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27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8
提供一种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从原料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18
年8月2日

申请号为
201880050293.0、
专利技术名称为多层膜的制造方法这一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以往,拉伸膜被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作为锂离子电池
(
以下称为“LIB”。)
用隔离物,使用由聚烯烃系材料构成的拉伸膜

另外,为了提高这种隔离物的耐热性而有时将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配置于拉伸膜的表面

[0004]作为一例,使用将混合作为无机材料的氧化铝或二氧化硅等陶瓷微粒子与溶剂而得到的涂敷液涂布于拉伸膜的表面之后使溶剂干燥,从而在拉伸膜的表面设置由上述微粒子构成的膜的手法
(
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
2)。
另外,也使用将作为有机材料的聚酰胺或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涂布于拉伸膜的表面,从而在拉伸膜的表面设置由上述树脂材料构成的膜的手法

另外,也有时混合使用上述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
(
参照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
4)。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
2013

114751
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
2014

203680r/>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
2009

21265
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
4460028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作为
LIB
用隔离物使用的拉伸膜通常为了锂离子的移动等而形成微多孔

该微多孔能够例如通过在成为拉伸膜的材料的树脂中混合有溶剂等的基础上成形为膜状之后提取该溶剂等的手法
(
所谓湿式的手法
)
来形成

但是,在使用该手法的情况下,有时以提取溶剂等的过程中的拉伸膜的收缩等为起因而微多孔堵塞,因此通常为了使堵塞的微多孔再次开口,在提取了溶剂等之后再次拉伸拉伸膜

另外,在该再次拉伸中,也进行微多孔的尺寸的调节

[0012]然而,在为了提高上述耐热性而在拉伸膜上配置由各种微粒子构成的膜
(
以下也称为“微粒子层”。)
的情况下,从制造系统的小型化和制造工序的合理化等的观点出发,有时优选在上述再次拉伸之前的时点在拉伸膜上设置微粒子层

然而,通常,微粒子层与构成拉伸膜的材料相比不易变形,因此在再次拉伸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微粒子层的龟裂或微粒子层从拉伸膜的剥离等

换言之,当在包含再次拉伸的各种拉伸工序之前在拉伸膜上设置了微粒子层时,可能无法维持将微粒子层适当地固定在拉伸膜上的状态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拉伸膜的表面适当地固定微粒子层的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多层膜的制造方法是在多孔质的膜的表面设有由微粒子构成的微粒子层的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
[0016]去除工序,从包含构成上述膜的树脂材料和多孔形成材料的原料膜去除上述多孔形成材料;
[0017]涂布工序,在一对第一辊在经过了上述去除工序的上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上的不同的两个位置处与上述原料膜的一侧的表面抵接

且第二辊在上述输送方向上由上述一对上述第一辊夹着的位置处与上述原料膜的另一侧的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用上述第二辊向上述原料膜涂布包含上述微粒子的涂敷液;
[0018]横向拉伸工序,维持涂布于上述原料膜的上述涂敷液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并沿着宽度方向拉伸上述原料膜;及
[0019]固定工序,使上述涂敷液干燥而将上述微粒子层固定于上述膜上来形成上述多层膜,
[0020]在上述涂布工序中,上述第二辊沿着预定按压方向按压上述原料膜,并且从沿着上述第二辊的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将至少一个上述第一辊的旋转轴位置与上述第二辊的旋转轴位置连结的线段和上述按压方向所成的角度即辊间角度为0°
以上且
150
°
以下

[0021]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在涂布工序中,第二辊按压原料膜并向原料膜涂布涂敷液

特别是根据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及考察等得知,通过在使以上述辊间角度成为0°
以上且
150
°
以下的方式配置第一辊和第二辊的状态下向原料膜涂布涂敷液,而涂敷液包含的微粒子与原料膜的紧贴性显著提高

此外,在横向拉伸工序中,在涂敷液具有流动性的状态
(
换言之,涂敷液未完全干燥的状态
)
下,沿着宽度方向拉伸原料膜

由此,涂敷液追随原料膜的拉伸而流动,因此与在涂敷液完全干燥而形成了微粒子层的状态下进行横向拉伸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最终设于多层膜的微粒子层的龟裂和剥离等

由此,根据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拉伸膜的表面适当地固定微粒子

[0022][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0023]上述横向拉伸工序包含进行预热的预备工序及在加热下进行上述宽度方向上的拉伸的正式工序,
[0024]上述预备工序中的该预备工序前后的上述涂敷液的减少量即预备干燥量为
20wt
%以下,
[0025]上述正式工序中的该正式工序前后的上述涂敷液的减少量即正式干燥量为
20wt
%以下

[0026]关于上述第二方面,根据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及考察等得知,在横向拉伸工序包含的预热工序及正式工序中,通过使涂敷液的减少量为
20wt
%以下,能够提高涂敷液对于原料膜的拉伸的追随性

由此,根据第二方面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拉伸膜的表面更适当地固定微粒子

[0027][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
[0028]上述预备工序包含以使向上述原料膜赋予的每单位面积的热量为
1.5kW/h
以下的
方式对上述原料膜进行加热的处理,
[0029]上述正式工序包含以使向上述原料膜赋予的每单位面积的热量为
1.2kW/h
以下的方式对上述原料膜进行加热的处理

[0030]关于上述第三方面,根据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及考察等得知,在预备工序中将向原料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层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多层膜在多孔质的膜的表面设有由陶瓷微粒子构成的陶瓷微粒子层,所述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去除工序,从包含构成所述膜的树脂材料和多孔形成材料的原料膜去除所述多孔形成材料;涂布工序,在一对第一辊在经过了所述去除工序的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上的不同的两个位置处与所述原料膜的一侧的表面抵接

且第二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由所述一对所述第一辊夹着的位置处与所述原料膜的另一侧的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用所述第二辊向所述原料膜涂布包含所述陶瓷微粒子的涂敷液;横向拉伸工序,维持涂布于所述原料膜的所述涂敷液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并沿着宽度方向拉伸所述原料膜;及固定工序,使所述涂敷液干燥而将所述陶瓷微粒子层固定于所述膜上来形成所述多层膜,在所述涂布工序中,所述第二辊沿着预定按压方向按压所述原料膜,并且从沿着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位置与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位置连结的线段和所述按压方向所成的角度即辊间角度为0°
以上且
150
°
以下,所述横向拉伸工序和所述固定工序在横向拉伸机中进行,所述横向拉伸机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被均等地划分为多个区段,入口的第一区段为预热区段,第二区段为拉伸区段,其余区段为热固定区段,所述原料膜通过每个区段的时间相等且所述涂敷液在所述预热区段和在所述拉伸区段的减少量各自为
20wt
%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谕石黑亮片本共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