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59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包括包括罐体、搅拌件;所述罐体内被多个隔离筒分割成同中心的多个搅拌区域;所述隔离筒上有缺口,搅拌过程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搅拌区域的料经缺口流动至外环的搅拌区域;所述搅拌件同时对所有搅拌区域一起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运行平稳,让原料之间能够充分接触、反应,更精确地实现了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更精确地实现了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更精确地实现了对反应温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


[0001]本实用涉及石油辅助剂
,特别是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若采用注水采油的方式,则会使得采出液含水量很多,因此需要脱水;由于这些水都是乳化后的,因此需要破乳后,才能去除;常见的破乳剂为聚合类破乳剂,破乳的效果取决于破乳剂制备时的聚合效果;而达到良好的聚合效果,则是对制备工艺、设备有一定要求。
[0003]现在许多公司在制备破乳剂时,采用的是普通的搅拌罐。普通搅拌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总体循环流动、湍流运动来实现搅拌。具体地说,一方面在搅拌器附近产生强剪切或湍流,形成湍流的混合区;另一方面产生高速射流,推动液体沿一定途径在罐内循环流动,这种大范围的流动称为总体运动。(普通的搅拌罐在改进过程中的思路是,加强湍流强度、流体总体运动的强度)
[0004]随着破乳剂的性能指标的提高,普通的搅拌罐制备的方式,逐渐跟不上制备工艺的要求。
[0005]基于此,根据本公司对破乳剂制备工艺的需求,在普通搅拌罐基础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解决了温度控制不精确、搅拌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0007]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搅拌罐的温度控制方面:通常是经壁进行加热、自行降温的方式来控制温度,或者在壁内通入具有温度的液体来进行温度控制;但是在罐体中心处的温度,并不能良好控制。
[0008]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搅拌罐在加强搅拌效果方面:通常是加强湍流的流动,加强流体中提运动的强度,目的是增加各中原料在单位时间内的接触次数;流体的流速,受搅拌速度、搅拌叶片形状影响,当达到一定上限后,很难再次提高搅拌效果。
[0009]本方案的主要对温度控制情况、搅拌效果方面,对搅拌机构进行相应结构设计。
[0010]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包括罐体、搅拌件;
[0011]所述罐体内被多个隔离筒分割成同中心的多个搅拌区域;
[0012]所述隔离筒上有缺口,搅拌过程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搅拌区域的料经缺口流动至外环的搅拌区域;
[0013]所述搅拌件同时对所有搅拌区域一起搅拌。
[0014]在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所述罐体内同轴心地设置有两个隔离筒,罐体内的搅拌区域从中心至外环依次为中心搅拌区域、中环搅拌局域、外环搅拌局域;
[0015]所述隔离筒的壁上沿竖直方向开有缺口;
[0016]搅拌过程中,相应的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经缺口从中心搅拌区域依次流至中环搅拌区域、外化搅拌区域。
[0017]在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所述隔离筒的壁内开有液腔,液腔内装有具有温度的液体;所述液腔内的液体经管道与罐体外的加热

冷却装置相连通;通过加热

冷却装置来控制液体的温度,从而经液体温度来控制罐体内料的反应温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隔离筒之间的液腔经管道连通;所述液腔沿整个隔离筒的壁开设,形成筒腔状;所述液腔经筒状的隔板分割成内液腔、外液腔,且隔板与液腔的顶壁还具有间隙;外液腔内的液体,经相应间隙流动至内液腔中。
[0019]在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所述搅拌件具有中心轴;在中心轴上装有多个门型架,门型架的端头装有搅拌臂;所述多个门型架对应多个搅拌区域,多个门型架在罐体的径向位置错位设置。
[002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臂包括杆件、叶片;所述杆件呈截面呈矩形状,多个叶片通过矩形筒、螺钉装在杆件上。
[0021]在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筒,罐体内设置有辅助盘;所述辅助盘在靠近中心位置开有多个漏料口;料经进料筒掉落至辅助盘上,再经过漏料口掉落至中心位置的搅拌区域内。
[0022]工作时:
[0023]S1、原料通过进料筒掉落至辅助盘上,然后在辅助盘靠近中心位置,经漏料口掉落在中心搅拌区域内进行搅拌(由于原料最初掉落在中心搅拌区域,原料之间在中心区域处能充分接触,从而能在中心区域进行充分搅拌反应,相比于传统的原料进入整个罐体内的方式再搅拌的方式,本方案的搅拌效果更好);
[0024]S2、料在中心区域进行搅拌、反应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缺口逐渐键入到中环搅拌区域,然后在中环搅拌区域内搅拌、反应;
[0025]S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中环搅拌区域的料经相应缺口进入到外环搅拌区域内,进行搅拌、反应。
[0026]通过工作时的步骤S1

S3,能够看出:本方案的料依次在中心搅拌区域、中环搅拌区域、外环搅拌区域进行搅拌,分三次进行搅拌,每个搅拌区域的体积相比于传统的料在整个罐体流动的体积更小,更利于原料之间的接触、反应。
[0027]在步骤S1

S3中,由于每个搅拌区域具有相应的隔离筒,通过控制每一个隔离筒内液腔中液体的温度来相应搅拌区域的温度,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只有罐体壁加热/冷却的方式而言,能更好地控制每个搅拌区域的温度。(具体地说,传统的搅拌罐保持低温,是通过壁来进行控制温度的;但是热量/冷量传递过程,是从壁传递至中心处,中心处的原料不容易得到及时的降温,因此低温控制效果并不好。本方案,将隔离筒设置在了罐体内,隔离筒到相应搅拌区域的距离更短,更利于热量/冷量的传递,能更好地控制罐体内的温度,从而更精确控制破乳剂制备工艺中的温度要求)
[002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1)通过设置隔离筒将罐体内部分成多个搅拌区域,每个搅拌区域的体积小,利于原料之间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0030]通过在隔离筒上开设缺口,当中心位置的搅拌区域的料搅拌后,在离心力作用下
自动进入外环的位置进行搅拌,相当于料需要依次进行多次搅拌;相比于在一个罐体内一次进行搅拌的方式,本方案更容易让原料之间充分接触反应;
[0031](2)通过在隔离筒内设置液腔,使得罐体内每个搅拌区域的温度都能得到良好地控制,相比于传统的仅在罐壁进行温度控制的方式,本方案对于料的温度控制更好,更利于精确控制反应的温度条件;
[0032](3)搅拌件结构,一方面中心轴上端均受到力,另一方面多个安装架之间在径向上交错设置,这样搅拌件在转动过程中整个罐体不容易晃动,能更好地保持平稳性;
[0033](4)辅助盘和进料筒的设计,相比于传统的进料方式,实现了料掉落在罐体内的中心位置处。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搅拌件与辅助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辅助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隔离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隔离筒上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隔离筒下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各隔离筒之间液腔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包括罐体(1)、搅拌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被多个隔离筒(3)分割成同中心的多个搅拌区域(4);所述隔离筒(3)上有缺口(302),搅拌过程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搅拌区域(4)的料经缺口(302)流动至外环的搅拌区域(4);所述搅拌件(2)同时对所有搅拌区域(4)一起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同轴心地设置有两个隔离筒(3),罐体(1)内的搅拌区域(4)从中心至外环依次为中心搅拌区域、中环搅拌局域、外环搅拌局域;所述隔离筒(3)的壁上沿竖直方向开有缺口(302);搅拌过程中,相应的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经缺口(302)从中心搅拌区域依次流至中环搅拌区域、外化搅拌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破乳剂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3)的壁内开有液腔(301),液腔(301)内装有具有温度的液体;所述液腔(301)内的液体经管道与罐体(1)外的加热

冷却装置相连通;通过加热

冷却装置来控制液体的温度,从而经液体温度来控制罐体(1)内料的反应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琪杨彦春刘哲张悦彭潇谭健巫宛谦张亚鑫孔文鑫未海洋易鹏成范贤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庆井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