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58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输入机构,其输入端连接至气液混输主干线上;至少两个混输机构,与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混输机构包括:压力罐,其内预存有一定容积的水且其顶端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与输入机构连接,出液口与气液混输主干线连通;第一罐体,其内储存有水;驱动管线,连接压力罐的底部与第一罐体;回路管线,连接压力罐与第一罐体;驱动部件,用以驱动至少两个第一罐体内的水通过驱动管线进入相应的压力罐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水作为密封活塞,实现零泄漏,通过压力罐内水位的升降来吸排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由水隔离开,确保气液混合物不能吸入驱动部件内,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田油气主要采出物包括石油、天然气、水以及混杂在液体中的泥沙等混合物,在原油产出物进行输送过程中,市场上多为采用混输泵进行混输。但是由于油气混合物的流量压力在输送过程中时刻变化,以及含有沙石等杂质,对泵冲击和磨损很大,严重损坏泵的密封性,无法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除上述混输泵外,目前还有一种简单的通过阀门控制由水泵在两罐之间进行往复吸排灌内的水,来实现油气混合物的混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由于液位不能精确控制,以及油气的状态的不确定性,沙石等杂质等各种不可控的问题,会导致两个罐内的水被很快排出,水泵最终是在吸排油水混合物,而且在第一罐吸入完成的同时要立刻切换成第一罐的排出,会出现油气和水的冲击混合,同样阀门的换向冲击也很大,同样会出现上述混输泵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气液增压混输装置以水作为密封活塞,实现零泄漏,通过压力罐内水位的升降来吸排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由水隔离开,确保气液混合物不会被吸入驱动部件内,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包括:
[0005]输入机构,其输入端连接至气液混输主干线上;
[0006]至少两个混输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输机构包括:
>[0007]压力罐,其内预存有一定容积的水,所述压力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输入机构连接,以使所述输入机构向所述压力罐输送气液混合物,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连通;
[0008]第一罐体,其内储存有水;
[0009]驱动管线,连接所述压力罐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罐体,以供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进入所述压力罐,所述驱动管线上并联有安全阀;
[0010]回路管线,连接所述压力罐与所述第一罐体,以供所述压力罐中由所述第一罐体进入的水回流至所述第一罐体内;
[0011]驱动部件,用以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混输机构中的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通过所述驱动管线进入相应的所述压力罐中;
[0012]输出机构,其输入端与至少两个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连接,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进入所述压力罐时,所述压力罐上方的气液混合物增压并经由所述输出机构排出至气液混输主干线上。
[0013]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以水作为密封活塞,实现零泄漏,通过压力罐内水位的升降来吸排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由驱动液即水隔离开,确保气液混合物不
能吸入驱动部件内,保证气液增压混输装置的可靠性;多个混输机构设置,使其在完成第二个混输机构的增压排出时第一个混输机构由压力罐吸入气液混合物,然后要在经过第三个混输机构的增压排出时第二个混输机构由压力罐吸入气液混合物,吸入后再对第一个混输机构内气液混合物增压排出,这样第一个混输机构中的压力罐的静置时间长,能更好的实现气液分离,确保气液混合物不能吸入驱动部件内,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0014]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水泵,所述驱动管线包括进水汇管、第三电控阀、出水汇管以及第四电控阀,多个所述第一罐体通过进水汇管与所述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控阀导通或关闭所述进水汇管;多个所述压力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出水汇管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电控阀导通或关闭所述出水汇管。
[0015]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补水罐、进口管线以及出口管线,所述补水罐通过所述进口管线与所述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压力罐的底端设置有冲洗口,多个所述压力罐的所述冲洗口通过出口管线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连接。
[0016]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管线包括第一电控阀以及进口管,所述进口管连通所述补水罐与所述水泵的进口,所述第一电控阀安装于所述进口管上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进口管。
[0017]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管线包括出口汇管以及多个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的数量与所述压力罐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第二电控阀安装于所述出口汇管上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出口汇管。
[0018]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汇管、第一阀体以及第一单向阀,所述输入汇管连通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以及至少两个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阀体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输入汇管,多个所述进液口均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输入汇管连接。
[0019]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汇管、第五电控阀以及第二单向阀,所述输出汇管连通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五电控阀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输出汇管,多个所述出液口均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输出汇管连接;和/或,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串联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上。
[0020]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增压混输装置还包括第三阀体,出口管线的输出端与输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后通过第三阀体与气液混输主干线连接。
[0021]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输机构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罐体内用以检测所述第一罐体的液位高度。
[0022]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增压混输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元件、所述驱动管线、所述回路管线以及所述驱动部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罐体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驱动管线、所述回路管线的导通或关闭,以及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启停。
[0023]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路管线包括回路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回路管上的第六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回路管,所述压力罐的侧壁上开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通过所述回路管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
[0024]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罐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缓冲板,所述进液缓冲
板位于所述压力罐的上部,所述进液缓冲板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液口的下方;通过设置进液缓冲板能有效防止气液混合物进液口的压力冲击,有效防止进入压力罐的气液混合物由于压力的冲击与压力罐罐内的水混溶。
[0025]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罐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伞状分隔板,所述伞状分隔板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下方且所述伞状分隔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伞状分隔板可以有效的把气液混合物中絮状或块状的液体打散。
[0026]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罐体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通过驱动管线进入所述第一罐体内。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混输机构依次布设,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其输入端连接至气液混输主干线上;至少两个混输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输机构包括:压力罐,其内预存有一定容积的水,所述压力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输入机构连接,以使所述输入机构向所述压力罐输送气液混合物;第一罐体,其内储存有水;驱动管线,连接所述压力罐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罐体,以供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进入所述压力罐,所述驱动管线上并联有安全阀;回路管线,连接所述压力罐与所述第一罐体,以使所述压力罐中的水在气液混输主干线的压力下进入所述第一罐体内;驱动部件,用以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混输机构中的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通过所述驱动管线进入相应的所述压力罐中;输出机构,其输入端与至少两个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连接,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内的水进入所述压力罐时,所述压力罐上方的气液混合物增压并经由所述输出机构排出至气液混输主干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水泵,所述驱动管线包括进水汇管、第三电控阀、出水汇管以及第四电控阀,多个所述第一罐体通过进水汇管与所述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电控阀导通或关闭所述进水汇管;多个所述压力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出水汇管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电控阀导通或关闭所述出水汇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补水罐、进口管线以及出口管线,所述补水罐通过所述进口管线与所述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压力罐的底端设置有冲洗口,多个所述压力罐的所述冲洗口通过出口管线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汇管、第一阀体以及第一单向阀,所述输入汇管连通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以及至少两个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阀体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输入汇管,多个所述进液口均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输入汇管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汇管、第五电控阀以及第二单向阀,所述输出汇管连通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五电控阀用以导通或关闭所述输出汇管,多个所述出液口均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输出汇管连接;和/或,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串联于所述气液混输主干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输机构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罐体内用以检测所述第一罐体的液位高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增压混输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元件、所述驱动管线、所述回路管线以及所述驱动部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罐体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驱动管线、所述回路管线
的导通或关闭,以及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启停。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增压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管线包括回路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承柱官天旭刘丽华祝永强丁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官天旭山东旭华众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