的成型以及转子轴的压装,保证生产时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转子铁芯组为由多个硅钢片上下堆叠挤压而成的具有中心孔的柱状体,包括固定底座以及置于固定底座上方的转盘,转盘上至少依次具有硅钢片限位工位

转子挤压成型工位以及转子下料工位,固定底座置于每个工位的正下方位置均具有内撑顶升机构,转子挤压成型工位的正上方具有双头挤压机构,固定底座靠近转子挤压成型工位的位置具有转子轴夹取手,转盘上置于每个工位的位置均具有外夹紧升降机构;内撑顶升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置于顶升组件的纵向顶升端上的内撑组件,内撑组件的外侧端面与转子铁芯组的中心孔内壁相接触,置于转子挤压成型工位上的内撑组件的外侧壁具有对转子铁芯组的中心孔壁进行加热的加热组,双头挤压机构包括对多个硅钢片进行挤压形成转子铁芯组的外挤压组件以及将转子轴挤压进入转子铁芯组的内挤压组件,内挤压组件的下端外侧具有对转子轴的外侧壁进行升温润滑的热润滑油组;在硅钢片限位工位处的顶升组件驱动对应的内撑组件向上顶升并置于转盘的上
端面,用于多个硅钢片套设在该内撑组件上从而实现对多个硅钢片的限位,硅钢片限位工位处的外夹紧升降机构对多个硅钢片进行夹紧,此时硅钢片限位工位处的顶升组件复位,在硅钢片限位工位处完成限位的多个硅钢片随着转盘转动至转子挤压成型工位,此时转子挤压成型工位处的内撑组件在顶升组件的顶升作用下贯穿转子铁芯组,双头挤压机构的外挤压组件对转子铁芯组进行挤压成型,转子轴夹取手将转子轴限位固定至内挤压组件的挤压端以及内撑组件的伸缩端之间,此时转子挤压成型工位处的内撑组件通过加热组对转子铁芯组的中心孔内壁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内挤压组件的热润滑油组对转子轴的外壁进行热润滑油喷淋,内挤压组件顶升以及内撑组件收缩协同将转子轴竖向挤压进入转子铁芯组内形成转子成品件,转子挤压成型工位上的外夹紧升降机构夹紧后顶升将转子成品件随着转盘转动至转子下料工位,外夹紧升降机构在转子下料工位处停止对转子成品件的夹紧,从而实现转子成品件的下料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顶升组件包括置于固定底座内竖向设置的多个顶升通道以及置于转盘上的多个顶升孔,多个顶升通道

多个顶升孔分别依次对应设置在每个工位的纵向位置,固定底座的底部具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顶升端置于顶升通道内并随着顶升气缸的顶升而向着对应的顶升孔的方向位移;内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对应的顶升气缸顶升端上的内撑柱,内撑柱纵向设置,内撑柱的外径与转子铁芯组的的中心孔内径一致,内撑柱的伸缩端面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组设置在转子挤压成型工位的内撑组件上,加热组包括设置在内撑柱外圆周上的多个环形槽,多个环形槽纵向等间距分布,环形槽内盘设有加热丝,内撑组件的外侧壁具有陶瓷纤维密封垫片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底座内位于转子挤压成型工位的位置具有与顶升通道相通用于对顶升通道以及顶升孔内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的散热孔,散热孔的一端与顶升通道相通,散热孔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底座的外侧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双头挤压机构还包括连接外挤压组件与内挤压组件的支架,外挤压组件包括与支架连接的外挤压冲头以及置于外挤压冲头与支架之间的第一伸缩驱动件,外挤压冲头的外侧端在第一伸缩驱动件的顶升驱动下对多个硅钢片进行挤压形成转子铁芯组,并对转子铁芯组进行纵向限位从而便于转子轴的纵向挤压至转子铁芯组内;内挤压组件包括置于外挤压冲头中心位置的内挤压孔以及竖向贯穿内挤压孔的内挤压冲头,内挤压冲头与支架之间具有第二伸缩驱动件,热润滑油组置于内挤压冲头的下端面外侧位置;热润滑油组包括设置在内挤压冲头下端面外侧的多个喷头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挤压冲头的外径大于转子轴的外径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喷头朝着转子轴的方向倾斜,喷头置于转子轴的轴向外侧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伸缩驱动件与第二伸缩驱动件均为电动推杆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夹紧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半圆卡箍组以及驱动两半圆卡箍组靠近或背离的升降滑动组,两个半圆卡箍组设置在转子铁芯组的两侧位置,当升降滑动组顶升时驱动两个半圆卡箍组相向靠近并卡合固定,从而实现对转子铁芯组的外夹紧固定,当升降滑动组收缩时驱动两个半圆卡箍组背向移动,从而实现对转子铁
芯组的放松下料,转子铁芯组在转子挤压成型工位上与转子轴完成挤压安装后,两个升降滑动组驱动两个卡合固定的半圆卡箍组与转子成品件整体式向上移动,再经过转盘的转动,从而使完成挤压安装的转子成品件至转子下料工位处进行下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半圆卡箍组包括半圆形卡箍体以及置于半圆形卡箍体内侧壁的多个夹紧钢珠,多个夹紧钢珠与对应的半圆形卡箍体之间通过弹簧实现连接,弹簧的一端嵌设在半圆形卡箍体的内侧壁,弹簧的另一端与夹紧钢珠连接,同时夹紧钢珠与半圆形卡箍体之间具有两相互嵌合伸缩的导向伸缩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所述转子铁芯组(1)为由多个硅钢片(
11
)上下堆叠挤压而成的具有中心孔(
12
)的柱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3)以及置于固定底座(3)上方的转盘(4),所述转盘(4)上至少依次具有硅钢片限位工位(8)

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以及转子下料工位(
10
),所述固定底座(3)置于每个工位的正下方位置均具有内撑顶升机构(5),所述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的正上方具有双头挤压机构(6),所述固定底座(3)靠近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的位置具有转子轴夹取手,所述转盘(4)上置于每个工位的位置均具有外夹紧升降机构(7);所述内撑顶升机构(5)包括顶升组件(
51
)以及置于顶升组件(
51
)的纵向顶升端上的内撑组件(
52
),所述内撑组件(
52
)的外侧端面与转子铁芯组(1)的中心孔(
12
)内壁相接触,置于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上的内撑组件(
52
)的外侧壁具有对转子铁芯组(1)的中心孔壁进行加热的加热组(
53
),所述双头挤压机构(6)包括对多个硅钢片(
11
)进行挤压形成转子铁芯组(1)的外挤压组件(
61
)以及将转子轴(2)挤压进入转子铁芯组(1)的内挤压组件(
62
),所述内挤压组件(
62
)的下端外侧具有对转子轴(2)的外侧壁进行升温润滑的热润滑油组(
63
);在所述硅钢片限位工位(8)处的顶升组件(
51
)驱动对应的内撑组件(
52
)向上顶升并置于转盘(4)的上端面,用于多个硅钢片(
11
)套设在该内撑组件(
52
)上从而实现对多个硅钢片(
11
)的限位,硅钢片限位工位(8)处的外夹紧升降机构(7)对多个硅钢片(
11
)进行夹紧,此时硅钢片限位工位(8)处的顶升组件(
51
)复位,在硅钢片限位工位(8)处完成限位的多个硅钢片(
11
)随着转盘(4)转动至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此时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处的内撑组件(
52
)在顶升组件(
51
)的顶升作用下贯穿转子铁芯组(1),双头挤压机构(6)的外挤压组件(
61
)对转子铁芯组(1)进行挤压成型,所述转子轴夹取手将转子轴(2)限位固定至内挤压组件(
62
)的挤压端以及内撑组件(
52
)的伸缩端之间,此时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处的内撑组件(
52
)通过加热组(
53
)对转子铁芯组(1)的中心孔(
12
)内壁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内挤压组件(
62
)的热润滑油组(
63
)对转子轴(2)的外壁进行热润滑油喷淋,内挤压组件(
62
)顶升以及内撑组件(
52
)收缩协同将转子轴(2)竖向挤压进入转子铁芯组(1)内形成转子成品件(
13
),所述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上的外夹紧升降机构(7)夹紧后顶升将转子成品件(
13
)随着转盘(4)转动至转子下料工位(
10
),外夹紧升降机构(7)在转子下料工位(
10
)处停止对转子成品件(
13
)的夹紧,从而实现转子成品件(
13
)的下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组件(
51
)包括置于固定底座(3)内竖向设置的多个顶升通道(
511
)以及置于转盘(4)上的多个顶升孔(
512
),所述多个顶升通道(
511


多个顶升孔(
512
)分别依次对应设置在每个工位的纵向位置,所述固定底座(3)的底部具有顶升气缸(
513
),所述顶升气缸(
513
)的顶升端置于顶升通道(
511
)内并随着顶升气缸(
513
)的顶升而向着对应的顶升孔(
512
)的方向位移;所述内撑组件(
52
)包括设置在对应的顶升气缸(
513
)顶升端上的内撑柱(
521
),所述内撑柱(
521
)纵向设置,所述内撑柱(
521
)的外径与转子铁芯组(1)的的中心孔(
12
)内径一致,所述内撑柱(
521
)的伸缩端面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
52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
53
)设置在转子挤压成型工位(9)的内撑组件(
52
)上,所述加热组(
53
)包括设
置在内撑柱(
521
)外圆周上的多个环形槽(
531
),所述多个环形槽(
531
)纵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环形槽(
531
)内盘设有加热丝(
532
),所述内撑组件(
52
)的外侧壁具有陶瓷纤维密封垫片(
53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发电机转子铁芯组与转子轴的挤压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3)内位于转子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万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