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18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复合材料制备复材连接板,制备金属翼柄,将浸渍有树脂的玻璃纤维铺贴于模具中,将复材连接板和空心加强泡沫板放入模具对应位置上,加热固化,获得带有复材连接板的复材翼面;其中,与复材连接板连接的复材翼面一侧设有与上延伸板匹配嵌入的上嵌入槽和与下延伸板匹配嵌入的下嵌入槽,获得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级别弹翼为全金属,重量大,一般约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翼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弹翼常指安装在巡航导弹上的翼片,用于给巡航导弹提供稳定的升力

控制力

稳定巡航导弹的飞行状态,确保航弹以正确姿态命中目标

随着低阻航弹的崛起,弹翼也逐渐改为向大承载

高刚度

轻质等方面发展

通常弹翼采用与弹体类似的金属材料制造,普遍存在重量大

巡航里程短等问题

[0003]目前,在一些飞行速度较高的导弹上,对弹翼的强度及重量要求很高

如果弹翼的结构不理想,就会成为累赘

因此,为巡航导弹研究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弹翼就是一项精益求精的课题

[0004]现有的同级别弹翼为全金属,重量大,一般约为
40

50
公斤,能耗高

采用复合材料制备的导弹翼,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无法载有器件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急需提供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级别弹翼为全金属,重量大,一般约为
40

50
公斤,能耗高,采用复合材料制备的导弹翼,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无法载有器件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复合材料制备复材连接板,复材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制备金属翼柄,其中金属翼柄包括金属板,金属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段匹配的插入槽,插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将浸渍有树脂的玻璃纤维铺贴于模具中,将复材连接板和空心加强泡沫板放入模具对应位置上,加热固化,获得带有复材连接板的复材翼面;其中,与复材连接板连接的复材翼面一侧设有与上延伸板匹配嵌入的上嵌入槽和与下延伸板匹配嵌入的下嵌入槽;通过紧固件将金属翼柄与带有复材连接板的复材翼面可拆卸连接,获得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

[0008]优选地,复材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段插入至复材翼面的深度为
1/8

1/7。
[0009]优选地,第二连接段外侧的上

下端面分别设有复材阶梯面,金属板的插接槽内设有与复材阶梯面匹配的金属阶梯面

[0010]优选地,复材翼面的长度为
1.8

2.5m
,复材翼面的展弦比为(5~8)
:1。
[0011]优选地,复材连接板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空心加强泡沫为硬质泡沫

[0012]优选地,空心加强泡沫板的长度为复材翼面的长度的
6/8
;空心加强泡沫板的宽度为复材翼面宽度的
3/4。
[0013]优选地,金属翼柄的材质为合金

[0014]优选地,紧固件为铆钉或螺栓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述中任一所述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包括内部带有空心加强泡沫板的复材翼面,复材翼面一端连接有复材连接板,连接有第一连接段的复材翼面一端设有上嵌入槽和下嵌入槽;复材连接板外夹持有金属翼柄,金属翼柄包括金属板,金属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段匹配的插入槽,插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设有向复材翼面上方和下方延伸的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上延伸板嵌入至上嵌入槽内,下延伸板嵌入至下嵌入槽内,第一连接段位于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间;金属翼柄通过紧固件与复材连接板

复材翼面连接于一体

[0016]优选地,金属翼柄的材质为合金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
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获得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重量约
15

22
公斤,相比同级别金属飞行翼,重量降低了
65%
左右,同时,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独特的空心加强泡沫板的结构设计,可以在空心加强泡沫板内置器件,实现信号的传输

[0018]2、
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通过整体的结构设计,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导弹飞行不但轻质,而且承载力达到或高于金属导弹飞行翼的承载力水平,获得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承载力为
15kN
以上

[0019]3、
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第二连接段外侧的上

下端面分别设有复材阶梯面,金属板的插接槽内设有与复材阶梯面匹配的金属阶梯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保证复材连接板与金属翼柄的连接强度

[0020]4、
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制备方法的提出,复材翼面和复材连接板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空心加强泡沫为硬质泡沫;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加强泡沫板的材质为高强硬质泡沫;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塑料可以具备透波功能,具有传输电磁不受干扰的作用,获得多功能轻质的复材飞行翼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 1
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结构示意图(去掉金属翼柄);
图3为图2的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翼柄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1、
复材翼面;
2、
空心加强泡沫板;
3、
复材连接板;
31、
第一连接段;
32、
第二连接段;
311、
复材阶梯面;
4、
金属翼柄;
41、
金属板;
42、
插入槽;
43、
上延伸板;
44、
下延伸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复合材料制备复材连接板(3),复材连接板(3)包括第一连接段(
31
)和第二连接段(
32
);制备金属翼柄(4),其中金属翼柄(4)包括金属板(
41
),金属板(
41
)的一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段(
32
)匹配的插入槽(
42
),插入槽(
42
)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延伸板(
43
)和下延伸板(
44
);将浸渍有树脂的玻璃纤维铺贴于模具中,将复材连接板(3)和空心加强泡沫板(2)放入模具对应位置上,加热固化,获得带有复材连接板的复材翼面(1);其中,与复材连接板(3)连接的复材翼面一侧设有与上延伸板(
43
)匹配嵌入的上嵌入槽和与下延伸板(
44
)匹配嵌入的下嵌入槽;通过紧固件将金属翼柄(4)与带有复材连接板的复材翼面(1)可拆卸连接,获得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材连接板(3)的第一连接段(
31
)插入至复材翼面(1)的深度为
1/8

1/7。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段(
32
)外侧的上

下端面分别设有复材阶梯面(
311
),金属板(
41
)的插接槽(
42
)内设有与复材阶梯面(
311
)匹配的金属阶梯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载器件的轻质复合材料飞行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材翼面(1)的长度为
1.8

2.5m
,复材翼面(1)的展弦比为(5~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翔唐占文季宝锋刘可朱超张亮祁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