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789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9
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膜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无机膜是以陶瓷

金属

氧化物和碳材料等为介质制成的具有分离功能的膜,由于其良好的机械强度

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能

重复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备受化工

环保

医疗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关注

[0003]当前无机膜材料大多数采用非对称结构,有助于膜材料具备较好的分离能力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渗透性

尤其是在精密无机膜材料制备过程中,分离层的孔道结构和厚度对膜的整体性能影响重大

但是,当前无机膜制备过程普遍存在着制备流程繁琐

成本高等问题

精细无机膜材料的分离精度仍然较低且渗透阻力大,无机膜分离层在煅烧过程中极易开裂,导致膜性能的显著退化,这都极大地限制了无机膜材料的推广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简便且条件温和的高性能无机膜分离层制备方法,是简化无机膜制备流程

提高无机膜性能和推动无机膜技术发展应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无机膜制备过程繁琐

成本高

分离精度低且渗透阻力大,在煅烧过程中极易开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06]一

多孔陶瓷基底制备:
[0007]①
将聚醚砜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球磨,然后加入
Al2O3粉和
TiO2粉球磨,最后真空脱泡并静置,得到铸膜液;
[0008]②
将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和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混合并超声分散,然后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继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
[0009]③
利用旋涂法,将铸膜液涂覆在陶瓷膜基底上,旋涂后置于超纯水中浸泡,最后干燥,得到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将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烧结,得到烧结后的陶瓷膜;
[0010]④
利用旋涂法,将分散液涂覆在烧结后的陶瓷膜表面并干燥;
[0011]⑤
重复步骤一

三至六次,最后煅烧,得到涂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
[0012]二

类普鲁士蓝薄膜的制备:
[0013]①
配制类普鲁士蓝薄膜制备的水相溶液:将铁氰化钾溶解于超纯水中搅拌,得到铁氰化钾水相溶液;
[0014]②
配制类普鲁士蓝薄膜制备的油相溶液:将乙酰丙酮盐溶解于正己烷并水浴超声,得到乙酰丙酮盐油相溶液;
[0015]③
利用胶圈密封,将铁氰化钾水相溶液倒在涂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表面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干燥,得到水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
[0016]④
利用胶圈密封,将乙酰丙酮盐油相溶液倒在水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表面沉积均匀,得到水相及油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
[0017]⑤
将水相及油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干燥,得到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本专利技术利用界面聚合法在互不相溶的水

油界面限域空间限制了类普鲁士蓝物质的结晶和生长取向,在多孔陶瓷表面构建了一种类普鲁士蓝薄膜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条件温和,操作方式灵活简便,原料较易获得

[0020](2)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类普鲁士蓝膜厚度较薄且完整无缺陷,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表面完整致密且不易开裂,对比常规方法制备的精细陶瓷分离膜具有更高的渗透性能以及更好的无机盐和染料分离效果,纯水通量
290L/h
·
m2·
bar
以上,对二价无机盐
(MgSO4)
的截留率可达到
20
%,对刚果红染料截留率可达到
95
%,甲基蓝染料截留率可达到
88
%,且无机精细分离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0021]本专利技术用于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0022]说明书附图
[0023]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表面扫描电镜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截面扫描电镜图;
[0025]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
XRD
图;
[0026]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中陶瓷膜基底和类普鲁士蓝薄膜的
Zeta
电位;
[0027]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和常规精细陶瓷膜对于无机盐和染料的截留率,
a
为常规精细陶瓷膜,
b
为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
[0028]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纯水通量和对刚果红染料的截留率;
[0029]图7为实施例2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纯水通量和对刚果红染料的截留率;
[0030]图8为实施例3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纯水通量和对刚果红染料的截留率;
[0031]图9为实施例4制备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纯水通量和对刚果红染料的截留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33]一

多孔陶瓷基底制备:
[0034]①
将聚醚砜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球磨,然后加入
Al2O3粉和
TiO2粉球磨,最后真空脱泡并静置,得到铸膜液;
[0035]②
将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和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混合并超声分散,然后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继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
[0036]③
利用旋涂法,将铸膜液涂覆在陶瓷膜基底上,旋涂后置于超纯水中浸泡,最后干燥,得到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将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烧结,得到烧结后的陶瓷膜;
[0037]④
利用旋涂法,将分散液涂覆在烧结后的陶瓷膜表面并干燥;
[0038]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

多孔陶瓷基底制备:

将聚醚砜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球磨,然后加入
Al2O3粉和
TiO2粉球磨,最后真空脱泡并静置,得到铸膜液;

将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和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混合并超声分散,然后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继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

利用旋涂法,将铸膜液涂覆在陶瓷膜基底上,旋涂后置于超纯水中浸泡,最后干燥,得到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将涂覆铸膜液的陶瓷膜烧结,得到烧结后的陶瓷膜;

利用旋涂法,将分散液涂覆在烧结后的陶瓷膜表面并干燥;

重复步骤一

三至六次,最后煅烧,得到涂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二

类普鲁士蓝薄膜的制备:

配制类普鲁士蓝薄膜制备的水相溶液:将铁氰化钾溶解于超纯水中搅拌,得到铁氰化钾水相溶液;

配制类普鲁士蓝薄膜制备的油相溶液:将乙酰丙酮盐溶解于正己烷并水浴超声,得到乙酰丙酮盐油相溶液;

利用胶圈密封,将铁氰化钾水相溶液倒在涂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表面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干燥,得到水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

利用胶圈密封,将乙酰丙酮盐油相溶液倒在水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表面沉积均匀,得到水相及油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

将水相及油相处理后的多孔陶瓷基底干燥,得到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将聚醚砜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在转速为
300rpm

400rpm
的条件下,球磨
2h

3h
,然后加入
Al2O3粉和
TiO2粉,在转速为
300rpm

400rpm
的条件下,球磨
24h

48h
,球磨后真空脱泡
30min

60min
,最后静置,得到铸膜液;所述的聚醚砜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
1:(0.1

0.4)
;所述的聚醚砜与
N

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
1:(3.0

7.3)
;所述的聚醚砜与
Al2O3粉的质量比为
1:(7.0

16.0)
;所述的聚醚砜与
TiO2粉的质量比为
1:(0.3

2.0)
;所述的
Al2O3粉的粒径为
0.3
μ
m

3.0
μ
m
;所述的
TiO2粉的粒径为
0.1
μ
m

5.0
μ
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界面限域原理的类普鲁士蓝无机精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将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和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混合,在功率为
120W

240W
的条件下,超声分散
1h

2h
,然后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功率为
120W

240W
的条件下,继续超声分散
1h

2h
;所述的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中纳米
TiO2的质量百分数为
10
%~
20
%,粒径为
0.1
μ
m

0.3
μ
m
;所述的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中纳米
Al2O3的质量百分数为
10
%~
20
%,粒径为
0.1
μ
m

0.3
μ
m
;所述的纳米
TiO2乙醇分散液与纳米
Al2O3乙醇分散液的体积比为
1:(3.5

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鑫圣于舜成小翔朱学武徐景涛张新玉武道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