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181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
,具体地,涉及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图像质量调整技术在工业视觉检测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线阵相机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用于实时捕捉物体的图像,并通过图像质量调整,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对比度和色彩准确性等

然而,当前图像质量的调整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使得调整后的图像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当前图像质量的调整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使得调整后的图像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能够绕
Z
轴转动;第二支撑座,可绕
X
轴摆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座上,能够随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第三支撑座,可绕
Y
轴摆动地安装于第二支撑座上,能够随第二支撑座绕
X
轴摆动,且能够随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

[0005]线阵相机,固定于第三支撑座上,能够随第三支撑座绕
Y
轴摆动,且能够随第二支撑座绕r/>X
轴摆动,并能够随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

[0006]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所在面水平设置;第二支撑座所在面竖直设置;第三支撑座所在面竖直设置;还包括:第一转轴,轴线竖直设置,底端与第一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轴线水平设置,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座的一侧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中部与第二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连接;随动杆,轴线水平设置,一端与第二支撑座的一侧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0007]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撑座的上方;第一减速箱,设置于第一支撑座的上方,输入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套设于第一转轴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二减速箱,安装于第一支撑座上;
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第二减速箱上,输出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减速箱的输入轴啮合连接;第四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的一端,侧壁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三减速箱,安装于第二支撑座上;第三驱动电机,安装于第三减速箱上,输出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减速箱的输入轴啮合连接;限位杆,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座靠近随动杆的一侧面的下部;扇形齿轮,中部开设有供限位杆插入的限位导向孔,弧形侧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随动杆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扇形齿轮的两直线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撑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08]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设置有轴承;第一转轴的中部通过轴承与安装基座转动连接

[000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四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四齿轮

[001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图像处理模块,与线阵相机连接;
PLC
,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

第一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电机

第三驱动电机连接

[0011]基于同一构思的一种如上述任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黑白条纹交替设置的标定物置于采集位置;
S2、
使用线阵相机实时采集标定物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标记物的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以对图像进行处理;
S3、PLC
接收处理后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质量,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电机

第三驱动电机是否工作,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相对两侧的黑色条纹的灰度的差值

图像的相对两侧的黑色条纹的宽度的差值

每个黑色条纹的图像的灰度值

[0012]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
S3
包括以下步骤:
PLC
计算图像中每个黑色条纹的灰度值,判断图像的相对两侧的黑色条纹的灰度的差值是否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内;若否,
PLC
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按照预设单位步长调整线阵相机

[0013]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
S3
包括以下步骤:
PLC
计算图像中每个黑色条纹的宽度,判断图像的相对两侧的黑色条纹的宽度的差值是否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内;若否,
PLC
控制第三驱动电机按照预设单位步长调整线阵相机

[0014]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
S3
包括以下步骤:
PLC
计算图像中每个黑色条纹的灰度值,判断图像的相对两侧的黑色条纹的灰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灰度值内;
若否,
PLC
控制第二驱动电机按照预设单位步长调整线阵相机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减速箱

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第一支撑座

第二支撑座

第三支撑座和线阵相机绕
Z
轴转动

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减速箱

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第二支撑座

第三支撑座和线阵相机绕
X
轴摆动

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减速箱

第二齿轮和扇形齿轮,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第三支撑座和线阵相机绕
Y
轴摆动

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导向孔的配合,更易精准控制摆动幅度

相对于借助操作人员进行调整的方式,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的依赖,使得调整后的图像质量更易于得到保障

由于每秒内可完成上百次的微调,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的调整效率,调整后的图像质量更为客观统一,不会存在人为观察误差

另外,首次调整不再依赖操作人员找到标准的成像位置,即使所找到的成像位置并不理想,也不会对后续的调整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后续的调整结果也无需再进行额外的修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一些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能够绕
Z
轴转动;第二支撑座,可绕
X
轴摆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第三支撑座,可绕
Y
轴摆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能够随所述第二支撑座绕
X
轴摆动,且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线阵相机,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能够随所述第三支撑座绕
Y
轴摆动,且能够随所述第二支撑座绕
X
轴摆动,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支撑座绕
Z
轴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在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所在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座所在面竖直设置;还包括:第一转轴,轴线竖直设置,底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轴线水平设置,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连接;随动杆,轴线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座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方;第一减速箱,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方,输入轴通过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二减速箱,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减速箱上,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箱的输入轴啮合连接;第四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侧壁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第三减速箱,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第三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减速箱上,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箱的输入轴啮合连接;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座靠近所述随动杆的一侧面的下部;扇形齿轮,中部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插入的限位导向孔,弧形侧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啮合连接;随动杆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所述扇形齿轮的两直线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阵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质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安装基座转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阵相机所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牧李建福孟宪金郝江柳张董
申请(专利权)人: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