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52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2
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及电连接器,电缆附件结构包括金属套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及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是航空

航天等系统设备重要的配套元件,通过插头和插座的对接实现电气信号的连接传输

为满足连接器线缆抗拉力

屏蔽性能,满足环境恶劣场合,需求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附件

电连接器在与线缆连接时,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与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连接以实现接地屏蔽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
CN109428202B
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尾部附件,其承压环和屏蔽圈构成屏蔽层固定结构,两者的配合面为圆锥面,两者在压紧过程中将线缆屏蔽层夹紧固定在两者的配合面之间从而实现屏蔽层固定结构与屏蔽层之间的可靠连接;其实际操作时安装效率低,且由多个零件实现线缆屏蔽层的压紧,连接器生产成本较高,且屏蔽层的固定可靠性一般

从位置关系来看,现有技术中用于压紧屏蔽层的屏蔽圈均是套置在线缆屏蔽层的外部,通过屏蔽圈与另一零件相互挤压对屏蔽层定位,屏蔽圈与连接器金属壳体导通进而实现屏蔽接地,但由于这种连接方式是在连接器壳体内部完成的,安装人员无法直观确定屏蔽层是否压紧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及连接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包括金属套筒

线缆夹以及安装在金属套筒与线缆夹之间的屏蔽圈,屏蔽圈的前端面为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的第一压紧锥面,屏蔽圈的后端面为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减小的第二压紧锥面,金属套筒的后端设有与第一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三压紧锥面,线缆夹具有与金属套筒的后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段,线缆夹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四压紧锥面

[0005]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和第二压紧锥面在屏蔽圈中心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一致

[0006]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的后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前端通过外连接面相连,第一压紧锥面的前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后端通过内连接面相连,外连接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外连接面与内连接面相互平行,以使屏蔽圈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0007]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呈
90
°
的夹角,此时对屏蔽网层的压紧固定效果较佳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挡圈转动装配在金属套筒前端的连接螺帽

[0009]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缆附件结构和接触件,电缆附件结构包括金属套筒

线缆夹以及安装在金属套筒与线缆夹之间的屏蔽圈,屏蔽圈的前端面为直径由前
到后逐渐增大的第一压紧锥面,屏蔽圈的后端面为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减小的第二压紧锥面,金属套筒的后端设有与第一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三压紧锥面,线缆夹具有与金属套筒的后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段,线缆夹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四压紧锥面,接触件通过绝缘体安装在金属套筒内并用于与屏蔽网层内部的导线连接

[0011]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和第二压紧锥面在屏蔽圈中心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一致

[0012]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的后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前端通过外连接面相连,第一压紧锥面的前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后端通过内连接面相连,外连接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外连接面与内连接面相互平行,以使屏蔽圈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0013]进一步的,第一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呈
90
°
的夹角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挡圈转动装配在金属套筒前端的连接螺帽

[001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缆附件结构采用屏蔽圈对线缆的屏蔽网层进行定位,配合金属套筒和线缆夹上设置相匹配的锥面,实现了对屏蔽网层的双重压紧固定,较现有技术中的简单斜面压紧固定而言优势较大,能有效避免屏蔽网层的移位,确保了屏蔽网层与金属套筒的接触稳定性,保证电连接器的高耐环境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用于环境恶劣场合

此外,在安装过程中,是将屏蔽圈先行安装在屏蔽网层内,然后将线缆和屏蔽圈一并向前装入金属套筒后端内部,最终旋转线缆夹以压紧屏蔽网层,由于屏蔽网层与屏蔽圈先行结合,虽没有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但是二者依然具备了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进而在旋进线缆夹时,屏蔽圈与屏蔽网层不易分离,在视野不足的条件下依然可以确保屏蔽圈对屏蔽网层的固定结合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缆附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缆附件结构与线缆的屏蔽网层压紧配合时的状态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缆附件结构中的屏蔽圈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屏蔽圈与金属套筒及线缆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缆附件结构与屏蔽网层压紧配合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缆附件结构中金属套筒采用弯式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连接螺帽;
[0026]2‑
金属套筒;
[0027]3‑
线缆夹;
[0028]4‑
屏蔽圈;
[0029]5‑
挡圈;
[0030]6‑
屏蔽网层;
[0031]7‑
导线;
[0032]21

第三压紧锥面;
[0033]31

内螺纹连接段;
[0034]32

第四压紧锥面;
[0035]41

第一压紧锥面;
[0036]42

第二压紧锥面;
[0037]43

外连接面;
[0038]44

内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套筒

线缆夹以及安装在金属套筒与线缆夹之间的屏蔽圈,屏蔽圈的前端面为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的第一压紧锥面,屏蔽圈的后端面为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减小的第二压紧锥面,金属套筒的后端设有与第一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三压紧锥面,线缆夹具有与金属套筒的后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段,线缆夹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压紧锥面配合以压紧屏蔽网层的第四压紧锥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锥面和第二压紧锥面在屏蔽圈中心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锥面的后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前端通过外连接面相连,第一压紧锥面的前端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后端通过内连接面相连,外连接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外连接面与内连接面相互平行,以使屏蔽圈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压紧锥面的延伸方向呈
90
°
的夹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屏蔽圈固定屏蔽网的电缆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挡圈转动装配在金属套筒前端的连接螺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瑶蕊杨晨光曹冰毅白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