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28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体、多个模芯和下模体,所述上模体与所述下模体之间具有多个模腔,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模腔内,所述模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在所述模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开口向外侧延伸,在所述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模架,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架上,所述模架上前后至少排列设置有两个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左右两个模架,并在模架上设置滑轮,滑轮在实际生产时,其可以滑动设置在轨道上,以便于在放料或成型取出时,均可拉动在轨道上移动,免去现有需要人工搬运的问题,减少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现有热塑成型的产品60,其在制成前,需要将胶料包覆在模芯30上,然后再将携带胶料的模芯放入至下模体20的模腔内,然后再将上模体10合并进行加工。然后将整个组装好的模具移动至热塑机内进行热塑成型,成型的产品60会包覆在模芯30上。因此,在脱模时,需要将模芯30取出,然后通过人工将产品60从模芯30中分离。然而,现有在脱模前,需要通过人工从下模体20中依次取出多个模芯30,模芯30由实现的金属制成,其重量较重,人工频繁的搬运,不仅严重消耗体力,而且并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减少人工操作、减少体力消耗、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体、多个模芯和下模体,所述上模体与所述下模体之间具有多个模腔,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模腔内,所述模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在所述模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开口向外侧延伸,在所述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模架,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架上,所述模架上前后至少排列设置有两个滑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体的边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下模体的边角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由上往下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0006]作为优选,所述模腔设置在所述下模体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模体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嵌入至所述模腔内的成型凸起部。
[0007]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人工操作、减少体力消耗、便于上下料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所述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模架,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架上,所述模架上前后至少排列设置有两个滑轮。本技术设置左右两个模架,并在模架上设置滑轮,滑轮在实际生产时,其可以滑动设置在轨道上,以便于在放料或成型取出时,均可拉动在轨道上移动,免去现有需要人工搬运的问题,减少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1]图4为本技术安装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参见图1

图5,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体10、多个模芯30和下模体20,所述上模体10与所述下模体20之间具有多个模腔210,所述模芯30设置在所述模腔210内,所述模腔2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200,在所述模芯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310,所述延伸部310穿过所述开口200向外侧延伸,在所述下模体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模架40,所述延伸部310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架40上,所述模架40上前后至少排列设置有两个滑轮50。
[0015]本技术设置左右两个模架,并在模架上设置滑轮,滑轮在实际生产时,其可以滑动设置在轨道上,以便于在放料或成型取出时,均可拉动在轨道上移动,免去现有需要人工搬运的问题,减少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0016]参见图4,在实际应用时,滑轮50在轨道70中滑动。轨道70由上轨道710和下轨道720组成,下轨道720接驳与上轨道710的中部且位于上轨道710后部的下方。
[0017]在备料时,滑轮50位于上轨道710的后部,此时,工人可以将胶料缠绕在模芯30上。
[0018]而在完成加工后,模芯30需要拉出时,其在轨道70的上轨道710的前部拉出,通过上轨道710与下轨道720的接驳口进入到下轨道720内。而此时,原本位于上轨道710的后部内完成备料的模芯30则向前移动至上轨道710的前部进行加工工序。
[0019]参见图3,所述上模体10的边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120,所述下模体20的边角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槽220,所述定位柱120由上往下插接在所述定位槽220内。
[0020]参见图3,所述模腔210设置在所述下模体20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模体10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嵌入至所述模腔210内的成型凸起部110。
[00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体(10)、多个模芯(30)和下模体(20),所述上模体(10)与所述下模体(20)之间具有多个模腔(210),所述模芯(30)设置在所述模腔(210)内,所述模腔(2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200),在所述模芯(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310),所述延伸部(310)穿过所述开口(200)向外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体(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模架(40),所述延伸部(310)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架(40)上,所述模架(4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爱琴冼少辉刘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雄兵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