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23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壳体一侧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发声单体包括固定于壳体的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发声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多功能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

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

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

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和振动功能,因此,用于具有振动功能和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0003]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和马达振动系统,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马达振动系统贴设于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振动系统的一侧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发声器件中的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马达振动系统,但是由于所述马达振动系统叠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的下方,增加发声单体的整体总高度,导致发声器件的成本增加

[000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效果好

成本低及声学性能优的多功能发声器件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盆架
>、
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所述多功能发声器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马达驱动单元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磁路系统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振动;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铁芯以及套设固定于所述铁芯且呈环状的螺线管;所述铁芯间隔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

[0008]优选的,所述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于壳体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铁芯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

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第一主磁钢

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且与所述第一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第一副磁钢

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极芯

叠设固定于所述极芯的第二主磁钢以及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副磁钢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的上夹板;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
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一侧;所述下夹板设有贯穿其上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副磁钢远离所述第一主磁钢的一侧;所述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于下夹板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让位孔远离所述第一副磁钢的一侧,所述铁芯和所述螺线管位于所述让位孔内;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二主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0010]优选的,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相对错位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另外相对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相对固定于所述铁芯本体的两端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螺线管套设于所述铁芯本体

[0012]优选的,所述下夹板包括下夹板本体和由所述下夹板本体的长轴边向所述振动系统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板,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副磁钢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弹性件的另一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主磁钢包括叠设固定于所述极芯的主磁钢本体和由所述主磁钢本体靠近所述振动系统的方向凸出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振动系统叠设于所述主磁钢本体且环绕所述延伸部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音圈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

固定于所述第一折环的内周缘的第二折环

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折环的内侧且呈环状的第三折环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环和所述第三折环之间呈环状的第一振动部;所述第一折环的外周缘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折环的内周缘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三折环的内周缘套设于所述延伸部

[0015]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折环的内周缘的固定环和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振动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球顶,所述固定环间隔环绕所述延伸部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用作所述第一振动部的骨架本体和由所述骨架本体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间隔延伸形成的第一骨架连接部和第二骨架连接部,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球顶叠设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发声器件中,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壳体一侧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发声单体包括固定于壳体的盆架

分别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并驱动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马达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马达驱动单元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磁路系统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振动;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铁芯以及套设固定于所述铁芯且呈环状的螺线管;所述铁芯间隔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通过马达驱动单元的铁芯和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磁路系统的磁场进行相互作用,用于
驱动磁路系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来回振动;这样通过单体磁路系统作为驱动振动系统和马达驱动单元共用磁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声器件的成本;同时,将马达驱动单元置于磁路系统一侧能有效降低整体的发声器件的总高度;发声器件的振动效果好,声学性能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沿图1中
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盆架

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并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发声器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马达驱动单元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磁路系统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振动;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振动系统间隔的铁芯以及套设固定于所述铁芯且呈环状的螺线管;所述铁芯间隔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周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于壳体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铁芯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

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第一主磁钢

叠设固定于所述下夹板且与所述第一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第一副磁钢

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极芯

叠设固定于所述极芯的第二主磁钢以及叠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副磁钢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的上夹板;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夹板的一侧;所述下夹板设有贯穿其上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副磁钢远离所述第一主磁钢的一侧;所述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于下夹板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让位孔远离所述第一副磁钢的一侧,所述铁芯和所述螺线管位于所述让位孔内;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二主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马达驱动单元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令狐荣林毛路斌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