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99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生理消融与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疗三维定位系统中多涉及一个或多个侵入装置定位

侵入装置与待诊疗组织相对位置确定

例如,在实践中,需要对体腔内的侵入装置进行定位,特别需要对侵入装置与体腔表面进行接触识别

一般地,需要对心腔或肾动脉内侵入装置与体腔表面的接触进行评估

更具体地说,需要验证侵入装置与组织的接触与否

[0003]具有接触指示功能的三维定位系统能更真实地反映侵入装置与体腔内膜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医疗三维定位系统接触指示应用包括导管与心腔壁和
/
或与血管壁的接触指示

导管与肾动脉血管内壁的接触指示

[0004]常见的侵入装置包括,例如,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定位电极的导管

鞘管

穿刺针

导管按照外形划分可以包括,例如,网篮状导管

球囊状导管

圈状导管

花瓣型导管

栅格状导管

线状导管等

[0005]因此,需要一种在实践中易于操作的用于判断侵入装置与待诊疗的组织的相对位置

接触程度的方法和系统

专利技术内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腔内侵入装置定位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侵入装置与体腔表面接触识别的方法和系统,非排他性的涉及心腔或肾动脉内侵入装置与体腔表面接触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侵入装置非排他性的涉及采用类似原理的网篮状

球囊状

圈状

花瓣状

栅格状

线型状的侵入装置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可以包括:在不同频率下采集体腔侵入装置上的电极之间的阻抗;根据采集到的电极之间的阻抗,确定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根据阻抗频率响应系数,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

[0008]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工作电极与参考电极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所述的在不同频率下采集电极之间的阻抗可以包括:在不同频率下采集工作电极之间

参考电极之间以及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

[0009]优选地,所述工作电极可以包括消融电极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的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可以包括:确定工作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

[0011]优选地,所述体腔侵入装置可以包括导管,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

[0012]优选地,所述导管可以包括网篮状导管

球囊状导管

圈状导管

花瓣型导管

栅格状导管

线状导管中的至少一个

[0013]优选地,所述不同频率可以是根据不同组织阻抗对频率的反映不同程度而选择的

[0014]优选地,所述不同频率的频率范围可以为
500Hz

100kHz。
[0015]优选地,所述不同频率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频率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所述的确定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可以包括:根据式
(1)
和式
(2)
分别计算工作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
[0017]工作电极
i

j
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
Coef
ij
为:
[0018][0019]参考电极
m

n
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
Coef
mn
为:
[0020][0021]其中,所述的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可以包括:根据式
(3)
计算工作电极
i

j
与组织的接触指数
CI

[0022][0023]在上面的式
(1)、(2)、(3)
中,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
a
ij
、b
ij
、c
ij
、a
mn
、b
mn
、c
mn
为权重系数,
Base
ij
为工作电极
i

j
之间频率响应的基数,
Base
mn
为参考电极
m

n
之间频率响应的基数,
Dis
ij
为工作电极
i

j
之间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不同频率下采集体腔侵入装置上的电极之间的阻抗;根据采集到的电极之间的阻抗,确定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根据阻抗频率响应系数,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工作电极与参考电极,其中,所述的在不同频率下采集电极之间的阻抗包括:在不同频率下采集工作电极之间

参考电极之间以及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包括消融电极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包括:确定工作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腔侵入装置包括导管,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网篮状导管

球囊状导管

圈状导管

花瓣型导管

栅格状导管

线状导管中的至少一个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频率是根据不同组织阻抗对频率的反映不同程度而选择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频率的频率范围为
500Hz

100kHz。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频率是两个不同的频率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工作电极与参考电极,其中,所述的确定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包括:根据式
(1)
和式
(2)
分别计算工作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和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工作电极
i

j
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
Coef
ij
为:参考电极
m

n
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
Coef
mn
为:其中,所述的确定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包括:根据式
(3)
计算工作电极
i

j
与组织的接触指数
CI
:在上面的式
(1)、(2)、(3)
中,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工作电极
i

j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阻抗,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实部,表示在第一频率
Fr1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表示在第二频率
Fr2
下参考电极
m

n
之间测得的复阻抗的虚部,
a
ij
、b
ij
、c
ij
、a
mn
、b
mn
、c
mn
为权重系数,
Base
ij
为工作电极
i

j
之间频率响应的基数,
Base
mn
为参考电极
m

n
之间频率响应的基数,
Dis
ij
为工作电极
i

j
之间间距,
Dis
mn
为参考电极
m

n
之间间距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Base
ij
参数和所述
Base
mn
参数与所述
Dis
ij
参数和所述
Dis
mn
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Base
ij
参数和所述
Base
mn
参数通过与所述
Dis
ij
参数和所述
Dis
mn
参数

电极宽度参数

电极直径参数做高次回归建模分析得到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重系数
a
ij
、b
ij
、c
ij
、a
mn
、b
mn
、b
mn
、c
mn
的大小反映的是应用环境中电极之间组织或血液的阻抗特性

容抗特性和综合阻容特性的权重,其中,
a
ij
+b
ij
+c
ij
=1,
a
mn
+b
mn
+c
mn

1。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电极与体腔内组织的接触情况通过颜色的差异显示出来
。15.
一种电极与组织接触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不同频率下采集体腔侵入装置上的电极之间的阻抗;阻抗频率响应系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电极之间的阻抗,确定电极之间的阻抗频率响应系数;接触情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阻抗频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黄雍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