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05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体、履带行走机构、消防水炮系统、推铲系统、摄像系统、照明系统、自喷淋系统、报警灯和绞盘系统,所述机器人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且机器人车体的前部设置有消防水炮系统;所述机器人车体的头部设置有推铲系统,且机器人车体的后部上侧安装有摄像系统,且机器人车体的左右两边安装有喷淋系统,所述机器人车体前上部安装有报警灯,且机器人车体尾部安装有绞盘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功能模块化设计,搭载了可升降云台系统、快装快换消防水炮系统、推铲系统、绞盘系统、自喷淋系统等多种功能系统,可在现场复杂场景下开展多种救援作业,极大增强机器人的消防救援能力。极大增强机器人的消防救援能力。极大增强机器人的消防救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实际需求,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中地面移动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比如消防、排爆、侦察、安防等领域。目前,燃油动力的机器人适用于,公路铁路,隧道火灾;地铁车站与隧道火灾;地下设施与货场火灾;大跨度大空间火灾;石化油库与炼制厂火灾;危险火灾目标的进攻与掩护;人员不易接近的火灾扑救。在对比文件“CN202122341655.3一种耐高温灵活调节的消防机器人”的说明书中提及“所述消防机器人机体上位于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防尘薄膜,所述消防机器人机体上位于容纳槽上方开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便于安装的降温喷气组件”,对比文件中的消防机器人所采用调节组件和降温喷气组件,仅能提供一定的灭火降温功能,实际灾害场景复杂,救援作业需求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以解决对比文件中的消防机器人所采用调节组件和降温喷气组件,仅能提供一定的灭火降温功能,实际灾害场景复杂,救援作业需求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体、履带行走机构、消防水炮系统、推铲系统、摄像系统、照明系统、自喷淋系统、报警灯和绞盘系统,
[0005]所述机器人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且机器人车体的前部设置有消防水炮系统;所述机器人车体的头部设置有推铲系统,且机器人车体的后部上侧安装有摄像系统,并且摄像系统内安装有控制盒;
[0006]所述机器人车体头部两侧和尾部两侧设置有照明系统,且机器人车体的左右两边安装有喷淋系统,所述机器人车体前上部安装有报警系统,且机器人车体尾部安装有绞盘系统;且水炮系统、推铲系统、摄像系统、照明系统、喷淋系统、报警灯和绞盘系统均与控制盒通过线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车体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拓展平台,且机器人车体尾部两端均设置有通讯天线,并且机器人车体尾部左侧安装有仪表盘,同时机器人车体尾部设置有两个急停开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车体内部设置由控制盒、电池、柴油发动机系统和液压系统。
[0009]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内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前侧安装有驱动轮,支撑架的上端后侧安装有导向轮,且支撑架的下端前部安装有前支撑轮,支撑架的下端后部安装有后支撑轮,并且支撑架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多组支撑小轮,每组支撑小轮上均安装有减震器,同时驱动轮、前支撑轮、支撑小轮、导向轮和后支撑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炮系统的前端设置有水炮主体,且水炮主体设置水炮摄像头、水炮热成像摄像头和有水炮控制盒,并且水炮系统中的水炮主体通过一组快装快换法兰安装在设置在机器人车体内的水管的一端头上,同时机器人车体内的水另一端设置有万向节和自动脱水带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铲系统的后部设置有两组液压缸,且两组液压缸的前端固定在推铲头的后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系统包括有球机云台、云台升降组件和全景摄像头,且云台升降组件位于摄像系统的下部,并且云台升降组件的上端安装有球机云台,同时云台升降组件位于在机器人车体后部中间,且全景摄像头设置在机器人车体的四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前照大灯和示廓灯,且前照大灯设置在机器人车体的头部两侧,并且示廓灯设置在机器人车体尾部两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履带行走机构设置在机器人车体两侧,并于液压马达相连接,柴油发动机系统通过驱动液压马达进而驱动履带行走机构。
[0016]2.推铲系设置在机器人车体的头部,通过两个液压缸伸缩实现推铲头的升降,灵活调整推铲高度,可有效清障,开展救援。
[0017]3.摄像系统不使用时,可全收缩于车体内部,使用时,打开车体上的云台盖,球基云台随云台升降组件一起升起,提供图像信息,设置在机器人车体四周的全景摄像头可提供机器人四周图像信息,可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下有效帮助操作者操作机器人。
[0018]4.水炮主体设置有水炮控制盒以控制水炮运动及出水型式,水炮摄像头提供图像信息,水炮热成像摄像头提供火源识别功能。
[0019]5.自喷淋系统设置在机器人车体的两边,当机器人温度过高时,打开电磁阀通过自喷林喷头喷水对机器人降温。
[0020]6.报警系统设置在机器人车体前上部,报警灯打开,可起警示作用。
[0021]7.绞盘系统图设置在本体尾部,可用于在恶劣环境下的自救和施救。
[0022]8.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消防机器人通过功能模块化设计,搭载了可升降云台系统、快装快换消防水炮系统、推铲系统、绞盘系统、自喷淋系统等多种功能系统,可在现场复杂场景下开展多种救援作业,极大增强机器人的消防救援能力。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前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后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器人车体;1

1、拓展平台;1

2、通讯天线;1

3、仪表盘;1

4、急停开关;1

5、控制盒;1

6、电池;1

7柴油发动机系统;1

8、液压系统;2、履带行走机构;2

1、驱动轮;2

2、履带;2

3、前支撑轮;2

4、支撑架;2

5、减震器;2

6、支撑小轮;2

7、导向轮;2

8、后支撑轮;3、消防水炮系统;3

1、水炮主体;3

2、水炮摄像头;3

3、水炮热成像摄像头;3

4、万向节;3

5、自动脱水带装置;4、推铲系统;4

1、推铲头;4

2、液压缸;5、摄像系统;5

1、球机云台;5

2、云台升降组件;5

3、全景摄像头;6、照明系统;6

1、前照大灯;6

2、示廓灯;7、自喷
淋系统;8、报警灯;9、绞盘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体(1)、履带行走机构(2)、消防水炮系统(3)、推铲系统(4)、摄像系统(5)、照明系统(6)、自喷淋系统(7)、报警灯(8)和绞盘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车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2),且机器人车体(1)的前部设置有消防水炮系统(3);所述机器人车体(1)的头部设置有推铲系统(4),且机器人车体(1)的后部上侧安装有摄像系统(5),并且摄像系统(5)内安装有控制盒(1

5);所述机器人车体(1)头部两侧和尾部两侧设置有照明系统(6),且机器人车体(1)的左右两边安装有喷淋系统(7),所述机器人车体(1)前上部安装有报警灯(8),且机器人车体(1)尾部安装有绞盘系统(9);且水炮系统(3)、推铲系统(4)、摄像系统(5)、照明系统(6)、喷淋系统(7)、报警灯(8)和绞盘系统(9)均与控制盒(1

5)通过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车体(1)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拓展平台(1

1),且机器人车体(1)尾部两端均设置有通讯天线(1

2),并且机器人车体(1)尾部左侧安装有仪表盘(1

3),同时机器人车体(1)尾部设置有两个急停开关(1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车体(1)内部设置由控制盒(1

5)、电池(1

6)、柴油发动机系统(1

7)和液压系统(1

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内设置有支撑架(2

4),支撑架(2

4)的上端前侧安装有驱动轮(2

1),支撑架(2

4)的上端后侧安装有导向轮(2

7),且支撑架(2

4)的下端前部安装有前支撑轮(2

3),支撑架(2

4)的下端后部安装有后支撑轮(2

8),并且支撑架(2

4)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多组支撑小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永贺黄祝青翟睿储淼淼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