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298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包括抽油泵、输油管、油罐车、缓冲桶和第一阀门。输油管包括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抽油泵包括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第一输油管用以连通长输管道和缓冲桶;第二输油管的两端连通缓冲桶和油罐车。第一抽油泵和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输油管上,第二抽油泵位于第二输油管上,第二抽油泵的功率大于第一抽油泵。本方案用功率较小的第一抽油泵将长输管道内的航油抽至缓冲桶,然后用功率较大的第二抽油泵将缓冲桶内的航油抽至油罐车。在将底油状态下长输管道内的航油顺利抽出并运输至油罐车内的同时,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均可正常工作,防止抽油泵长期在非正常工况下运行出现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航油管道
,具体地,涉及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航油长输管道抽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油长输管道迁改、封堵头切割等作业场合,管道抽油过程要求连续密闭输送,管道抽油装置的选取影响着管道迁改、切割作业的效率与安全。
[0003]在抽油过程中,由于长输管道抽油点的海拔高度和长输管道的海拔高度之间存在高度差,长输管道内油量较少的状态称之为长输管道底油状态,底油状态下的长输管道内航油液位高度通常不高于5cm。受长输管道抽油点和长输管道之间的海拔高度差的影响,从长输管道内抽出油,对抽油泵扬程、排量要求较高。如果使用小抽油泵容易出现泵扬程不够,无法将长输管道内的航油输送至油罐车的情况;如果使用大抽油泵则出现抽油管不满流、无法抽油的情况,且抽油泵长期在非正常工况下运行,容易出现泵体损坏、溢油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等情况。长输管道上的抽油装置无法安全、便捷的从底油状态下的长输管道内将航油抽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长输管道处于底油状态下,长输管道上的抽油装置无法安全、便捷的将长输管道内的航油抽至油罐车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本方案可以便捷安全的从底油状态下的长输管道内抽出航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包括抽油泵、输油管、油罐车、缓冲桶和第一阀门,输油管用以连通长输管道上和油罐车,抽油泵与输油管连接。输油管包括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抽油泵包括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第一输油管的一端插入长输管道内腔的底部,另一端连接缓冲桶的进油口;第二输油管的一端插入缓冲桶的出油口,另一端连接油罐车。第一抽油泵和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输油管上且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输油管上靠近缓冲桶的一端,第二抽油泵位于第二输油管上,第二抽油泵的功率大于第一抽油泵。
[0006]当航油长输管道内油量处于底油状态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一抽油泵开始工作,从第一输油管道内将长输管道内的航油抽入缓冲桶。第一抽油泵的功率较小,其目的是顺利从底油状态下的长输管道内抽出航油。避免使用功率过大的抽油泵从长输管道内将油抽出来时,长输管道内的油量无法满足抽油泵的抽油速率,导致出现第一输油管不满流,管内混有空气导致抽油泵无法顺利将航油从长输管道内抽出来的情况。且功率较大的抽油泵长期在非正常工况下运行,容易出现叶轮损坏现象。
[0007]第一抽油泵将航油抽至缓冲桶后,第二输油管上的第二抽油泵将缓冲桶内的航油抽至油罐车内,完成底油状态下长输管道内航油的抽取。第一抽油泵将航油抽至缓冲桶后,缓冲桶内航油的液位快速升高,使得当第二抽油泵从缓冲桶内抽出航油时不会出现第二抽
油泵不满油的现象,可以顺利的将航油从缓冲桶内抽出。第二抽油泵的功率较大,可以将缓冲桶内的航油运输至更高的高度,在抽油点海拔高度与长输管道海拔高度相差较大时,仍然可以将缓冲桶内的航油运输至油罐车上。避免在第一抽油泵直接将航油抽至油罐车时,出现由于第一抽油泵的泵扬程不够,无法顺利将航油输送至油罐车的现象。停止抽油后第一阀门关闭,防止缓冲桶内的航油倒灌进入第一抽油泵,导致第一抽油泵内的叶轮倒转,损坏第一抽油泵,还能使缓冲桶内存储航油,下次抽油时可以将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一阀门为球阀,球阀具有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等优点。
[0008]本方案首先采用功率较小的第一抽油泵将长输管道内的航油抽至缓冲桶,然后用功率较大的第二抽油泵将缓冲桶内的航油抽至油罐车。缓冲桶内航油的液位可以快速升高,在保证第一抽油泵可以将底油状态下长输管道内的航油顺利抽出的同时,还能通过第二抽油泵将缓冲桶内的航油运输至与长输管道海拔高度差较大的油罐车内。本方案中的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都可以正常工作,避免抽油泵长期在非正常工况下运行出现安全隐患。在第一输油管上靠近缓冲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当停止抽油工作时,关闭第一阀门防止缓冲桶内的航油倒灌进入第一抽油泵,导致第一抽油泵内的叶轮倒转,损坏第一抽油泵,还能使缓冲桶存储航油,下次抽油时第一抽油泵和第二抽油泵可以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0009]优选的,第一输油管内装有抽油直管,抽油直管的外侧壁与第一输油管的内侧壁抵接,第一输油管通过抽油直管插入长输管道内腔的底部,第一输油管的端面与长输管道的外侧壁贴合。第一输油管通过抽油直管插入长输管道内腔的底部,抽油直管的管径更小,更便于插入长输管道内。
[0010]优选的,长输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抽油直管穿过第二阀门插入长输管道。第二阀门为截断阀,第二阀门内腔与抽油直管外表面间存在间隙。在长输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为截断阀,截断阀主要用于管路之间的连接,第二阀门用于长输管道开孔结束后起密封作用。第二阀门与抽油直管之间留有间隙,可以连通长输管道内腔和外部的空气,使得长输管道内腔的气压和外部大气压强保持一致,更便于第一抽油泵从长输管道内抽油出来。
[0011]优选的,第一输油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位于第一抽油泵和抽油直管之间靠近抽油直管的一侧,第三阀门为球阀。当第一阀门出现故障导致第一抽油泵内发生航油倒灌后,第三阀门可以起到截断倒灌航油的作用,使得倒灌的航油停止倒灌,避免发生航油倒灌后第一抽油泵由于叶轮倒转而损坏。第三阀门位于靠近抽油直管的一侧,还能防止抽油系统停止工作后第一输油管内的航油倒灌进入长输管道内。由于第一输油管内的航油与长输管道内的航油具有高度差,当第一输油管内的航油下降时会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长输管道造成安全隐患,第三阀门能够避免第一输油管内的航油倒灌进入长输管道,避免安全隐患。第三阀门为球阀,球阀具有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的优点。
[0012]优选的,缓冲桶的进油口位于缓冲桶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一端;出油口位于缓冲桶的顶部,第二输油管穿过出油口插入缓冲桶的底部。当进油口位于缓冲桶顶部时,航油进入缓冲桶后由于重力原因下落至缓冲桶的底部,在航油下落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缓冲桶的进油口位于缓冲桶的底部。出油口位于缓冲桶的顶部,第二输油管穿
过出油口插入缓冲桶的底部,第二抽油泵能够通过第二输油管将缓冲桶内的油全部抽出。
[0013]优选的,第二输油管上连接油罐车的一端设有飞机加油接头,第二输油管通过飞机加油接头与油罐车连接用以增加第二输油管与油罐车连接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第二输油管通过飞机加油接头与油罐车连接,飞机加油接头的两端可以与油罐车和第二输油管紧密连接,防止第二输油管与油罐车之间因连接不紧密导致漏油。飞机加油接头可选择HJS

63A航空压力加油接头。
[0014]优选的,第二输油管上第二抽油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第四阀门位于缓冲桶和第二抽油泵之间靠近第二抽油泵的一端,第五阀门位于飞机加油接头和第二抽油泵之间靠近飞机加油接头的一端。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位于第二抽油泵的两端,第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包括抽油泵、输油管和油罐车(2),所述输油管用以连通长输管道(1)和所述油罐车(2),所述抽油泵与所述输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桶(3)和第一阀门(4),所述输油管包括第一输油管(5)和第二输油管(6);所述抽油泵包括第一抽油泵(7)和第二抽油泵(8),所述第一输油管(5)的一端用以插入长输管道(1)内腔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桶(3)的进油口;所述第二输油管(6)的一端插入所述缓冲桶(3)的出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油罐车(2),所述第一抽油泵(7)和所述第一阀门(4)位于所述第一输油管(5)上且所述第一阀门(4)位于所述第一输油管(5)上靠近所述缓冲桶(3)的一端,所述第二抽油泵(8)位于所述第二输油管(6)上,所述第二抽油泵(8)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抽油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5)内装有抽油直管(9),所述抽油直管(9)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输油管(5)的内侧壁抵接,所述抽油直管(9)用以插入长输管道(1)内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输管道(1)上设有第二阀门(10),所述抽油直管(9)穿过所述第二阀门(10)插入所述长输管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油长输管道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10)为戒断阀,所述第二阀门(10)内腔与所述抽油直管(9)外表面之间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显智阙颢邓志强李哲袁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