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28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涉及微流道散热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道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电子技术发展迅猛,电子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热量会对设备本身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传统的散热方法比如金属热沉和风冷技术均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要求,而微流道主动散热技术由于其优良的散热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现有的微流道散热器主要是直通式或周期性结构微流道,如图1所示,平行流道为矩形结构,每个流道的宽度相同

入水槽和出水槽分别在微流道散热器的两端,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布在底部两端,对传统平行矩形微流道散热器进行仿真,得到散热器流道温度分布云图如图
4(a)
所示,它们存在着散热不均匀

压降大的问题,使部分芯片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散热,且流道板壁的压力很大,存在易发生泄漏的风险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的提升散热均匀性和散热能力,同时降低流道壁压力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微流道中心入水,水流向两侧流动输出,使得散热均匀且提升散热能力的同时减小了流道壁的压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盖板

基板和导流板,所述基板内部设有入口主槽

出口主槽和呈矩形的微流道,所述入口主槽和出口主槽均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入口主槽设置在基板的中间位置,两个出口主槽对称设置在基板两端,所述微流道对称分布在入口主槽与出口主槽之间,所述入口主槽上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出口主槽上对称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导流板的前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入水口,所述导流板的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出水口,所述导流板内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入水口通过导流通道与基板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导流出水口通过导流通道与基板的出水口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设置在入口主槽的中心,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出口主槽的中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端设置有芯片安装槽,用于芯片热源的安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微流道间距和微流道宽度相等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内部通道采用
90
度渐变式弯折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液由导流板正面入水口进入,经过
90
度渐变式弯道到达导流板上方中间的出口,进入基板内部中间的入水槽,冷却液同时向两侧流动,到达基板两端
的出水槽,从出水槽流出后进入导流板上方两端的导流口,经过
90
度渐变式弯道后从两侧出水口流出

冷却液同时向两侧流动,增强了散热的均匀性,同时也减小了冷却液对通道侧壁的压力,采用本专利技术对称式微流道散热器的芯片最高温度明显低于传统平行直通式微流道的最高温度,且芯片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直通式微流道

且本专利技术微流道侧壁压强显著低于传统平行直通式微流道,提升了器件及散热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传统平行直通式微流道散热器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称式微流道散热器及导流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流道散热器基板俯视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和传统平行直通式微流道散热器芯片温度分布对比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和传统平行直通式微流道散热器流道壁压强对比图

[0017]其中,1‑
芯片热源;2‑
盖板;3‑
入口主槽;4‑
出口主槽;5‑
微流道;6‑
出水口;7‑
入水口;8‑
导流板;9‑
导流出水口;
10

导流入水口;
11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水平”、“内”、“外”、“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间输入,两端输出的对称式微流道5散热器及导流结构

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板
2、
微流道5基板
11
和导流板8,盖板2的顶端设置有芯片安装槽,用于芯片热源1的安装,基板
11
内部设有入口主槽
3、
出口主槽4和呈矩形的微流道5,入口主槽3和出口主槽4均采用长方型结构,入口主槽3设置在基板
11
的中间位置,两个出口主槽4对称设置在基板
11
两端,微流道5对称分布在入口主槽3与出口主槽4之间,内部微流道5间距和微流道5宽度相等,入口主槽3上设置有入水口7,入水口7设置在入口主槽3的中心,出口主槽4上对称设置有出水口6,出水口6设置在出水主槽的中心

[0021]导流板8设置在基板
11
的正下方,导流板8内部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采用
90
度渐变式弯折,导流板8前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导流入水口7,两端设有导流出水口
96
,左右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出水口
96
,导流入水口7通过导流通道与基板
11
的入水口7相连通,所述导流出水口
96
通过导流通道与基板
11
的出水口6相连通

[0022]冷却液由导流板8正面入水口7进入,经过
90
度渐变式弯道到达导流板8上方中间
的出口,进入基板
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效散热的对称式微流道及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盖板
(2)、
基板
(11)
和导流板
(8)
,所述基板
(11)
内部设有入口主槽
(3)、
出口主槽
(4)
和呈矩形的微流道
(5)
,所述入口主槽
(3)
和出口主槽
(4)
均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入口主槽
(3)
设置在基板
(11)
的中间位置,两个出口主槽
(4)
对称设置在基板
(11)
两端,所述微流道
(5)
对称分布在入口主槽
(3)
与出口主槽
(4)
之间,所述入口主槽
(3)
上设置有入水口
(7)
,所述出口主槽
(4)
上对称设置有出水口
(6)
,所述导流板
(8)
的前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入水口
(10)
,所述导流板
(8)
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出水口
(9)
,所述导流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帅朱世泉武庆智徐跃杭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