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06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申请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将该含氮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能够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氮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

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有机发光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传输层等

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0003]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提高,发光效率及电流效率也需要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以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具有式
I
所示的结构:
[0006][0007]式1中,环
A
和环
B
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16
的芳环;
[0008]Het
是碳原子数为3~
20
的含氮亚杂芳基;
[0009]L、L1和
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

碳原子数为6~
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碳原子数为3~
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10]Ar1和
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碳原子数为6~
4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4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11]L、L1、L2、Ar1和
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

氰基

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氘代烷基


原子数为3~
12
的三烷基硅基

三苯基硅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杂芳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膦酰基

碳原子数为3~
10
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硫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氧基或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硫基;任选地,
Ar1、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
15
元环;
[0012]各
R1、R2、R3和
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

氰基

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氘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3~
12
的三烷基硅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
10
的环烷基;
[0013]n1代表
R1的个数,
n2代表
R2的个数,
n1和
n2各自独立地选自
0、1、2、3、4、5、6、7

8。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咔唑及其衍生物为主体基团,且在咔唑及其衍生物的9号位连接四氢化萘,增加其扭曲性,减少分子间堆积,避免结晶

而其中的杂芳基片段因为其平面性和刚性表现出较强的发光特性,且显著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子亲和力

本申请化合物具有比较立体的结构,能提高器件性能,提高器件效率

而其稳定的成膜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寿命

[0015]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含氮化合物

[0016]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有上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00
表示阳极
、200
表示阴极
、300
表示功能层
、310
表示空穴注入层
、321
表示第一空穴传输层
、322
表示第二空穴传输层
、330
表示有机发光层
、340
表示电子传输层
、350
表示电子注入层

[0018]图2是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所描述的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0021]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

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2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0023][0024]式1中,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式1中,环
A
和环
B
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16
的芳环;
Het
是碳原子数为3~
20
的含氮亚杂芳基;
L、L1和
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

碳原子数为6~
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碳原子数为3~
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1和
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碳原子数为6~
4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4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L1、L2、Ar1和
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

氰基

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氘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3~
12
的三烷基硅基

三苯基硅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杂芳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膦酰基

碳原子数为3~
10
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硫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氧基或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硫基;任选地,
Ar1、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
15
元环;各
R1、R2、R3和
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

氰基

卤素基团

碳原子数为1~
10
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1~
10
的氘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3~
12
的三烷基硅基

碳原子数为6~
20
的芳基

碳原子数为3~
20
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
10
的环烷基;
n1代表
R1的个数,
n2代表
R2的个数,
n1和
n2各自独立地选自
0、1、2、3、4、5、6、7

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环
A
和环
B
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

萘环

蒽环

菲环

苝环或芘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所述含氮化合物具有如下式
(1

1)
~式
(1

16)
所示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
Het
选自如下基团:

#
表示与
L
连接的键,表示与
L1连接的键,表示与
L2连接的键;式中不含有的,代表该位置所连接的中,
L2为单键,
Ar2为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
Het
选自如下基团:

#
表示与
L
连接的键,表示与
L1连接的键,表示与
L2连接的键;式中不含有的,代表该位置所连接的中,
L2为单键,
Ar2为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
L、L1和
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彬杨敏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