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光学系统及立体内窥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20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及立体内窥镜,涉及医疗仪器的技术领域,该物镜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镜光学系统及立体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仪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及立体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集光学

电子

软件等技术于一体的检测仪器,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微创开口进入,到达所要检查的病变位置

在利用内窥镜观察时,通过使聚焦的物点位置从远点移动到近点,能够将组织放大显示,从而更精细地掌握组织的立体结构

[0003]现有的立体内窥镜,包括了立体电子内窥镜和立体光学内窥镜,其中立体光学内窥镜包含了转像系统,光路更加复杂,装配难度较高

立体电子内窥镜则可大大减少使用的光学元件数量,降低装配难度,其往往采用两个图像传感器分别接收来自左右两路物镜光学系统的图像,通过后续图像处理将所采集的两幅图像合成后,利用
3D
显示器输出立体图像以利于观看

[0004]现有技术中,物镜光学系统的设计形式有很多,基于设计形式的不同,其能够满足的使用需求也不尽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组

第二透镜组

第三透镜组和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组为负透镜组,其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凸面靠近物体侧的第一凸凹透镜

凸面靠近所述第一凸凹透镜的凹面的第二凸凹透镜和圆柱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为正透镜的平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靠近所述圆柱透镜,所述平凸透镜与所述圆柱透镜之间设有孔径光阑,用于限制成像光束口径;所述第三透镜组为正透镜组,其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第一双凸透镜

双凹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且三者胶合连接组成三胶合透镜,所述第一双凸透镜与所述平凸透镜在光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布置;所述滤光片与所述第二双凸透镜在光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布置;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中各个透镜组的焦距和空气间隔长度满足下述条件式:

1.0&lt;f1/f0&lt;

0.85
ꢀꢀꢀ
(1)1.4&lt;f2/f0&lt;1.6
ꢀꢀꢀꢀꢀ
(2)7.1&lt;f3/f0&lt;8.3
ꢀꢀꢀꢀꢀꢀ
(3)0.31&lt;L1/f0&lt;0.43
ꢀꢀꢀꢀ
(4)0.55&lt;L2/f0&lt;0.68
ꢀꢀꢀ
(5)
其中,
f0
为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f1
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2
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3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L1
为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
L2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与所述滤光片之间的距离;以上单位均为
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

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三者光轴共线且三者的最大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双凸透镜与所述平凸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隔圈;所述滤光片与所述第二双凸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隔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凹透镜的两面均为非球面
。4.
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组

第二透镜组

第三透镜组和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组为负透镜组,其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凸面靠近物体侧的第一凸凹透镜

凸面靠近所述第一凸凹透镜的凹面的第二凸凹透镜

平面透镜和转像棱镜;所述转像棱镜由三片棱镜胶合而成,中间片棱镜的上下表面镀设有反射膜,用于将所述第一凸凹透镜

所述第二凸凹透镜和所述平面透镜三者形成的光轴经所述反射膜后出射至与所述第二透镜组或所述第三透镜组的光轴共线;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为正透镜的平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靠近所述转像棱镜,所述平凸透镜与所述转像棱镜之间设有孔径光阑,用于限制成像光束口径;所述第三透镜组为正透镜组,其包括由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的第一双凸透镜

双凹透
镜和第二双凸透镜,且三者胶合连接组成三胶合透镜,所述第一双凸透镜与所述平凸透镜在光轴方向上隔开间隔;所述滤光片与所述第二双凸透镜在光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布置;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组的焦距和空气间隔长度满足下述条件式:

1.0&lt;f1/f0&lt;

0.85
ꢀꢀꢀ
(1)1.4&lt;f2/f0&lt;1.6
ꢀꢀꢀꢀꢀ
(2)7.1&lt;f3/f0&lt;8.3
ꢀꢀꢀꢀꢀꢀ
(3)0.31&lt;L1/f0&lt;0.43
ꢀꢀꢀꢀ
(4)0.55&lt;L2/f0&lt;0.68
ꢀꢀꢀ
(5)
其中,
f0
为物镜光学系统的焦距;
f1
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2
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3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L1
为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
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苏赫王炳强王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