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接线性衰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07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接线性衰减器。其包括衰减光纤,所述衰减光纤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衰减光纤的端部均伸入对应的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对应于设有衰减光纤的另一端均设有插芯体,所述插芯体的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并能够在连接管内滑动;连接管内对应于衰减光纤的端部设有光纤匹配液,所述光纤匹配液包围衰减光纤的端部;连接管对应于设置光纤匹配液的侧壁设有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及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衰减器,尤其是一种冷接线性衰减器,属于光纤接续的

技术介绍
在光纤接续领域,机械式光纤接续和熔接接续是实现光纤固定连接的两种不同方 式,机械式光纤接续也叫光纤冷接技术。光纤到户部署在用户驻地和户内所针对的光纤接 续点具有用户数量大而地点分散的特点。由于不同用户报装时间不同,同一小区,类似ADSL 服务开通。当用户到一定程度后,现有的施工人员和熔接机不可能满足用户开通服务的时 间要求。机械式光纤接续方式由于操作简单,人员培训周期短,工具投资小等特点,为光纤 大规模部署提供了成本效益最高的光纤接续解决方案。在诸如楼道高处、狭小空间内、照明 不足,现场取电不方便的等场合。机械式光纤连接器为设计、安装、维护人员提供了方便、实 用、快捷的接续手段。从理论上说,在光纤到户工程中,从分光器分光后到户,数量巨大、零 散分布如毛细血管的入户光缆的接续都应该考虑使用机械式光纤连接器。光纤冷接技术在光纤入户工程中是关键性技术,但光纤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一直 是碍于该技术推广的阻力。一般对普通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损要求是小于0.3或0.2 ;当然 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能在0.3或0.2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国外国内很少有几家公司 能将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真正控制在0. 3或0. 2以下,其他公司的此类产品真正的插入损 耗都在0. 5 0. 6左右。目前,传统的线性衰减器是在光纤中间熔接一段所需值的衰减光 纤,将传输的流量衰减到需要的值。和所有熔接产品一样,所述衰减器的缺点在于不便于现 场临时操作,需要量出所要光纤的长度,然后再到工厂定制。如果长度有偏差就会影响衰减 器的使用,安装及维修极为不方便。冷接衰减器对插损耗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需要5dB的流 量使用5dB的衰减光纤,但它的插损达到了 0. 5以上,那么出来的数据可能就变成了 4dB或 是3dB 了,那产品稳定性及可靠性差,影响光纤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接线性衰减器,其结构 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及可靠性高。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接线性衰减器,包括衰减光纤,所述衰减光纤 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衰减光纤的端部均伸入对应的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管对应于设有衰减光纤的另一端均设有插芯体,所述插芯体的一端伸入连接管 内,并能够在连接管内滑动;连接管内对应于衰减光纤的端部设有光纤匹配液,所述光纤匹 配液包围衰减光纤的端部;连接管对应于设置光纤匹配液的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插芯体对应于伸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插芯尾柄与第二插芯尾柄,所述 第一插芯尾柄、第二插芯尾柄均与插芯体固定连接;第一插芯尾柄、第二插芯尾柄对应于设 置插芯体的另一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芯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插芯尾柄上设有第一插芯腔体,所述第二插芯尾柄上设有第二插芯腔体;所述第一插芯腔体的一端嵌置在第二插芯腔体内,并与第二插芯腔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插芯尾柄对应于设有插芯体的另一端穿 入第一插芯腔体内,并与第一插芯尾柄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插芯尾柄对应于设有插芯体的 另一端穿入第二插芯腔体内,并与第二插芯腔体相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插芯腔体与第二插芯腔体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第一插芯腔 体、第二插芯腔体相连通;定位槽内嵌置有插芯推,所述插芯推下部的固定孔分别与第一插 芯腔体、第二插芯腔体同轴心。所述第一插芯腔体与第二插芯腔体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 装槽与第一插芯腔体、第二插芯腔体相连通;安装槽内嵌置有压接扭,所述压接扭下部的定 位孔分别与第一插芯腔体、第二插芯腔体同轴心,所述压接扭能够在安装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插芯腔体对应于与第二插芯腔体连接的另一端设有均勻分布的分割槽。 所述第二插芯腔体对应于与第一插芯腔体连接的另一端设有均勻分布的分割槽。所述第一 插芯腔体对应于与第二插芯腔体连接的另一端设有尾套,所述尾套与第一插芯腔体紧固连 接,尾套的端部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插芯腔体对应于与第一插芯腔体连接的另一端设 有尾套,所述尾套与第二插芯腔体紧固连接;尾套的端部设有连接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衰减光纤的两端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对应于设置光纤匹配液的 侧壁设置排气孔,在光纤接续时,连接管内的空气随着插芯体的推动从排气孔排出,利用光 纤匹配液的作用,使插芯体与衰减光纤能够在真空状态下接续;能够光纤接续时的损耗值。 通过在第一插芯腔体与第二插芯腔体上设置压接扭与插芯推,插芯尾套安装方便,光纤接 续后稳定性及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尾套1、压接扭2、插芯推3、第一插芯腔体4、第一插芯尾 柄5、插芯体6、定位孔7、固定孔8、定位槽9、插槽10、排气孔11、衰减光纤12、第二插芯腔 体13、连接通孔14、分割槽15、安装槽16、连接管17及第二插芯尾柄18。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插芯腔体13的一端设有凹槽,第一插芯腔体4的一端嵌置 在第二插芯腔体13内,并与第二插芯腔体13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插芯腔体4与第二插芯腔 体13相连通。所述第一插芯腔体4与第二插芯腔体13的周面上均设有定位槽9及安装槽 16,所述定位槽9内嵌置有插芯推3 ;安装槽16内嵌置有压接扭2。所述压接扭2的下端设 有定位孔7,压接扭2嵌置在安装槽16内,定位孔7与第一插芯腔体4及第二插芯腔体13 同轴心;压接扭2的上端与安装槽16的形状相吻合,压接扭2能够在安装槽16内滑动。所 述插芯推3的下端设有固定孔8,插芯推3嵌置在定位槽9内时,固定孔8与第一插芯腔体 4及第二插芯腔体13均同轴心;插芯推3的上端与定位槽9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一插芯腔体4及第二插芯腔体13内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插芯尾柄5与第 二插芯尾柄18。所述第一插芯尾柄5与第二插芯尾柄18的一端设有插槽10,插槽10使第 一插芯尾柄5与第二插芯尾柄18形成两瓣式结构;第一插芯尾柄5与第二插芯尾柄18对应于设有插槽10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插芯体6。所述两个插芯体6均与衰减体连接。所 述衰减体包括衰减光纤12,所述衰减光纤1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接管17内,并与连接管 17固定连接。所述插芯体6对应于与第一插芯尾柄5、第二插芯尾柄18连接的另一端均与 连接管17连接。插芯体6对应于与第一插芯尾柄5、第二插芯尾柄18相连的另一端伸入连 接管17内,并能够在连接管17内滑动。连接管17内对应于衰减光纤12的端部设有光纤 匹配液,所述光纤匹配液包围衰减光纤12的端面;连接管17对应于设置光纤匹配液的侧壁 设有排气孔11。所述光纤匹配液位于插芯体6与衰减光纤12端部形成的空腔内。第一插芯尾柄5对应于设置插芯体6的另一端穿入第一插芯腔体4内,第二插芯 尾柄18对应于设置插芯体6的另一端穿入第二插芯腔体13内。第一插芯尾柄5、第二插芯 尾柄18对应于穿入第一插芯腔体4、第二插芯腔体13内的端部分别穿过插芯推3下端的固 定孔8及压接扭2下端的定位孔7。第一插芯尾柄5穿过插芯推3下端的固定孔8后,通过 预先在第一插芯尾柄5与固定孔8上设置粘结胶,使第一插芯尾柄5与插芯推3固定连接, 通过插芯推3能调整第一插芯尾柄5位于第一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接线性衰减器,包括衰减光纤(12),所述衰减光纤(1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17),所述衰减光纤(12)的端部均伸入对应的连接管(17)内,并与连接管(17)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17)对应于设有衰减光纤(12)的另一端均设有插芯体(6),所述插芯体(6)的一端伸入连接管(17)内,并能够在连接管(17)内滑动;连接管(17)内对应于衰减光纤(12)的端部设有光纤匹配液,所述光纤匹配液包围衰减光纤(12)的端部;连接管(17)对应于设置光纤匹配液的侧壁设有排气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敏霞李学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