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01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轴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其顶部固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有导料工装,所述工作板的一端架设有切料组件,另一端设有装料组件,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的一端设有第一摆放槽,所述第一摆放槽的顶部架设有转运组件,所述工作板靠近所述装料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摆放槽,所述第二摆放槽远离所述装料组件的一端连通设有推料组件,实现了自动化安装的功能,降低了人力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滑套与差动簧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不仅加工效率低,且容易装错差动簧型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轴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轮侧万向节采用固定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简称固定节),变速器或驱动电机侧万向节采用伸缩三销式等速万向节(简称移动节),驱动轴的移动节侧与变速器或驱动电机的齿轮轴套采用差动簧进行轴向限位,半轴花键上加工一道卡簧槽,然后装入差动簧,通过差动簧将半轴嵌入在半轴齿轮内

如图1至图2所示,汽车驱动轴总成包括驱动轴外端

轴杆和驱动轴内端,而汽车驱动轴内端分总成接口组件包括滑套1和差动簧2,滑套1上设有卡簧槽3,差动簧2套设在卡簧槽3内,对于自动化水平一般的装配线,通常在总成装配线线外手动将差动簧2装配在卡簧槽3中,然后将装好后的滑套1配送至总装线进行总成装配

[0003]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专门配备一名员工组装,不仅费时费力,且长时间工作对员工的手损伤很大,同时,组装过程中,差动簧型号的正确性需要依靠员工目视,导致探测水平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滑套与差动簧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不仅加工效率低,且容易装错差动簧型号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其顶部固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有导料工装,所述工作板的一端架设有切料组件,另一端设有装料组件,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位于所述导料工装的底部,所述落料槽的一端靠近所述切料组件设置,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形状适配的第一摆放槽,所述切料组件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落料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摆放槽的顶部架设有转运组件,所述工作板靠近所述装料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摆放槽,且所述第二摆放槽远离所述装料组件的一端连通设有推料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导料工装的顶部贯通设有与差动簧形状适配的导料通道

[0007]优选的,所述切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固设在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连接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切料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落料槽的内部,所述切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环面适配的第一弧形口

[0008]优选的,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手指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放槽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驱动臂上均固设有第一夹爪;移动组件,架设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顶部,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固设在所述工作板的底部;滑道,穿设在所
述工作板上,所述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放槽的一端连通;滑杆,设置在所述滑道的内部,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推料板,设置在所述滑道的内部,所述推料板的一端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环面适配的第二弧形口

[0010]优选的,所述装料组件包括:装料工装,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摆放槽处;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装料工装远离所述第二摆放槽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装料工装固定连接;滑轨,设置在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装料工装的一侧,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设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导杆,穿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手指气缸,架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驱动臂上均固设有第二夹爪;两个缓冲垫,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夹爪上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工装包括:接料板,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轴滑套适配的穿孔;限料框,固设在所述接料板的顶部,所述限料框的内顶设有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穿孔共轴线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落料槽

第一摆放槽和第二摆放槽处分别装设有两个检测光纤,每个所述检测光纤分别固设在所述工作板的一侧,所述落料槽

第一摆放槽和第二摆放槽分别与所述检测光纤连通,所述落料槽处的检测光纤位于导料工装的底部,且所述落料槽

第一摆放槽和第二摆放槽处的检测光纤分别与切料组件

转运组件和推料组件电性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自动化安装,集成到总成装配线,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设计导料工装,并在导料工装上设置导料通道,从而实现了对差动簧的限位输送,以及定位导向的问题;通过在差动簧落料

转运和推料安装处设置检测光纤,从而实时监控差动簧运输状态,避免卡料现象,具有高效的防错功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驱动轴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驱动轴内端分总成接口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推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限料框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为:
1、
滑套;
2、
差动簧;
3、
卡簧槽;
4、
支撑板;
5、
工作板;
6、
导料工装;
7、
切料组件;
8、
装料组件;
9、
落料槽;
10、
第一摆放槽;
11、
转运组件;
12、
第二摆放槽;
13、
推料组
件;
14、
导料通道;
15、
第一气缸;
16、
连接板;
17、
切料板;
18、
第一弧形口;
19、
第一手指气缸;
20、
第一夹爪;
21、
第二气缸;
22、
滑道;
23、
滑杆;
24、
推料板;
25、
第二弧形口;
26、
连接块;
27、
滑轨;
2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4),其顶部固设有工作板(5),所述工作板(5)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有导料工装(6),所述工作板(5)的一端架设有切料组件(7),另一端设有装料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5)的顶部设有落料槽(9),所述落料槽(9)位于所述导料工装(6)的底部,所述落料槽(9)的一端靠近所述切料组件(7)设置,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2)形状适配的第一摆放槽(
10
),所述切料组件(7)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落料槽(9)的内部,所述第一摆放槽(
10
)的顶部架设有转运组件(
11
),所述工作板(5)靠近所述装料组件(8)的一端设有第二摆放槽(
12
),且所述第二摆放槽(
12
)远离所述装料组件(8)的一端连通设有推料组件(
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工装(6)的顶部贯通设有与差动簧(2)形状适配的导料通道(
1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组件(7)包括:第一气缸(
15
),固设在所述工作板(5)的顶部;连接板(
16
),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
15
)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切料板(
17
),滑动设置在所述落料槽(9)的内部,所述切料板(
17
)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
16
)远离所述第一气缸(
15
)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2)环面适配的第一弧形口(
1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
11
)包括:第一手指气缸(
19
),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放槽(
10
)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19
)的驱动臂上均固设有第一夹爪(
20
);移动组件,架设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19
)的顶部,且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19
)传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轴内端分总成差动簧自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
13
)包括:第二气缸(
21
),固设在所述工作板(5)的底部;滑道(
22
),穿设在所述工作板(5)上,所述滑道(
22
)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放槽(
12
)的一端连通;滑杆(
23
),设置在所述滑道(
22
)的内部,所述滑杆(
23
)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
21
)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推料板(
24
),设置在所述滑道(
22
)的内部,所述推料板(
24
)的一端与所述滑杆(
23
)远离所述第二气缸(
21
)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有与差动簧(2)环面适配的第二弧形口(
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剑军董昌昌
申请(专利权)人: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