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79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包括包括车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红花收获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是指一种干红花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红花的采摘仍然依靠人工,市面上没有可以真正大规模推广的红花收获机械

红花的采摘费时费力,需要人工逐朵拔取花丝,而且红花的开花周期较短,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人力采收,长时间劳动会使手指破损,并且短时间内找到大量的采摘鲜红花的工作人员越来越难,因此很多红花都是等花丝变干后再进行采收,所以专利技术一种干红花采收机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旋转的辊刷

静止的栅条架和自由转动的拨禾轮协同作业,采用风送收集红花丝,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红花采摘劳动强度大

采摘效率低

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的干红花收获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包括车身

驱动桥总成

升降装置

转向总成和采摘收集装置,所述驱动桥总成安装于车身前方,所述转向总成安装于车身后方,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车身上方,所述采摘收集装置于车身下方,所述升降装置可带动采摘收集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

[0005]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发动机安装底板

第一液压管

第一柱塞泵

柱塞泵支架

发动机输出轴

发电机输入轴

皮带

发电机带轮

发电机

发动机

蓄电池支架

蓄电池

风机

第一直线滑块轴承

风管

第一螺杆支撑台

第一车身主梁

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第二直线滑块轴承

第一自锁手柄

操作扶手

操作面板

自锁手柄安装支架

第二自锁手柄

第三直线滑块轴承

转向桥安装支架

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第二车身主梁

第二螺杆支撑台

第二液压管

第一油散热器

液压油箱盖

液位液温计

液压油箱

第三液压管

第四液压管

第二油散热器

第五液压管

第六液压管

第七液压管

过滤器支架

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第一柱塞泵带轮

同步带

发动机带轮

第三发动机安装支架

第四直线轴承滑块

第八液压管

第九液压管

第二柱塞泵

第十液压管

第十一液压管

第十二液压管

第二柱塞泵输入轴

第二柱塞泵带轮

发动机同步带带轮和第一柱塞泵输入轴;
[0006]所述柱塞泵支架

过滤器支架

发动机安装于发动机安装底板上方,所述第一柱塞泵

第二柱塞泵通过螺栓安装在柱塞泵支架上,所述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安装在过滤器支架上;
[0007]所述蓄电池支架

风机

第一螺杆支撑台

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第一自锁手柄按照物料运动方向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上方;
[0008]所述液压油箱安装于第二车身主梁侧面,所述第二螺杆支撑台

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第二自锁手柄按照物料运动方向安装于第二车身主梁上方;
[0009]所述操作扶手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与第二车身主梁后方,所述操作面板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与第二车身主梁上方;
[0010]所述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输出轴同心安装的发动机带轮带动皮带转动,所述皮带通过带动同心安装于发电机输入轴上的发电机带轮带动发电机工作,所述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输出轴同心安装的发动机同步带带轮带动同步带旋转,所述同步带带动分别同心安装于第一柱塞泵输入轴

第二柱塞泵输入轴上的第一柱塞泵带轮

第二柱塞泵带轮旋转,使第一柱塞泵

第二柱塞泵工作;
[0011]所述第一柱塞泵通过第十液压管连接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所述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通过第六液压管连接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通过第四液压管连接第二油散热器,所述第二油散热器通过第五液压管连接第一柱塞泵;
[0012]所述第二柱塞泵通过第八液压管

第十一液压管向第二液压马达输出动力,所述第二柱塞泵通过第九液压管连接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所述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通过第七液压管连接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通过第二液压管连接第一油散热器,所述第一油散热器通过第三液压管连接第二柱塞泵;
[0013]所述蓄电池安装在蓄电池支架内;
[0014]所述第二直线滑块轴承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块轴承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上;
[0015]所述液压油箱盖安装在液压油箱上方,所述液位液温计安装在液压油箱侧面,所述第一油散热器

第二油散热器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油箱上方

[0016]所述风管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上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桥总成包括第一驱动轮

驱动轮端盖

驱动轮连接法兰

轮毂焊接法兰

链轮盒

驱动轮加强法兰

驱动轮第一车桥

第一压板

驱动桥安装支架

驱动轮第二车桥

变速箱

第一液压马达

第一液压马达安装支架

伸缩万向节

第一电磁离合器

第一双排链

第一变速箱链轮

第一液压马达链轮

第一变速箱输入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包括车身
(1)、
驱动桥总成
(2)、
升降装置
(3)、
转向总成
(4)、
采摘收集装置
(5)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总成
(2)
安装于车身
(1)
前方,转向总成
(4)
安装于车身
(1)
后方,升降装置
(3)
安装于车身
(1)
上方,采摘收集装置
(5)
于车身
(1)
下方;所述升降装置
(3)
可带动采摘收集装置
(5)
在竖直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
(1)
包括发动机安装底板
(1

1)、
第一液压管
(1

2)、
第一柱塞泵
(1

3)、
柱塞泵支架
(1

4)、
发动机输出轴
(1

5)、
发电机输入轴
(1

6)、
皮带
(1

7)、
发电机带轮
(1

8)、
发电机
(1

9)、
发动机
(1

10)、
蓄电池支架
(1

11)、
蓄电池
(1

12)、
风机
(1

13)、
第一直线滑块轴承
(1

14)、
风管
(1

15)、
第一螺杆支撑台
(1

16)、
第一车身主梁
(1

17)、
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18)、
第二直线滑块轴承
(1

19)、
第一自锁手柄
(1

20)、
操作扶手
(1

21)、
操作面板
(1

22)、
自锁手柄安装支架
(1

23)、
第二自锁手柄
(1

24)、
第三直线滑块轴承
(1

25)、
转向桥安装支架
(1

26)、
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27)、
第二车身主梁
(1

28)、
第二螺杆支撑台
(1

29)、
第二液压管
(1

30)、
第一油散热器
(1

31)、
液压油箱盖
(1

32)、
液位液温计
(1

33)、
液压油箱
(1

34)、
第三液压管
(1

35)、
第四液压管
(1

36)、
第二油散热器
(1

37)、
第五液压管
(1

38)、
第六液压管
(1

39)、
第七液压管
(1

40)、
过滤器支架
(1

41)、
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2)、
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3)、
第一柱塞泵带轮
(1

44)、
同步带
(1

45)、
发动机带轮
(1

46)、
第三发动机安装支架
(1

47)、
第四直线轴承滑块
(1

48)、
第八液压管
(1

49)、
第九液压管
(1

50)、
第二柱塞泵
(1

51)、
第十液压管
(1

52)、
第十一液压管
(1

53)、
第十二液压管
(1

54)、
第二柱塞泵输入轴
(1

55)、
第二柱塞泵带轮
(1

56)、
发动机同步带带轮
(1

57)
和第一柱塞泵输入轴
(1

58)
;所述柱塞泵支架
(1

4)、
过滤器支架
(1

41)、
发动机
(1

10)
安装于发动机安装底板
(1

1)
上方,第一柱塞泵
(1

3)、
第二柱塞泵
(1

51)
通过螺栓安装在柱塞泵支架
(1

4)
上,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2)、
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3)
安装在过滤器支架
(1

41)
上;所述蓄电池支架
(1

11)、
风机
(1

13)、
第一螺杆支撑台
(1

16)、
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18)、
第一自锁手柄
(1

20)
按照物料运动方向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
(1

17)
上方;所述液压油箱
(1

34)
安装于第二车身主梁
(1

28)
侧面,第二螺杆支撑台
(1

29)、
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27)、
第二自锁手柄
(1

24)
按照物料运动方向安装于第二车身主梁
(1

28)
上方;所述操作扶手
(1

21)
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
(1

17)
与第二车身主梁
(1

28)
后方,操作面板
(1

22)
安装于第一车身主梁
(1

17)
与第二车身主梁
(1

28)
上方;所述发动机
(1

10)
通过发动机输出轴
(1

5)
同心安装的发动机带轮
(1

46)
带动皮带
(1

7)
转动,皮带
(1

7)
通过带动同心安装于发电机输入轴
(1

6)
上的发电机带轮
(1

8)
带动发电机
(1

9)
工作;所述发动机
(1

10)
通过发动机输出轴
(1

5)
同心安装的发动机同步带带轮
(1

57)
带动同步带
(1

45)
旋转,同步带
(1

45)
带动分别同心安装于第一柱塞泵输入轴
(1

58)、
第二柱塞泵输入轴
(1

55)
上的第一柱塞泵带轮
(1

44)、
第二柱塞泵带轮
(1

56)
旋转,使第一柱塞泵
(1

3)、
第二柱塞泵
(1

51)
工作;所述第一柱塞泵
(1

3)
通过第一液压管
(1

2)、
第十二液压管
(1

54)
向第一液压马达
(2

12)
输出动力,第一柱塞泵
(1

3)
通过第十液压管
(1

52)
连接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3)
,第二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3)
通过第六液压管
(1

39)
连接液压油箱
(1

34)
,液压油箱
(1

34)
通过第四液压管
(1

36)
连接第二油散热器
(1

37)
,第二油散热器
(1

37)
通过第五液压管
(1

38)
连接第一柱塞泵
(1

3)
;所述第二柱塞泵
(1

51)
通过第八液压管
(1

49)、
第十一液压管
(1

53)
向第二液压马达
(5
‑1‑
6)
输出动力,第二柱塞泵
(1

51)
通过第九液压管
(1

50)
连接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2)
,第一旋转式管路过滤器
(1

42)
通过第七液压管
(1

40)
连接液压油箱
(1

34)
,液压油箱
(1

34)
通过第二液压管
(1

30)
连接第一油散热器
(1

31)
,第一油散热器
(1

31)
通过第三液压管
(1

35)
连接第二柱塞泵
(1

51)
;所述蓄电池
(1

12)
安装在蓄电池支架
(1

11)
内;所述第二直线滑块轴承
(1

19)
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18)
上;所述第三直线滑块轴承
(1

25)
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轴承滑块安装支架
(1

27)
上;所述液压油箱盖
(1

32)
安装在液压油箱
(1

34)
上方,液位液温计
(1

33)
安装在液压油箱
(1

34)
侧面,第一油散热器
(1

31)、
第二油散热器
(1

37)
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油箱
(1

34)
上方所述风管
(1

15)
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
(1

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总成
(2)
包括第一驱动轮
(2

1)、
驱动轮端盖
(2

2)、
驱动轮连接法兰
(2

3)、
轮毂焊接法兰
(2

4)、
链轮盒
(2

5)、
驱动轮加强法兰
(2

6)、
驱动轮第一车桥
(2

7)、
第一压板
(2

8)、
驱动桥安装支架
(2

9)、
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变速箱
(2

11)、
第一液压马达
(2

12)、
第一液压马达安装支架
(2

13)、
伸缩万向节
(2

14)、
第一电磁离合器
(2

15)、
第一双排链
(2

16)、
第一变速箱链轮
(2

17)、
第一液压马达链轮
(2

18)、
第一变速箱输入轴
(2

19)、
第一液压马达输出轴
(2

20)、
第二电磁离合器
(2

21)、
第二变速箱链轮
(2

22)、
第二变速箱输入轴
(2

23)、
第二驱动轮
(2

24)、
驱动轮轴承
(2

25)、
驱动轮轴
(2

26)、
第一驱动轮链轮
(2

27)、
驱动轮双排链
(2

28)、
车桥加强筋板
(2

29)、
第二驱动轮链轮
(2

30)、
花键轴轴承
(2

31)、
花键轴
(2

32)、
第一锥齿轮
(2

33)、
变速箱输出轴
(2

34)、
第二锥齿轮
(2

35)
和第一万向节传动轴
(2

36)
;所述第一驱动轮
(2

1)
与轮毂焊接法兰
(2

4)
通过螺栓连接,链轮盒
(2

5)
与轮毂焊接法兰
(2

4)
通过螺栓连接,驱动轮连接法兰
(2

3)
安装在链轮盒
(2

5)
上,驱动轮端盖
(2

2)、
驱动轮加强法兰
(2

6)
安装在驱动轮连接法兰
(2

3)
,驱动轮第一车桥
(2

7)
安装在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内,压板
(2

8)
安装在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上,驱动桥安装支架
(2

9)
焊接在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下方,变速箱
(2

11)
通过螺栓连接在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上,花键轴
(2

32)
安装在驱动轮第一车桥
(2

7)
与驱动轮第二车桥
(2

10)
内,花键轴
(2

32)
与花键轴轴套
(2

33)
同心配合,驱动轮轴
(2

26)、
驱动轮轴承
(2

25)、
第一驱动轮轴
(2

26)
三者同心安装,第二驱动轮链轮
(2

30)、
花键轴轴承
(2

31)、
花键轴轴套
(2

33)
三者同心安装,驱动轮双排链
(2

28)
连接第一驱动轮链轮
(2

27)
与第二驱动轮链轮
(2

30)
,车桥加强筋板
(2

29)
安装在链轮盒
(2

5)
内;所述第一液压马达
(2

12)
安装在第一液压马达安装支架
(2

13)
上,第一液压马达安装支架
(2

13)
上焊接在变速箱
(2

11)
上,第一液压马达输出轴
(2

20)
与第一液压马达链轮
(2

18)
同心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
(2

15)、
第一变速箱链轮
(2

17)、
第一变速箱输入轴
(2

19)
三者同心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
(2

21)、
第二变速箱链轮
(2

22)、
第二变速箱输入轴
(2

23)
三者同心安装,第一液压马达链轮
(2

18)
通过第一双排链
(2

16)
给第一变速箱链轮
(2

17)、
第二变速箱链轮
(2

22)
传递动力;所述变速箱输出轴
(2

34)
与第一锥齿轮
(2

33)
同心安装,第二锥齿轮
(2

35)、
第一万向节传动轴
(2

36)
同心安装,第一锥齿轮
(2

33)
与第二锥齿轮
(2

35)
啮合传动,第一万向节传动轴
(2

36)
与伸缩万向节
(2

14)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
(3)
主要包括第一螺杆
(3

1)、
第一支撑板
(3

2)、
第二支撑板
(3

3)、
锁紧螺栓
(3

4)、
第一升降装置链轮
(3

5)、
升降装置链条
(3

6)、
手轮
(3

7)、
第三支撑板
(3

8)、
第二升降装置链轮
(3

9)
和第二螺杆
(3

10)
;所述第一支撑板
(3

2)、
第三支撑板
(3

8)
平行安装,第二支撑板
(3

3)
安装在第一支撑板
(3

2)、
第三支撑板
(3

8)
上方,第一螺杆
(3

1)、
锁紧螺栓
(3

4)、
第一升降装置链轮
(3

5)
三者同心安装,手轮
(3

7)、
第二升降装置链轮
(3

9)、
第二螺杆
(3

10)
三者同心安装,升降装置链条
(3

6)
连接第一升降装置链轮
(3

5)、
第二升降装置链轮
(3

9)。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总成
(4)
主要包括第一转向轮
(4

1)、
转向轮连接法兰
(4

2)、
第一转向节
(4

3)、
转轴套
(4

4)、
第一转向桥支柱
(4

5)、
第一转向车桥
(4

6)、
转向桥横梁支架
(4

7)、
第二转向车桥
(4

8)、
第二转向桥支柱
(4

9)、
第二转向节
(4

10)、
第二转向轮
(4

11)
和转向轮端盖
(4

12)
;所述第一转向轮
(4

1)、
转向轮连接法兰
(4

2)
通过螺栓连接,转向轮连接法兰
(4

2)、
转轴套
(4

4)
通过第一转向节
(4

3)
连接,转轴套
(4

4)
安装在第一转向桥支柱
(4

5)
上,第一转向桥支柱
(4

5)
焊接在第一转向车桥
(4

6)
上,第一转向车桥
(4

6)、
第二转向车桥
(4

8)
安装在转向桥横梁支架
(4

7)
内,第二转向车桥
(4

8)
焊接在第二转向桥支柱
(4

9)
上,转向轮端盖
(4

12)
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转向轮
(4

1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红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收集装置
(5)
主要包括采摘装置
(5

1)、
夹持装置
(5

2)、
收集装置
(5

3)、
第一十字架
(5

4)、
第一悬挂光轴
(5

5)、
第一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峰孙超葛云辛献军张利娟张贺何一敏郭阳阳马春娇何波涛赵鹏达李占涛齐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