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及铜合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合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及铜合金
。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产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近年来发展迅速
。
随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5G
以及未来
6G
技术的发展,促使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向着高集成化
、
微型化方向发展
。
引线框架在集成电路中起承载芯片
、
传递电信号和散热的关键作用,主要采用铜合金材料制造,尤其以时效强化型铜合金为主
。
目前主流引线框架产品为
Cu
‑
Fe
‑
P
系的
C19210
和
C19400
合金等,正逐步向高强中导
Cu
‑
Ni
‑
Si
系合金转变,未来发展趋势是向着高强高导
Cu
‑
Cr />‑
Z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热轧:将铜合金铸锭加热后热轧,然后淬火
、
收卷;(2)铣面:将热轧后的铜合金进行铣面,去除氧化层;(3)初轧:对铣面后的铜合金进行初轧;(4)固溶处理:对初轧后的铜合金进行固溶处理;(5)一次冷轧:对固溶处理后的铜合金进行一次冷轧;(6)预时效:将一次冷轧后的铜合金进行预时效处理,所述预时效温度为
490~580℃、
预时效时间为
8~20h
;(7)回归热处理:将预时效后的铜合金进行回归热处理,回归温度为
660~820℃、
保温时间为
1~10min
;(8)冷轧和时效:对回归热处理后的铜合金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和时效处理,然后终轧,得到软化温度提高后的铜合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预时效温度为
510~540℃、
预时效时间为
10~15h。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预时效温度为
520~530℃、
预时效时间为
11
‑
13h。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回归温度为
720~780℃、
保温时间为
2~5min。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回归温度为
740~760℃、
保温时间为
2~3min。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为
Cu
‑
Ni
‑
Si
系
、Cu
‑
Cr
‑
Zr
系
、Cu
‑
Fe
‑
P
系合金中的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铜合金为
Cu
‑
Ni
‑
Si
系合金时,所述软化温度提高后的铜合金的软化温度为
553℃~572℃
;当所述铜合金为
Cu
‑
Cr
‑
Zr
系合金时,所述软化温度提高后的铜合金的软化温度为
554℃~567℃
;当所述铜合金为
Cu
‑
Fe
‑
P
系合金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娄花芬,莫永达,刘芳,向朝建,李腾飞,陈忠平,王苗苗,张姣,程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