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炒锅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86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炒锅锅盖,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搅拌铲,锅盖本体包括能够与锅体合盖的盖体,还包括设置于盖体的驱动装置、操作面板及MCU,驱动装置驱动搅拌铲动作,搅拌铲与驱动装置插接,搅拌铲与驱动装置的接触面均具有电性连接面;搅拌铲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锅体内壁温度,并与电性连接面电性连接;驱动装置、电性连接面及操作面板均与MCU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搅拌铲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智能锅底部的温度,提高了智能锅加热温度测量的准确度,有助于准确记录和控制智能锅的加热;通过插接槽将搅拌铲与盖体可拆卸连接,当烹饪完成后,能够方便的将搅拌铲拆卸清洗。洗。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炒锅锅盖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炒锅锅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家用厨房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炒菜系统逐渐发展为厨房内重要设备,其包括灶台部分和智能锅部分。现有的智能锅记录温度的方案是,在智能锅的锅底边缘,或者搅拌轴下方的耐高温橡胶内,安装一个测温传感器。智能锅的手柄内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传感器连接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通过蓝牙等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灶台的控制器,控制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并做出相应动作。但是,此方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燃气的气压会影响火焰的大小,当火焰较小时,火焰主要集中在锅底的中心位置,那么此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较低;当火焰较大时,火焰可以直接烧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那么此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较高。二、智能锅是否放平、放正也会影响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的准确性,当智能锅放倾斜或者放歪时,传感器离火焰近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较高;传感器离火焰远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较低。因此还需要解决智能锅检测温度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锅底测温方法、烹饪方法、炒菜机器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灶具
锅底测温方法利用一种防干烧测温探头实现,防干烧测温探头包括沿其径向设置的多个测温件,测温件用于测量其所在位置处的锅底温度。锅底测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各个测温件的温度测量值是否超过其阈值,若所有测温件的温度测量值均超过其阈值,则切断燃烧器的燃气供应,否则,继续测温。通过在防干烧测温探头上设置多个测温件,以实现锅底的多点测温,减小测温误差,提高锅底测温的准确性,避免发生误判。但其技术方案中,测温件位于锅具底部,不能直接检测锅内的温度。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目前智能炒锅温度检测准确度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炒锅锅盖,通过设置在锅盖上的搅拌铲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提高智能锅加热温度的检测准确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炒锅锅盖,与智能炒锅搭配使用,所述智能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搅拌铲,
[0006]所述锅盖本体包括能够与锅体合盖的盖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驱动装置、操作面板及MCU,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铲动作,所述搅拌铲与所述驱动装置插接,所述搅拌铲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接触面均具有电性连接面;
[0007]所述搅拌铲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锅体内壁温度,并与所述电性连接面电性连接;
[0008]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性连接面及所述操作面板均与所述MCU电性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插接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插接座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同步转动,所述搅拌铲设有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0010]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均具有电性连接面,当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插接时,二者的电性连接面形成电性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设有相吸的磁性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槽具有驱动凹槽、正极凹槽、负极凹槽及绝缘橡胶凸起;所述驱动凹槽、所述正极凹槽、所述负极凹槽及所述绝缘橡胶凸起均设置在所述搅拌铲的端部,所述绝缘橡胶凸起设于所述正极凹槽和所述负极凹槽之间,将二者分隔;
[0013]所述插接座与所述驱动凹槽插接配合,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键,所述驱动凹槽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键配合的键槽,所述正极凹槽内设置有正极金属环,所述负极凹槽内设置有负极金属环,所述正极金属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金属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负极电性连接;
[0014]所述插接座上设置有正极金属触头和负极金属触头,所述正极金属触头和所述负极金属触头均与所述MCU电性连接;当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插接时,所述正极金属触头与所述正极金属环抵接,所述负极金属触头与所述负极金属环抵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铲底部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正极金属环和所述负极金属环的数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一个所述正极金属环和一个所述负极金属环。
[0016]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铲底部安装有三个温度传感器。
[0017]作为优选,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搅拌铲底部中心、搅拌铲底部边缘和搅拌铲底部中部。
[0018]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铲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盲孔内且与所述弹簧抵接。
[0019]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连接卡槽和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卡槽和所述连接凸块沿所述锅体径向分布,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卡槽配合的凸起以及与所述连接凸块配合的卡槽。
[0020]作为优选,本技术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电路、充电接口、蓄电池和稳压模块,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002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在搅拌铲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智能锅内部的温度,提高了智能锅加热温度测量的准确度,有助于准确记录和控制智能锅的加热问题,帮助提高菜肴口感;通过插接槽将搅拌铲与盖体连接,方便拆装,当烹饪完成后,能够方便地将搅拌铲拆卸清洗;通过设置弹簧将温度传感器使用抵接在智能锅的内壁,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度。
[0022]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智搅拌铲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炒锅锅盖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智搅拌铲顶部结构剖视图。
[0027]其中:1、正极凹槽,2、绝缘橡胶凸起,3、负极凹槽,4、正极埋线,5、负极埋线,6、温度传感器,7、弹簧,8、正极金属触头,9、负极金属触头,10、绝缘橡胶凹槽,11、正极导线,12、负极导线,13、负极金属环,14、正极金属环,15、驱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一种智能炒锅锅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炒锅锅盖,与智能炒锅搭配使用,所述智能炒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搅拌铲,所述锅盖本体包括能够与锅体合盖的盖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驱动装置、操作面板及MCU,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铲动作,所述搅拌铲与所述驱动装置插接,所述搅拌铲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接触面均具有电性连接面;所述搅拌铲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锅体内壁温度,并与所述电性连接面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性连接面及所述操作面板均与所述MCU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插接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插接座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同步转动,所述搅拌铲设有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均具有电性连接面,当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插接时,二者的电性连接面形成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和所述插接槽设有相吸的磁性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具有驱动凹槽、正极凹槽、负极凹槽及绝缘橡胶凸起;所述驱动凹槽、所述正极凹槽、所述负极凹槽及所述绝缘橡胶凸起均设置在所述搅拌铲的端部,所述绝缘橡胶凸起设于所述正极凹槽和所述负极凹槽之间,将二者分隔;所述插接座与所述驱动凹槽插接配合,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键,所述驱动凹槽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键配合的键槽,所述正极凹槽内设置有正极金属环,所述负极凹槽内设置有负极金属环,所述正极金属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正极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李信合张海林方宇佳张富元白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