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净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33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玻璃钢净化罐,属于市政与环保技术领域。玻璃钢净化罐,它包括筒体、左封头、右封头,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均为玻璃钢材质,左封头位于筒体的左端,右封头位于筒体的右端,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为一体结构,筒体上设有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与筒体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排及以上的内支撑杆层,相邻的内支撑杆层与内支撑杆层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筒体的外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个以上的环形外加强筋,相邻的外加强筋与外加强筋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耐腐蚀性能强、刚度好、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玻璃钢净化罐,属于市政与环保

技术介绍
玻璃钢整体净化罐采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树脂等材料制备而成。由于净化罐的 整体结构全部采用玻璃钢材料,因此结构不仅强度高,而且耐腐蚀性能与密封性好。这样, 将使得净化罐结构的使用寿命长,而且解决了砖砌化粪池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但目前投入使用的玻璃钢净化罐(俗称玻璃钢化粪池)仍有缺陷和不足,最主要 表现为为了满足罐体刚度要求,一般采用增加厚度或采用钢结构作为结构的骨架部分。增 加厚度将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难以推广;而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较差,长期使用难免造成 钢结构腐蚀,从而降低净化罐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强、刚度好、成本低的玻璃钢净化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玻璃钢净化罐,它包括筒体、左封头、右 封头,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均为玻璃钢材质,左封头位于筒体的左端,右封头位于筒体的 右端,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为一体结构,筒体上设有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 放接头与筒体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排及以上的内支撑 杆层,相邻的内支撑杆层与内支撑杆层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筒体的外壁上沿轴向固定 有2个以上的环形外加强筋,相邻的外加强筋与外加强筋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所述的外加强筋与内支撑杆层交错布置。筒体上位于最左边一个外加强筋与筒体的左端距离200mm以上,位于最右边一个 外加强筋与筒体的右端距离200mm以上。所述的内支撑杆层由连接板和2根及以上的内支撑杆组成,连接板位于筒体内, 支撑杆的一端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和内支撑 杆均为玻璃钢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玻璃钢净化罐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玻璃钢制作,耐腐蚀性能强,延长了结构的 使用寿命;2)筒体内部采用间隔设置内支撑杆层,筒体的外壁上间隔设置外加强筋,增加了 筒体的刚度,提高了筒体结构的抗外压能力。例如DN3500玻璃钢净化罐采用本专利技术,即采 用内支撑杆和外加筋,蒙皮壁厚仅需10mm,其抗外压刚度达到ISOOOPa,可承受2. 5m静土压 以及汽车动荷载的联合作用;如果不采用本专利技术,不设内支撑杆和外加筋,仅依靠IOmm壁 厚,其抗外压刚度仅不到40Pa,无法承受任何外压荷载;或者不采用本专利技术,使玻璃钢净化 罐的抗外压刚度同样达到18000Pa,则壁厚需80mm,其成本将会成倍增加。3)封头也采用不同截面的加强筋结构,增加了封头的刚度。4)采用内设内支撑杆,外设外加强筋,使得玻璃钢净化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内支撑杆与筒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沿C-C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左封头的左视图;图7是图6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中1-筒体,2-内支撑杆,3-外加强筋,4-左封头,5-右封头,6_连接板,7_蒙 板,8-凸形筋,9-盖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玻璃钢净化罐,它包括筒体1、左封头4、右封头5,筒体1、左封头4和 右封头5均为玻璃钢材质,左封头4位于筒体1的左端,右封头5位于筒体1的右端,筒体 1、左封头4和右封头5为一体结构,筒体1上设有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放接 头与筒体ι为一体结构;筒体ι的内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排及以上的内支撑杆层(本实施 例的图1中采用3排,具体数量可根据筒体1直径的大小确定,筒体直径大,内支撑杆层的 数量就多),相邻的内支撑杆层与内支撑杆层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本实施例的图1中采 用500mm),筒体1的外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个以上的环形外加强筋3 (具体数量可根据筒 体1直径的大小确定,筒体直径大,外加强筋的数量就多),相邻的外加强筋与外加强筋之 间相距离200mm以上(本实施例采用500mm)。所述的外加强筋3与内支撑杆层交错布置。外加强筋为玻璃钢材质。筒体1内位于最左边一个外加强筋与筒体1的左端距离200mm以上(本实施例采 用500mm),位于最右边一个外加强筋与筒体1的右端距离200mm以上(本实施例采用500mm 注图1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所述的内支撑杆层(即每排)由连接板6和2根及以上的内支撑杆2组成(本实 施例的图2中采用6根内支撑杆2,均布,即相互成60°的夹角),连接板6位于筒体1内 (本实施例的图2中连接板采用圆形),支撑杆2的一端与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如图3所 示),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连接板和内支撑杆均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的内支撑杆的截面为空心截面(如图5所示)。所述的左封头4为蒙板7上设有凸形筋8 (如图6、图7所示),凸形筋8与蒙板7 为一体结构,凸形筋8为4条以上(本实施例的图6中采用8条);右封头5的结构与左封 头4的结构相同。蒙板7的内侧固定有盖板9(如图7所示)。玻璃钢净化罐的具体制作工艺是1)封头结构形式由蒙板7与凸形筋8组成,蒙板7与凸形筋8为一体结构。凸形 筋8主要由结构层或结构层与内衬层组成;蒙板由结构层和内衬层组成。封头采用模具内糊工艺,首先糊制结构层,然后糊制内衬层。模具有蒙板外模与内凸形筋槽。其制作过程为在模具上涂脱模剂,将玻璃纤维织物等增强材料分片依次铺设在模具上,边铺设增强材 料边浸涂树脂,使得封头蒙板与凸形筋尺寸分别达到设计的结构尺寸;然后再糊制内衬层 封头的内衬层由次内衬层和表面内衬层组成。次内衬层由玻璃纤维短切喷射纱组成;表面 内衬层由玻璃纤维表面毡组成。2)将其中一个封头(如左封头)安装在筒体模具的一端(如左端),首先制作玻 璃钢内衬,并用玻璃纤维织物、树脂将该封头与筒体连接在一起。3)当筒体达到一定厚度后,进行脱模;然后将内支撑杆层(内支撑杆)糊在筒体 内部。4)将另一个封头安装在筒体的另一端。在两端封头上安装糊制缠绕轴。5)通过缠绕设备及筒体的缠绕轴进行整体缠绕,直至达到设计壁厚。6)筒体的外壁上沿轴向缠绕外加强筋3。外加强筋为玻璃钢材质,采用现有玻璃 钢制作工艺。7)在筒体1上开设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与筒体1为一体结 构。权利要求玻璃钢净化罐,它包括筒体(1)、左封头(4)、右封头(5),筒体(1)、左封头(4)和右封头(5)均为玻璃钢材质,左封头(4)位于筒体(1)的左端,右封头(5)位于筒体(1)的右端,筒体(1)、左封头(4)和右封头(5)为一体结构,筒体(1)上设有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与筒体(1)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内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排及以上的内支撑杆层,相邻的内支撑杆层与内支撑杆层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筒体(1)的外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个以上的环形外加强筋(3),相邻的外加强筋与外加强筋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强筋(3)与内支撑 杆层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净化罐,其特征在于筒体(1)上位于最左边一个外 加强筋与筒体(1)的左端距离200mm以上,位于最右边一个外加强筋与筒体(1)的右端距 离200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净化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玻璃钢净化罐,它包括筒体(1)、左封头(4)、右封头(5),筒体(1)、左封头(4)和右封头(5)均为玻璃钢材质,左封头(4)位于筒体(1)的左端,右封头(5)位于筒体(1)的右端,筒体(1)、左封头(4)和右封头(5)为一体结构,筒体(1)上设有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进口接头和排放接头与筒体(1)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内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排及以上的内支撑杆层,相邻的内支撑杆层与内支撑杆层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筒体(1)的外壁上沿轴向固定有2个以上的环形外加强筋(3),相邻的外加强筋与外加强筋之间相距离200m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玉李卓球陈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