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57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具体是在海水鱼类养殖容器的底部铺设镀锌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疾病防控
,具体地,涉及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Amyloodinium ocellatum)
,是一种海水鱼类外寄生虫,专门感染鱼类体表如鳃

皮肤,经常给早期鱼苗的池塘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

由于其具有多个生活史阶段,防控的主要策略是通过杀灭其任一生活史阶段来阻断生活史周期,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因此,了解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生活史很有必要

[0003]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生活史分为涡孢子

营养体和包囊三个阶段

涡孢子从包囊释放出来后在水里游动并寻找宿主,感染宿主后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并发育为营养体,营养体的发育一般需要至少2天,营养体从鱼体脱落后沉入底部形成包囊,包囊经过二分裂进行增殖,
48h
后释放出涡孢子进行新一轮的生活史

[0004]目前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控

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

化学防控主要包括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注射疫苗使鱼体对病原具有免疫抵抗能力,但由于免疫保护效果不稳定且抗原不能量产的问题限制了免疫疗法的应用

药物疗法主要指药物的浸泡和口服两种方式,药物浸泡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涡孢子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不适用于大水体的养殖区域

至今还没开发出在生产上有效防控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口服药物

生物防控方法目前鲜有研究,只有使用卤虫
(Artemia salina)
清除美国红鱼
(Sciaenops ocellatus)
养殖系统中涡孢子的报道

目前使用最多的防控方法是物理防控,如轮换养殖

温度控制

淡水浸泡

臭氧消杀以及将患病鱼转移到水流快的区域等

物理防控方式可操作性强

安全高效,是理想的防控方法

[0005]锌一直以来被用于预防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如在猪饲料中加入锌治疗腹泻,以及经常作为杀虫剂的主要成分防治植物害虫

水产上硫酸锌常作为主要成分被用于杀灭或驱除河蟹

虾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固着纤毛虫
(
王建国
,
冯亚明
,
王洲等
.
克氏原螯虾体表固着类纤毛虫种类调查及硫酸锌对其药效研究
[J].
淡水渔业
,2016,46(04):54

59.DOI:10.13721/j.cnki.dsyy.20160505.015.)。
然而,至今还没有报道使用锌来防控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感染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硫酸锌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杀灭效果不高效;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浸泡的使用方式限制了锌的使用,如大水体需要大量的锌才能达到治疗的浓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急需开发锌作为杀虫剂新的使用方式,特别是防控对水产养殖危害较为严重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0008]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在海水鱼类养殖容器的底部铺设镀锌材料来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

[000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锌作为杀虫剂新的使用方式,是在养殖容器底部铺设镀锌材料对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进行物理防控的方法,不需要将传统的含锌制剂溶于水,不需要大量的锌就能达到防控效果,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0010]所述的“铺设”即为简单的将镀锌材料铺垫
/
放置在养殖容器底部即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是在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流行季节,将镀锌材料铺设在养殖容器的底部来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防控结束后取出镀锌材料

可针对性的在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流行季节进行镀锌材料的放置,而不需要长期放置在养殖容器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镀锌材料为镀锌板或镀锌铁丝网

[0013]优选地,在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流行季节,在养殖容器底部铺设镀锌板或者镀锌铁丝网,对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进行防控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为海水鱼类外寄生虫,此类寄生虫具有环境生活史阶段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沉落在鱼池底部的生活史阶段为包囊阶段

[0014]镀锌板的使用主要是针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包囊阶段,当其从病鱼身上脱离,向池底沉落,掉在镀锌板上,镀锌板表面会释放出高浓度的锌离子,使接触的包囊受到毒害,进而丧失生命活动

镀锌铁丝网是指在铁的表面镀上一层较薄的锌,其在氧富足的海水里可持续离子化,当锌离子在水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可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环境生活史阶段
(
尤其是涡孢子阶段
)
产生持续性的杀灭效果

[0015]进一步地,养殖容器为养殖池或养殖桶

[0016]进一步地,所述镀锌板的镀锌层厚度为
0.3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铁丝网的网孔规格为
1cm
×
1cm。
[0018]进一步地,是根据不同的养殖容器底面积铺设不同大小的镀锌板,当铺设镀锌材料为镀锌板时,镀锌板面积占养殖容器底部面积的
25
%~
100


[0019]进一步地,铺设镀锌材料为镀锌板时,放置时间为至少1天

[0020]进一步地,是根据不同的养殖容器水体积铺设不同规格的镀锌铁丝网,当所铺设的镀锌材料为镀锌铁丝网时,镀锌铁丝网在养殖容器的使用面积为
0.1m2/m3时,放置时间为至少2天

[0021]优选地,镀锌铁丝网在养殖容器的使用面积为
0.1m2/m3,放置时间为2‑3天

[0022]进一步地,当铺设材料为镀锌铁丝网,镀锌铁丝网在养殖容器的使用面积为
0.4m2/m3时,放置时间为至少1天

[0023]优选地,镀锌铁丝网在养殖容器的使用面积为
0.4m2/m3,放置时间为1‑3天

[0024]进一步地,铺设镀锌材料期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水鱼类养殖容器的底部铺设镀锌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流行季节,将镀锌材料铺设在养殖容器的底部来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防控结束后取出镀锌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材料为镀锌板或镀锌铁丝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板的镀锌层厚度为
0.3mm。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铁丝网的网孔规格为
1cm
×
1cm。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物理防控海水鱼类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兴罗智钟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