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11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及航空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

安装结构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中涡轮机匣外环与转子叶片叶尖之间的间隙对于涡轮的效率以及发动机的耗油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叶尖同静子机匣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存在的压差作用下,燃气会产生泄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增加油耗

因此,从耗油率的角度希望叶尖间隙尽可能小

由于受到温度

离心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叶片和机匣的膨胀响应不同,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叶尖和机匣之间的间隙也随之改变

叶尖间隙过小又会导致叶片和机匣之间产生摩擦,降低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为了防止由于叶尖间隙改变而带来的不利效果,控制机匣的热膨胀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目的是通过间隙控制系统
(Clearance Control)
来实现的

通过间隙控制,发动机工作效率提高,耗油率降低

[0003]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按照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开环式

半闭环式和全闭环式

完全开环的主动间隙控制系统只有预先调节计划,不适用对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半闭环主动间隙控制通过机载传感器测量
T495、N2、T3
等状态参数,根据预先的控制计划或
EEC
内置间隙模型计算间隙控制阀门开度,此种控制方式因控制精度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全闭环式的完全主动间隙控制技术在线测量叶尖间隙,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此项技术的关键是叶尖间隙传感器,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彻底解决叶尖间隙在线测量难题

因此目前在进行涡轮间隙控制时半闭环控制是最常用的方案

[0004]在半闭环的控制方案里,虽然通过机匣壁温传感器直接测量涡轮机匣温度,但是传统的机匣壁温传感器受涡轮机匣高温高振动影响,可靠性较低,仅有少量机型采用此种传感器参与主动间隙控制控制逻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能够提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温度测量可靠性

[0006]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其能够提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温度测量可靠性

[0007]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其能够提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温度测量可靠性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09]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包括:连接器

线缆以及受感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受感部通过所述线缆电连接;所述受感部用于与机匣侧肋连接,以检测所述机匣侧肋的温度;所述线缆用于将表征所述温度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所述受
感部包括第一受感部和第二受感部,所述第一受感部和所述第二受感部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侧肋的两侧

[0010]可选地,所述线缆包括主线缆

第一分线缆和第二分线缆,所述主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主线缆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分线缆和第二分线缆连接,所述第一分线缆与所述第一受感部连接,所述第二分线缆与所述第二受感部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分线缆与所述第一受感部之间通过弹性段连接;和
/
或,
[0012]所述第二分线缆与所述第二受感部之间通过弹性段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受感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机匣侧肋的一侧,所述第二受感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机匣侧肋的另一侧

[0014]可选地,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还包括卡箍螺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受感部通过一所述卡箍螺栓紧固在所述机匣侧肋上,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受感部通过一所述卡箍螺栓紧固在所述机匣侧肋上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受感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设置有陶瓷垫片;和
/
或,
[0016]所述第二受感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陶瓷垫片

[0017]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

机匣以及上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所述机匣具有机匣侧肋以及机匣主体,所述机匣侧肋凸出所述机匣主体设置,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匣主体的一端,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的连接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匣侧肋,所述线缆连接所述受感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

[0018]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匣主体的法兰边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线缆外固定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0020]一种航空发动机,所述航空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

[00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

安装结构及航空发动机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包括连接器

线缆以及受感部,连接器与受感部通过线缆电连接,受感部包括第一受感部和第二受感部,第一受感部和第二受感部分别位于机匣侧肋的两侧,并与机匣侧肋连接,从而检测机匣侧肋的温度,线缆用于将表征温度的信号传输至连接器,由于同时具有感测温度的第一受感部和第二受感部,从而提升了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的检测可靠性,同时有助于增加间隙控制系统对机匣温度器判故的依据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支架

机匣以及上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

由于该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因此也具有能够提升检测可靠性

有助于增加间隙控制系统对机匣温度器判故的依据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其包括上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安装结构,因此也具有能够提升检测可靠性

有助于增加间隙控制系统对机匣温度器判故的依据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包括:连接器

线缆以及受感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受感部通过所述线缆电连接;所述受感部用于与机匣侧肋连接,以检测所述机匣侧肋的温度;所述线缆用于将表征所述温度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感部包括第一受感部和第二受感部,所述第一受感部和所述第二受感部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侧肋的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主线缆

第一分线缆和第二分线缆,所述主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主线缆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分线缆和第二分线缆连接,所述第一分线缆与所述第一受感部连接,所述第二分线缆与所述第二受感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线缆与所述第一受感部之间通过弹性段连接;和
/
或,所述第二分线缆与所述第二受感部之间通过弹性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受感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机匣侧肋的一侧,所述第二受感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机匣侧肋的另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匣壁温传感器还包括卡箍螺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受感部通过一所述卡箍螺栓紧固在所述机匣侧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冬雨唐雨晴田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