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74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包括支撑对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渐普及,其深受使用者的推广和喜爱,而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就是各种自动驾驶需要的传感器,如车盘底部的转速传感器或差速传感器等;如公开号为
CN104849486A
的一种转速传感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左端的外侧设有一段外螺纹,在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设有左台阶孔

中台阶孔和右台阶孔,在所述左台阶孔内嵌设有环氧树脂套,在所述环氧树脂套内设有霍尔元件和钕硼铁磁钢;在所述中台阶孔内设有印制电路板组合

套筒和安装套;在所述右台阶孔内还设有航空插头,本专利技术设有外螺纹并在壳体内设置有环氧树脂套,使相关的电路板置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内;又如公开号为
CN218956610U
的一种转速传感器,包括:
PCB
板;第一固定支架,设置在
PCB
板的尾部,用以固定所述
PCB
板;所述第一固定支架9为开口式,使所述
PCB
板4在外部完成焊接;第二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
PCB
板的头部,用以固定所述
PCB
板;霍尔芯片,与所述
PCB
板的头部焊接;电缆,与所述
PCB
板的尾部焊接,作为供电端和信号输出端;上述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大多对其整体的寿命进行改进,而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精准零部件,其整体工作位置较为苛刻,由于汽车在颠簸的路段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力,极易对其安装位置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出现松动的现象,且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在路过恶劣路段时,路面的积水等极易对传感器的端部造成影响,从而使其传感精准度出现影响,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000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汽车传感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整体工作位置较为苛刻,由于汽车在颠簸的路段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力,极易对其安装位置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出现松动的现象,且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在路过恶劣路段时,路面的积水等极易对传感器的端部造成影响,从而使其传感精准度出现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包括支撑对接件

嵌套对接件和传感器本体;所述支撑对接件安装在汽车对应位置,且支撑对接件的下端嵌套安装有嵌套对接件,并且嵌套对接件的下端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支撑对接件的内端贯穿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扭力弹簧,并且传动轴的外侧绕设有第一牵引绳,同时第一牵引绳的末端与嵌套对接件的外侧相互对接;
所述嵌套对接件的外侧设置有泄压支撑结构,且传感器本体通过泄压支撑结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辅助抗冲击工作;所述支撑对接件的外侧下端安装有辅助防护结构,且传感器本体通过辅助防护结构对传感器本体的下端进行防护处理

[0006]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一气囊

抵触支撑件

导向槽

抵触支撑滚轮

活动连接件

第二牵引绳

第二气囊

辅助支撑件和供气软管;所述嵌套对接件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的外侧贯穿安装有供气软管,所述支撑对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支撑件,并且抵触支撑件与支撑对接件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且抵触支撑件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支撑滚轮,所述支撑对接件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侧嵌套安装有活动连接件,并且活动连接件与第一气囊的外侧相互对接,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绳,且第二牵引绳沿着支撑对接件的内侧延伸,并且第二牵引绳的末端与抵触支撑件的轴端绕设对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支撑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件,且辅助支撑件的上端粘接连接有第二气囊,并且第二气囊与供气软管的末端相互接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嵌套对接件正视呈球形状结构,且嵌套对接件的外端通过第一牵引绳与传动轴形成牵引结构,并且传动轴通过扭力弹簧沿着支撑对接件内端形成复位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随着嵌套对接件的受力偏移形成压合结构,且对应位置膨胀的第一气囊将对接触的活动连接件向外推动,使其通过上端的第二牵引绳带动对应位置的抵触支撑件向内施力,从而对受力活动的传感器本体进行反向支撑,避免其活动角度过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受力的过程中,将随之通过供气软管向第二气囊的内部进行供气处理,使得膨胀的第二气囊同步对接触的辅助支撑件向下反向支撑,使得辅助支撑件和抵触支撑件形成三角辅助支撑结构,从而对形成角度偏斜的传感器本体外侧进行复位支撑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防护结构设置有外置对接件

容置空腔

预留通孔

复位弹簧

对接活塞件

第三牵引绳

防护活动板;所述支撑对接件的外侧下端安装有外置对接件,且外置对接件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容置空腔,且容置空腔的端部开设有预留通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活塞件,且对接活塞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牵引绳,并且第三牵引绳沿着外置对接件的内侧延伸,所述外置对接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活动板,且防护活动板的轴端与第二牵引绳的末端相互对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置对接件的下端高度低于传感器本体的下端高度,且外置对接件内部的容置空腔存积液体时,受力下移的对接活塞件将随之压缩复位弹簧向下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活塞件下移的过程中,将随之通过第三牵引绳带动防护活动板同步受力转动,使2组防护活动板相向靠拢,对传感器本体的下端进行防护处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该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设置有泄压支撑结构,汽车在颠簸的路段工作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力的过程中,传感器本体外侧的第一气囊将随着嵌
套对接件的受力偏移形成压合结构,且对应位置膨胀的第一气囊将对接触的活动连接件向外推动,使其通过上端的第二牵引绳带动对应位置的抵触支撑件向内施力,从而对受力活动的传感器本体进行反向支撑,避免其活动角度过大,规避了传统硬性直接受力的弊端,通过球形结构的辅助支撑结构,稳定的对接触的外力进行自适应的活动泄压,避免对其安装位置产生影响,保证其整体的使用周期与检测精准度和抗冲击性能;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包括支撑对接件(1)

嵌套对接件(2)和传感器本体(3);所述支撑对接件(1)安装在汽车对应位置,且支撑对接件(1)的下端嵌套安装有嵌套对接件(2),并且嵌套对接件(2)的下端安装有传感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对接件(1)的内端贯穿安装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5)的外侧嵌套安装有扭力弹簧(6),并且传动轴(5)的外侧绕设有第一牵引绳(4),同时第一牵引绳(4)的末端与嵌套对接件(2)的外侧相互对接;所述嵌套对接件(2)的外侧设置有泄压支撑结构,且传感器本体(3)通过泄压支撑结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辅助抗冲击工作;所述支撑对接件(1)的外侧下端安装有辅助防护结构,且传感器本体(3)通过辅助防护结构对传感器本体(3)的下端进行防护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一气囊(7)

抵触支撑件(8)

导向槽(9)

抵触支撑滚轮(
10


活动连接件(
11


第二牵引绳(
12


第二气囊(
13


辅助支撑件(
14
)和供气软管(
22
);所述嵌套对接件(2)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气囊(7),且第一气囊(7)的外侧贯穿安装有供气软管(
22
),所述支撑对接件(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支撑件(8),并且抵触支撑件(8)与支撑对接件(1)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且抵触支撑件(8)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支撑滚轮(
10
),所述支撑对接件(1)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9),且导向槽(9)的内侧嵌套安装有活动连接件(
11
),并且活动连接件(
11
)与第一气囊(7)的外侧相互对接,所述活动连接件(
11
)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绳(
12
),且第二牵引绳(
12
)沿着支撑对接件(1)的内侧延伸,并且第二牵引绳(
12
)的末端与抵触支撑件(8)的轴端绕设对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支撑件(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件(
14
),且辅助支撑件(
14
)的上端粘接连接有第二气囊(
13
),并且第二气囊(
13
)与供气软管(
22
)的末端相互接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对接件(2)正视呈球形状结构,且嵌套对接件(2)的外端通过第一牵引绳(4)与传动轴(5)形成牵引结构,并且传动轴(5)通过扭力弹簧(6)沿着支撑对接件(1)内端形成复位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7)随着嵌套对接件(2)的受力偏移形成压合结构,且对应位置膨胀的第一气囊(7)将对接触的活动连接件(
11
)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存佐侯绵绵李仁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弗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