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23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包括油罐组件,所述油罐组件包括用于储油的罐体,罐体内呈间隔式地安装有挡流组件Ⅱ与挡流组件Ⅰ,挡流组件Ⅱ以及挡流组件Ⅰ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反弹组件Ⅰ以及反弹组件Ⅱ;挡流组件Ⅱ的下侧还设有阻尼缓冲组件;油罐组件的外侧下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整体的安装组件,油罐组件的顶端设有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罐
,尤其涉及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


技术介绍

[0002]油罐车,又称流动加油车

电脑税控加油车

引油槽车

装油车

运油车

拉油车

石油运输车

食用油运输车,主要用作石油衍生品的运输和储藏

[0003]为了保证油品的稳定运输,油罐内部通常会设置多个挡流板,用以防止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剧烈的晃动和波动

挡流板可以将油罐内的液体分成多个小区域,减少液体的运动,从而稳定油罐内的液体

这有助于减少油罐车在行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保护液体不受损坏或泄漏

挡流板还可以帮助控制油罐内的液体流动,使其更加均匀,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装卸操作

[0004]但是油罐车在进行运输时,内部油品不会以满罐的形式运输,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启动或者停止时容易因惯性使得油罐本体发生晃动以及内部油品因惯性发生移动,油罐本体发生晃动容易导致安装松动,以及罐体受到冲击导致损坏,而油品的惯性移动会对内部的挡流板发生冲击,导致挡流板受损,影响整体油罐后续的正常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通过内部的反弹组件Ⅰ以及反弹组件Ⅱ和阻尼缓冲组件辅以外部的安装组件实现从内外两方面对整体油罐的惯性消除,避免实际运行中车辆带来的惯性给油罐整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包括油罐组件,所述油罐组件包括用于储油的罐体,罐体内呈间隔式地安装有挡流组件Ⅱ与挡流组件Ⅰ,挡流组件Ⅱ以及挡流组件Ⅰ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反弹组件Ⅰ以及反弹组件Ⅱ,用于将油罐在随车停止过程中内部油品惯性产生的波动进行抵消,减小惯性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抗晃效果;挡流组件Ⅱ的下侧还设有阻尼缓冲组件,用以缓冲挡流组件Ⅱ以及固定安装挡流组件Ⅱ的罐体的整体惯性,更好地提高抗晃效果;油罐组件的外侧下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整体的安装组件,油罐组件的顶端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安装有人孔井,人孔井的顶端设有人孔盖,方便油品的取出以及工作人员的进入,方便后续清理作业的开展

[000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流组件Ⅰ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内部的挡流板Ⅰ,挡流板Ⅰ的顶端为平口设置,与罐体组合时形成用于灌输油品导送的顶部缺口,且挡流板Ⅰ的下部均匀设有若干组导流孔,用于下方油品的穿过,并将整体油罐晃动过程中的大团油品进行分散,减少冲击

以及反弹组件Ⅱ产生冲击,进而产生反向波纹,从而实现对后续因惯性而发生移动的油品进行反向抵冲,从而从内部油品的角度消除汽车移动停止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对整体油罐产生的影响,从内部载体的角度达到整体抗晃动的目的

[0015]综上,本申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阻尼缓冲组件配合相同结构的反弹组件Ⅰ以及反弹组件Ⅱ实现从内部对油罐本体以及内部油品载体进行惯性消除,达到内部抗晃动的目的,辅以外部安装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了从外部消除惯性的影响,进而达到了从内外实现对整体地抗晃动能力提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油罐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挡流组件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挡流组件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阻尼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的反弹组件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1、
安装底板;
2、
外部辅助组件;
21、
固定穿设环;
22、
牵引弹簧;
23、
锁紧螺钉;
3、
油罐组件;
31、
罐体;
32、
挡流组件Ⅰ;
321、
挡流板Ⅰ;
322、
反弹组件Ⅰ;
3221、
安装盒;
3222、
反弹弧座;
3223、
伸缩杆Ⅱ;
3224、
伸缩杆Ⅰ;
3225、
固定套座Ⅱ;
3226、
滑动套管;
3227、
固定杆;
3228、
偏转杆;
3229、
固定套座Ⅰ;
32210、
压缩弹簧;
323、
导流孔;
33、
挡流组件Ⅱ;
331、
挡流板Ⅱ;
332、
反弹组件Ⅱ;
333、
固定板;
334、
转筒;
335、
卸力弹簧;
336、
阻尼摆杆;
337、
阻尼球;
338、
转轴;
4、
人孔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参照图1‑
图6,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包括油罐组件3,油罐组件3包括用于储油的罐体
31
,罐体
31
内呈间隔式地安装有挡流组件Ⅱ33
与挡流组件Ⅰ32
,挡流组件Ⅱ33
以及挡流组件Ⅰ32
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反弹组件Ⅰ322
以及反弹组件Ⅱ332
,用于将油罐在随车停止过程中内部油品惯性产生的波动进行抵消,减小惯性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抗晃效果;挡流组件Ⅱ33
的下侧还设有阻尼缓冲组件,用以缓冲挡流组件Ⅱ33
以及固定安装挡流组件Ⅱ33
的罐体
31
的整体惯性,更好地提高抗晃效果;油罐组件3的外侧下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整体的安装组件,油罐组件3的顶端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安装有人孔井4,人孔井4的顶端设有人孔盖,方便油品的取出以及工作人员的进入,方便后续清理作业的开展;安装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油罐车上的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用于油罐组件3穿设的外部辅助组件2,外部辅助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1顶端的固定穿设环
21
,固定穿设环
21
的外侧下部两侧均连接有用于与油罐组件3固定连接的牵引弹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包括油罐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组件(3)包括用于储油的罐体(
31
),罐体(
31
)内呈间隔式地安装有挡流组件Ⅱ(
33
)与挡流组件Ⅰ(
32
),挡流组件Ⅱ(
33
)以及挡流组件Ⅰ(
32
)上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反弹组件Ⅰ(
322
)以及反弹组件Ⅱ(
332
);挡流组件Ⅱ(
33
)的下侧还设有阻尼缓冲组件;油罐组件(3)的外侧下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整体的安装组件,油罐组件(3)的顶端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安装有人孔井(4),人孔井(4)的顶端设有人孔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组件Ⅰ(
32
)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
31
)内部的挡流板Ⅰ(
321
),挡流板Ⅰ(
321
)的顶端为平口设置,与罐体(
31
)组合时形成用于灌输油品导送的顶部缺口,且挡流板Ⅰ(
321
)的下部均匀设有若干组导流孔(
323
),用于下方油品的穿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组件Ⅱ(
33
)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
31
)内部的挡流板Ⅱ(
331
),挡流板Ⅱ(
331
)的底部与罐体(
31
)之间组合时形成用于油品传输的底部缺口,并在底部缺口的中心处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凹槽,阻尼缓冲组件转动设置在凹槽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罐车抗晃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挡流板Ⅱ(
331
)缺口内侧上部的转轴(
338
),转轴(
338
)的外侧套设有转筒(
334
),转筒(
334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摆杆(
336
),阻尼摆杆(
336
)的底端连接有阻尼球(
337
);阻尼摆杆(
336
)的两侧均连接有降低冲击力的卸力弹簧(
335
),且挡流板Ⅱ(
331
)的侧面在凹槽的上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333
),卸力弹簧(
335
)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往军周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章钧机械设备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