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20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针织布,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抑菌层,抑菌层的一侧粘接有外层,抑菌层由疏水纱线纬编而成,外层由亲水纱线纬编而成且呈网眼结构,抑菌层和外层形成波浪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网眼结构增加外层的透光性,使抑菌层能受到更多的光照,抑制细菌滋生,同时抑菌层拦截光线,通过抑菌层与外层的亲水性差异,实现从抑菌层到外层的单向导湿,使抑菌层保持干燥,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波浪状的结构增加了抑菌层和外层的接触面积以及外层和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层和抑菌层之间的导湿效果以及外层的散湿效果,银离子纤维为抑菌层提供了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的抗菌抑菌效果。的抗菌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菌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抑菌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因为良好的柔软性和延展性,常被作为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的原料,而衣物的性能很大一部分是由其原料的性能来体现的,因此,不同的针织布制成的衣物具有不同的性能。
[0003]在炎热的天气里,体表会有较多汗液,出于防晒的需求,衣物又要有良好的遮光性,在体表形成昏暗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在衣物内侧出现大量细菌滋生。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针织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抑菌针织布,包括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一侧粘接有外层,所述抑菌层由疏水纱线纬编而成,所述外层由亲水纱线纬编而成且呈网眼结构,所述抑菌层和外层形成波浪状结构。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抑菌层由疏水纱线纬编成在经向上交替间隔的纬平组织和罗纹组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纱线由芯纤维和缠绕在芯纤维外的缠绕纤维组成,所述芯纤维为截面为C字形的异形纤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疏水纱线纬编成具有纬向条状网眼结构的集圈组织,所述外层和抑菌层在纬向上呈波浪状结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水纱线为亚麻纱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纤维为银离子纤维,所述芯纤维为涤纶纤维。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网眼结构增加外层的透光性,使抑菌层能受到更多的光照,抑制细菌滋生,同时抑菌层拦截光线,通过抑菌层与外层的亲水性差异,实现从抑菌层到外层的单向导湿,使抑菌层保持干燥,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波浪状的结构增加了抑菌层和外层的接触面积以及外层和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层和抑菌层之间的导湿效果以及外层的散湿效果,通过罗纹组织来增加抑菌层的柔软度,提高舒适性,通过纬平组织来进一步增加抑菌层和外层的接触面积,银离子纤维为抑菌层提供了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截面呈C字形的涤纶纤维形成导湿沟壑,提高了疏水纱线的导湿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抑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疏水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抑菌层;2、外层;3、疏水纱线;4、缠绕纤维;5、芯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一种抑菌针织布如图1所示,包括抑菌层1,抑菌层1的一侧粘接有外层2,抑菌层1由疏水纱线3纬编而成,外层2由亲水纱线纬编而成且呈网眼结构,抑菌层1和外层2形成波浪状结构,具体为外层2采用亲水纱线纬编而成并具有网眼结构,外层2与疏水纱线3纬编而成的抑菌层1粘接在一起,同时通过热压使针织布整体呈波浪状,通过网眼结构增加外层2的透光性,使抑菌层1能受到更多的光照,抑制细菌滋生,同时抑菌层1拦截光线,通过抑菌层1与外层2的亲水性差异,实现从抑菌层1到外层2的单向导湿,使抑菌层1保持干燥,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波浪状的结构增加了抑菌层1和外层2的接触面积以及外层2和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层2和抑菌层1之间的导湿效果以及外层2的散湿效果。
[0019]如图2、图3所示,抑菌层1由疏水纱线3纬编成在经向上交替间隔的纬平组织和罗纹组织,疏水纱线3由芯纤维5和缠绕在芯纤维5外的缠绕纤维4组成,芯纤维5为截面呈C字形的异形纤维,缠绕纤维4为银离子纤维,芯纤维5为涤纶纤维,具体为抑菌层1上形成在经向上交替间隔设置的纬平组织和罗纹组织,疏水纱线3由单股银离子纤维缠绕在三股同向并行的涤纶纤维外形成,通过罗纹组织来增加抑菌层1的柔软度,提高舒适性,通过纬平组织来进一步增加抑菌层1和外层2的接触面积,银离子纤维为抑菌层1提供了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截面呈C字形的涤纶纤维形成导湿沟壑,提高了疏水纱线3的导湿效果。
[0020]如图1所示,外层2由疏水纱线3纬编成具有纬向条状网眼结构的集圈组织,外层2和抑菌层1在纬向上呈波浪状结构,亲水纱线为亚麻纱线,具体为外层2通过在纬向上呈条状分布的集圈组织形成在经向上间隔设置的条状网眼结构,外层2和抑菌层1在纬向上呈在纬向上起伏的波浪状结构,亲水纱线由亚麻纤维加捻而成,通过使网眼和波浪状结构同向,保证抑菌层1上凸的部分和下凹的部分都能接受到光照,通过亚麻纱线使外层2具有一定抑菌效果和良好的亲水性。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一侧粘接有外层,所述抑菌层由疏水纱线纬编而成,所述外层由亲水纱线纬编而成且呈网眼结构,所述抑菌层和外层形成波浪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由疏水纱线纬编成在经向上交替间隔的纬平组织和罗纹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纱线由芯纤维和缠绕在芯纤维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九田针织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