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30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33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
DT33
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

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短链脂肪酸
(SCFA)
是一类由肠道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由1‑6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乙酸盐

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最高,总量超过
SCFA
含量的
95


作为肠道菌群产生的重要代谢物之一,
SCFA
在调节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具体而言,
SCFA
可以为肠道菌群和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并调节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肠道屏障作用,维持肠道菌群的结构稳定以及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外,
SCFA
通过激活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
G
蛋白偶联受体,或者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活性,减少
IL

6、IL

8、IL

10、TNF

α
等炎症因子的产生,在肠黏膜中发挥降低炎症反应的功能

因此,获得能够高效产生
SCFA
的益生菌,对于维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

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另一方面,益生菌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调节肠道健康,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利用嗜热链球菌

乳双歧杆菌

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排便

缓解便秘,发掘能够促进排便的新的益生菌也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5]此外,微塑料污染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微塑料是指被丢弃到环境中的塑料制品在物理

化学和生物作用下被分解成的粒径小于
5mm
的微小颗粒,其材质包括聚乙烯
(PE)、
聚丙烯
(PP)、
聚苯乙烯
(PS)、
聚氯乙烯
(PV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空气

水体

土壤中,可被浮游生物

鱼类

鸟类等摄食,经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据估计,人体每周微塑料摄入量可达到
5g
,人类的粪便

血液

肺部组织及胎盘中都存在微塑料

尽管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但大量研究已证实,微塑料可对啮齿动物

水生生物的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带来损害,累积在组织中的微塑料不能被清除,可造成活性氧的大量增加,从而引起氧化应激,产生毒性作用

因此,排出人体内的微塑料

降低微塑料的含量,对人体的长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006]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清除人体微塑料,只有少许报道使用生物方法能够降低环境和水体中的塑料污染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通过分泌角质酶

蛋白酶

酯酶

脂酶等,将多聚体分解为单体或低聚体,实现降解塑料的目的;另外,一些细菌具有捕获微塑料的能力,它们能够附着在微塑料表面并生成粘性生物膜,这种粘性基质可以捕获游离的微塑料,导致微塑料生物聚集,从而实现微塑料的分离和清除

[0007]然而,现有能降解或吸附微塑料的细菌或真菌均为不可食用菌株,且此类细菌或真菌也较难耐受胃肠道环境,因而难以应用于人体微塑料的清除

为了降低人体内微塑料的累积,减少微塑料给人带来的健康损害,本领域需要发掘能够耐受胃肠道环境并吸附


除微塑料的益生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多项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高产多种
SCFA、
同时能够促进排便

改善免疫且能吸附微塑料的副干酪乳杆菌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DT33。
该菌株分离自法国奶酪,具有较好的耐酸

耐胆盐能力,定植到生物体内后能够促进排便

调节免疫

而且该菌株能有效吸附微塑料,加速微塑料排出,并且能够降低微塑料积累造成的氧化损伤,促进肠道健康

此外,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被开发成为食用益生菌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其为副干酪乳杆菌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DT33。
[0010]该菌株已于
2023

07

05
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保藏单位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
100
号大院
59
号楼5楼;邮政编码:
510070
,分类命名: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保藏编号为
GDMCC No:63622。
[0011]副干酪乳杆菌
DT33
的形态学特征包括:革兰染色呈阳性,光镜下为杆棒状,两端为圆形,并且可以成对或链状存在


MRS
固体培养基中培养
24h
后,形成圆形

中间凸起

边缘光滑

表面明亮的乳白色菌落

[0012]副干酪乳杆菌
DT33
的生理特性包括:副干酪乳杆菌
DT33
能在酸性或含胆盐的培养基中生长,定植到动物体内后能够促进排便

调节免疫

该菌株能有效吸附微塑料,同时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降低微塑料带来的氧化损伤

[0013]副干酪乳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中,并在食品发酵,特别是乳制品发酵中具有广泛和悠久的使用历史

副干酪乳杆菌已被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在欧盟食品安全局
(EFSA)
颁布的欧盟微生物菌种安全资格认证
(QP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其为副干酪乳杆菌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DT33
,其保藏号为
GDMCC No:63622。2.
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
。3.
一种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或试剂盒用于吸附

清除或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
。5.
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6.
一种药品,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7.
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岳彪滕欣黄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