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624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力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助力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助力自行车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已经广泛使用

助力自行车的驱动马达通过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进而驱动整个助力自行车前行,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中通常设置有单向离合器,用于防止驱动马达反转导致的意外,以及减小无助力骑行的阻力

[0003]但是单向离合器无法承受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因此单向离合器中的内圈齿轮和外圈齿轮之间存在一定的径向和轴向间隙,齿轮受到径向载荷作用时,容易出现偏摆,从而导致啮合噪音

特别是驱动马达转速或扭矩波动情况下,容易出现单向离合器的反复离合与超越状态的切换,从而产生振动和噪音

此外,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中的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啮合传动的噪声也比较大

[0004]因此,亟需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及助力自行车,在保证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第二传动轴件

第三传动轴件以及第四传动轴件;所述第三传动轴件包括:
[0008]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件啮合传动;
[0009]外圈齿轮,套设在所述齿轮轴的外周,所述外圈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件啮合传动;
[0010]单向离合器,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和所述齿轮轴之间;以及
[0011]阻尼片,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和所述齿轮轴之间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轴与所述外圈齿轮轴向方向的端面接触区域之间夹设有所述阻尼片;和
/

[0013]所述齿轮轴与所述外圈齿轮径向方向的接触区域之间夹设有所述阻尼片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尼片采用塑料材质或者橡胶材质制成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轴包括:
[0016]传动轴;
[0017]内圈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所述单向离合器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和所述内圈齿轮之间,并且所述阻尼片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和所述内圈齿轮之间;以及
[0018]啮合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内圈齿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件啮合传动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圈齿轮为斜齿轮,以使所述外圈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件啮合传动时,所述外圈齿轮的下端面与所述内圈齿轮的上端面相抵接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轴件还包括轴承以及限位环,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设置有环形抵接台阶,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并且抵压在所述环形抵接台阶上,所述轴承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上,并且所述轴承抵压在所述限位环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圈齿轮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环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活动间隙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动间隙为
0.05mm

0.15mm。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
[0023]滚动体,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和所述内圈齿轮之间,所述滚动体包括多个圆柱滚子以及多个异型滚子,多个所述圆柱滚子以及多个所述异型滚子围绕所述内圈齿轮的外周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圆柱滚子和所述异型滚子外圈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异型滚子的圆周侧面设置有不共心的第一圆弧面以及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内圈齿轮外圆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外圈齿轮的内圆面接触配合;以及
[0024]弹性定位圈,套设在所述滚动体的外周,并且容置在所述定位槽中

[0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外圈齿轮的下端面和所述内圈齿轮的上端面之间,并且所述圆柱滚子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异型滚子的上端面

[0026]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圆柱滚子在所述环状结构中均匀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圆柱滚子的数量少于所述异型滚子的数量

[00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还包括第一传动轴件,所述第一传动轴件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
[0028]所述第二传动轴件包括连接轴

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上,并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件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件啮合传动;
[0029]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面采用树脂材质制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轮辐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3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轮辐的最大外轮廓直径
D1
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D2
之差小于
1.5
倍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法向模数

[0031]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第一传动轴件

第二传动轴件

第三传动轴件以及第四传动轴件,所述第一传动轴件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
[0032]所述第二传动轴件包括连接轴

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套设固定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上,并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件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件啮合传动;
[003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面采用树脂材质制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轮辐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3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轮辐的最大外轮廓直径
D1
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D2
之差小于
1.5
倍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法向模数

[0035]一种助力自行车,包括车体

驱动马达以及如上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所述
驱动马达以及所述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均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车体的车轮传动连接

[00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该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第二传动轴件

第三传动轴件以及第四传动轴件,第三传动轴件包括齿轮轴

外圈齿轮

单向离合器及阻尼片,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第二传动轴件
(2)、
第三传动轴件
(3)
以及第四传动轴件
(4)
;所述第三传动轴件
(3)
包括:齿轮轴
(31)
,所述齿轮轴
(31)
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件
(4)
啮合传动;外圈齿轮
(32)
,套设在所述齿轮轴
(31)
的外周,所述外圈齿轮
(32)
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件
(2)
啮合传动;单向离合器
(33)
,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
(32)
和所述齿轮轴
(31)
之间;以及阻尼片
(34)
,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
(32)
和所述齿轮轴
(31)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
(31)
与所述外圈齿轮
(32)
轴向方向的端面接触区域之间夹设有所述阻尼片
(34)
;和
/
或所述齿轮轴
(31)
与所述外圈齿轮
(32)
径向方向的接触区域之间夹设有所述阻尼片
(3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
(34)
采用塑料材质或者橡胶材质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
(31)
包括:传动轴
(311)
;内圈齿轮
(312)
,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轴
(311)
的外周上,所述单向离合器
(33)
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
(32)
和所述内圈齿轮
(312)
之间,并且所述阻尼片
(34)
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
(32)
和所述内圈齿轮
(312)
之间;以及啮合齿轮
(313)
,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轴
(311)
的外周上,所述啮合齿轮
(313)
与所述内圈齿轮
(312)
沿所述传动轴
(311)
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啮合齿轮
(313)
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件
(4)
啮合传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齿轮
(32)
为斜齿轮,以使所述外圈齿轮
(32)
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件
(2)
啮合传动时,所述外圈齿轮
(32)
的下端面与所述内圈齿轮
(312)
的上端面相抵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件
(3)
还包括轴承
(35)
以及限位环
(36)
,所述传动轴
(311)
的外周上设置有环形抵接台阶
(3111)
,所述限位环
(36)
套设在所述传动轴
(311)
的外周上并且抵压在所述环形抵接台阶
(3111)
上,所述轴承
(35)
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轴
(311)
的外周上,并且所述轴承
(35)
抵压在所述限位环
(36)
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圈齿轮
(32)
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环
(36)
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活动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间隙为
0.01mm

0.15mm。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
(33)
包括:滚动体
(331)
,夹设在所述外圈齿轮
(32)
和所述内圈齿轮
(312)
之间,所述滚动体
(331)
包括多个圆柱滚子
(3311)
以及多个异型滚子
(3312)
,多个所述圆柱滚子
(3311)
以及多个所述异型滚子
(3312)
围绕所述内圈齿轮
(312)
的外周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圆柱滚子
(3311)
和所述异型滚子
(3312)
外圈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槽
(3313)
,所述异型滚子
(3312)
的圆周侧面
设置有不共心的第一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阳陈志华曾奇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