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70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8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注塑模具领域的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通过对向环流管组的设置,在注塑后进行水冷降温时,可从两侧进行注入冷凝水的操作,使冷凝水可对注塑件进行双向降温冷却,使注塑模具上两个部分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部分的温差大幅度降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提高水冷降温的效率以及对注塑件冷却降温的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注塑件成品的质量,另外,配合多个热补偿条的设置,可使两个对流管进水侧以及出水侧相对,同时通过多个热补偿条的交叉接触,实现两个对流管内冷凝水温度的补偿,进行热量的传递平衡,进而有效提高冷凝水在模腔外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冷却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

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

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0003]为加快注塑件的冷却定型速度,一般通过水冷的方式,加速模腔内的注塑的降温,然而现有技术中在通入冷凝水降温时,刚进入到冷凝管道内的水水温降低,而即将排出的水水温相对较高,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整个注塑件表面降温均匀性校对较差,影响注塑件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提高注塑件水冷降温时的均匀性,提高注塑件成品的质量,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下模包括下模母板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在下模母板上端的下模子板,下模子板和下模母板之间围成降温腔,降温腔与模腔相互对应匹配,且降温腔位于模腔外,下模母板和下模子板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左水管和右水管,左水管和右水管靠近降温腔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水管,降温腔位于下模子板上的内壁外固定缠绕有对向环流管组,对向环流管组包括两个对流管,对流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下模母板和下模子板上的导水管固定并相通

[0005]通过对向环流管组的设置,在注塑后进行水冷降温时,可从两侧进行注入冷凝水的操作,使冷凝水可对注塑件进行双向降温冷却,使注塑模具上两个部分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部分的温差大幅度降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提高水冷降温的效率以及对注塑件冷却降温的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注塑件成品的质量,另外,配合多个热补偿条的设置,可使两个对流管进水侧以及出水侧相对,同时通过多个热补偿条的交叉接触,实现两个对流管内冷凝水温度的补偿,进行热量的传递平衡,进而有效提高冷凝水在模腔外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冷却的均匀性

[0006]进一步的,以下模母板纵向中线为界,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左水管或者两个右水管,一个用作进水,另一个用作排水,即同时位于下模母板上的左水管和右水管,一个为出水管,另一个为进水管,下模子板上的左水管和右水管亦然,这种设置,使进水部分的低温冷凝水能和出水部分的高温冷凝水进行温度补偿传递,进而有效保证两个对流管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0007]进一步的,对流管包括分别与两个导水管固定连接的收口段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收口段之间的贴壁管,贴壁管包括与两个收口段端部固定连接的贴壁鼓层以及固定镶嵌在贴壁鼓层靠近两个相邻对流管的两个端部上的水变层,水变层为弹性密封结构

[0008]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对流管相互靠近的端部不接触,且两个对流管之间形成对流间隙,为两个对流管之间的热量补偿交换,提供一定的间隙,控制进水速度,使水变层朝向两侧凸起并与相邻的水变层接触,完成两个对流管内冷凝水的换热,贴壁管截面为半圆形,且贴壁管平直面与降温腔内壁相互贴附,使与下模母板内壁接触面积较大,对注塑件的吸热效果更好

[0009]进一步的,水变层上固定连接多个均匀分布的热补偿条,热补偿条与贴壁管内部相通,相邻两个对流管上的多个热补偿条相互错位交叉分布,在充入冷凝水时,在冷凝水作用下使热补偿条膨胀,此时相邻两个热补偿条相互靠近接触,进而可实现热量的快速交换,进行温度补偿,使注塑件外冷凝水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降温更加均匀

[0010]进一步的,收口段以及贴壁鼓层均为硬质定型结构,使对流管整体构架相对定型,不易在水变层和热补偿条的作用下的形变力下坍塌,水变层为柔性密封结构,便于适应热补偿条发生一定的形变

[0011]进一步的,热补偿条的长度与对流间隙的宽度保持一致,同一个对流管上相邻两个热补偿条之间的间隔不大于热补偿条宽度的三倍,当两个对流管上热补偿条相互穿插时,使两个热补偿条之间间隔不易过大,在充入冷凝水形变后,两个热补偿条之间接触面积更大,使换热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热补偿条相互靠近的一端中部均设有裹球片,裹球片上包裹有多个换热球,多个换热球位于热补偿条内,且包裹换热球的裹球片处形成内凹层,内凹层的口部朝向热补偿条外,在充入冷凝水时,热补偿条膨胀过程中,使换热球被挤压而出,此时相互靠近的两个热补偿条相互挤压接触,使多个换热球部分裸露的端面嵌入另一个裹球片内,进而使换热效果更好

[0013]进一步的,热补偿条和裹球片均为弹性密封结构,换热球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便于进行热量传导,使换热效果更好

[0014]进一步的,裹球片沿着热补偿条走向的长度不小于热补偿条长度的一半,裹球片长度过大,易导致两侧的换热球不易嵌入到另一个热补偿条内,长度过小,导致相互嵌入的换热球数量较少,分布范围较小,导致对提高换热效果的作用不明显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6](1)
通过对向环流管组的设置,在注塑后进行水冷降温时,可从两侧进行注入冷凝水的操作,使冷凝水可对注塑件进行双向降温冷却,使注塑模具上两个部分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部分的温差大幅度降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提高水冷降温的效率以及对注塑件冷却降温的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注塑件成品的质量,另外,配合多个热补偿条的设置,可使两个对流管进水侧以及出水侧相对,同时通过多个热补偿条的交叉接触,实现两个对流管内冷凝水温度的补偿,进行热量的传递平衡,进而有效提高冷凝水在模腔外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冷却的均匀性

[0017](2)
以下模母板纵向中线为界,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左水管或者两个右水管,一个用作进水,另一个用作排水,即同时位于下模母板上的左水管和右水管,一个为出水管,另一个为进水管,下模子板上的左水管和右水管亦然,这种设置,使进水部分的低温冷凝水能和出水部分的高温冷凝水进行温度补偿传递,进而有效保证两个对流管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0018](3)
相邻两个对流管相互靠近的端部不接触,且两个对流管之间形成对流间隙,为两个对流管之间的热量补偿交换,提供一定的间隙,控制进水速度,使水变层朝向两侧凸起并与相邻的水变层接触,完成两个对流管内冷凝水的换热,贴壁管截面为半圆形,且贴壁管平直面与降温腔内壁相互贴附,使与下模母板内壁接触面积较大,对注塑件的吸热效果更好

[0019](4)
水变层上固定连接多个均匀分布的热补偿条,热补偿条与贴壁管内部相通,相邻两个对流管上的多个热补偿条相互错位交叉分布,在充入冷凝水时,在冷凝水作用下使热补偿条膨胀,此时相邻两个热补偿条相互靠近接触,进而可实现热量的快速交换,进行温度补偿,使注塑件外冷凝水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降温更加均匀

[00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包括底座

安装在底座上的下模以及安装在下模上的上模板
(11)
,所述下模和上模板
(11)
之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板
(11)
中部开凿有注料口
(3)
,所述注料口
(3)
与模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母板
(12)
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在下模母板
(12)
上端的下模子板
(13)
,所述下模子板
(13)
和下模母板
(12)
之间围成降温腔
(2)
,所述降温腔
(2)
与模腔相互对应匹配,且降温腔
(2)
位于模腔外,所述下模母板
(12)
和下模子板
(13)
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左水管
(41)
和右水管
(42)
,所述左水管
(41)
和右水管
(42)
靠近降温腔
(2)
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水管
(43)
,所述降温腔
(2)
位于下模子板
(13)
上的内壁外固定缠绕有对向环流管组,所述对向环流管组包括两个对流管
(5)
,所述对流管
(5)
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下模母板
(12)
和下模子板
(13)
上的导水管
(43)
固定并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下模母板
(12)
纵向中线为界,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左水管
(41)
或者两个右水管
(42)
,一个用作进水,另一个用作排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向环流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管
(5)
包括分别与两个导水管
(43)
固定连接的收口段
(51)
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收口段
(51)
之间的贴壁管,所述贴壁管包括与两个收口段
(51)
端部固定连接的贴壁鼓层
(521)
以及固定镶嵌在贴壁鼓层
(521)
靠近两个相邻对流管
(5)
的两个端部上的水变层
(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期八商业展示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